Wednesday, May 28, 2014

人生探索欄        了解經典著作須知         周達恆
   
大學二年級時不自量力,在主修社會學所要求的科目之外副修文學,首學期選修音韻學,法文,拉丁文,及老子道德經。讀者從我的破文已知道我的文字修養及悟性都大大不足,不難猜到結果是一敗塗地,故此下學期立刻轉換副修學科。兩種外文都早已原璧還給兩位在語言上有極高天份的老師,音韻學有些基本道理仍依稀有點印象,最受益的是在修讀道德經時學到文題說的須知。

道德經是公認不易懂的,我不敢說得到教授的精闢講解而讀通了道德經,可是從這課得到讀經典著作的入門須知,卻一生受用不盡。梅教授給我們上第一課時便明確地訓導我們,許多人對老子這數千字加上己意解釋,是犯了最常見的錯誤:忘記了「以經解經」是讀任何經典的基本原則。這其實也是讀任何書籍和文件的第一項須知。且不說各行各業都有專用術語,外行人硬要把一般的意義加在其上只會弄到既摸不著門路,更笑話百出,就是近代小說描述一些古方,聲明沒有科學根據,只是借用來顯示一些現象,若讀者堅持不合科學故拒絕接受,比起盲從政治正確觀的人,把現代醫學知識加在哥倫布身上,認為他把歐洲的病毒帶來美洲,害死許多印第安人,故此不該有節日記念他一樣不合理,更不要說把美國憲法故意不按原意曲解掩耳盜鈴了。

上週提到阿拉伯伊斯蘭教最高領袖對尼日利亞叛軍擄掠女學生,並要把她們賣給人為妻妾評為謬解可蘭經,我卻不敢完全同意,因為這位領袖本身被其兩大主流教派視為極端及支持恐怖份子活動的人,而他的教派卻認為自己才是真正堅守可蘭經原意的,其他教派不夠純正,其實正是曹植七步詩所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描述。蘇丹因懷孕的女醫生堅拒摒棄基督教重回伊斯蘭教,就判她入獄並待產後兩年(因本週二已生產,該時限遂開始倒數)執行死刑,因已生產,按例可以接受被鞭打一百下的酷刑,他們對此至今噤若寒蟬,使我懷疑他們對擄掠事件有回應,主要原因是不滿叛軍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升格至挾他們的敬拜對象去解釋可蘭經,而不一定是基於他們所揚言的謬解,相信也是為了不願因這犯眾怒的事件,使一般人對伊斯蘭教反感而不得不作表示。

我既不懂阿拉伯文,從伊斯蘭教認為可蘭經不應有其他語言譯本的立場而言,我絕對沒有成為可蘭經學者的可能,也因此沒資格評判他們眾多派別中的是是非非,只能從他們對不同的事的態度而作不同的反應,懷疑各派的領袖是否以經解經地讀可蘭經,或是效法達賴喇嘛認為經典未完成,若現今一些教義被推翻,未來的經典仍有修改這些教義的餘地來補救呢!

                                                                                 2014/5/30               

Friday, May 23, 2014

人生探索欄          謬解可蘭經?          周達恆

尼日利亞女學生被綁架事件的哄動性本應比馬航失蹤更大,可是左派主流媒體對這事的報導卻不起勁,近乎若有若無。說這事件應有更大的哄動性是因為馬航在出事後一週,發現生還者的可能性已十分渺茫,而被綁架的女生卻不是在面對必死無疑的絕望狀況,受媒體很大影響的輿論界若有敢言勇氣,肇事者對下一步的行動,及如何回應全球輿論與民情的反應,不能不三思而後行,何況在數十女生逃脫後,正是發動口誅筆伐的最佳時刻,媒體拖延報導及以非重點報導手段,使用輿論去讓那些掛著伊斯蘭教招牌的叛軍領袖們嚴肅考慮釋放女學生的良機白白失去,就是當亞拉伯的伊斯蘭教領袖破例發言批評尼日利亞叛軍的言論是謬解可蘭經,媒體仍選擇以低調處理。當我們把這些片斷報導加起來時,未免要懷疑民眾被蒙在鼓裡的事還有多少。但本文在探討媒體偏頗慣性的問題之外,也要探討媒體不願說,及因為要堅守政治正確者所不敢說的問題,這是為何文題冠以問號。

正如一切思想界的觀念,無論是任何學科中最高的哲理層面,包括哲學本科,並介於學科與術科領域之間,界線難分的行業如醫學和藝術,被視為是主觀成份掛帥的宗教,都既有正常的意見分歧,及在正統與觀點極端之外,也有混水摸魚的騙子掛羊頭賣狗肉地譁眾取寵。伊斯蘭教也不例外。且看連亞拉伯那位向來對恐怖份子活動不置評的伊斯蘭教領袖(伊斯蘭教兩大主流派別視他為極端及擁護恐怖份子的),也宣稱這些擄掠及要把女學生賣給人作媳婦的行為是曲解可蘭經,媒體仍不抓緊機會去以報導馬航事件的一半力量引起普世關注,固然是沒有為大眾做守望和喉舌的工作,大大失職,更讓人對他們的居心何在要提出疑問。

從較體諒媒體的角度看,他們擁有的資料來源比我們尋常百姓多很多,但是為了遵守左派所倡導的政治正確,不敢,也不願揭發尼日利亞這些叛軍以可蘭經為根據去擄掠他們國家另一半與他們信仰不同的女生,並非完全謬解可蘭經,故此不好過份張揚,以免引起更多人研究這種難以理解的行為是否全無根據,或並非離經背道,以免影響大家對被他們吹捧的信仰質疑。但以客觀態度看歷史,伊斯蘭教橫掃中東時是一手持刀,一手持可蘭經去強迫被征服的人信奉他們的宗教。與後來十字軍東征的聖經根據相比,謬解經文的不是伊斯蘭教,乃是十字軍。若當年是現今的主流媒體操縱新聞傳播,十字軍連第一批也肯定不能組成,更不用說後來那許多次的勞師動眾了。若被擄的女學生是伊斯蘭教徒,而暴徒是其他信仰的極端份子,其哄動性相信會勝過馬航數倍吧!


                                                                                 2014/5/23

下週本欄題目預告:了解經典著作須知

Wednesday, May 14, 2014

人生探索欄             說明書?     周達恆

上週較善用篇幅地在最佳之外加上探討指引那一半,可是開岔筆的老毛病難改,本週不想重用舊題目的字,故此改為說明書,況且這詞範圍更廣,因此更適合。

讀者都會有一大堆家庭用品和器材及車輛的使用手冊,約三十年前未有電腦中文輸入法,我曾從香港訂購一台中文打字機。在安裝時發現附圖及解釋如何安裝的材料只有一張十分簡陋及印刷不佳的紙,請教已有同型機件的報社,他們對我的困難大表同情,並且在提供幫助時大罵該份說明只有白痴才看得懂。我怕大家對本欄一些文字及常常推薦的聖經可能也有差不多的看法,因為不少朋友認為只讀聖經的首頁便讀不下去。

有些人把聖經看為使用手冊,甚至認為可以用來占卜,因而罵聖經不通是不合理的,因為新約聖經有二千年歷史,舊約更長近一倍,全球各民族絕大部份的語言文字都有聖經的譯本,各專業中最尖端的領袖及學術界中最有名氣的學者表示篤信聖經是上帝所賜給人的話語也不乏人,按現今走勢,二十年內中國基督徒人數會比美國多,所以把聖經視為天方夜譚是漠視比自己更有研究精神者的一種自大狂,讀者中當然沒有這種人,但仍可能有不少對聖經有興趣的朋友認為聖經不好懂。

文題雖加問號,可是聖經確實有說明書的意味,但要先弄清楚聖經主要為我們說明的是甚麼,不要因為聖經有許多金石良言及很多極富人情味,充滿鑑戒作用的歷史記載,並有不少待人處事的教導和實例,加上不少譯本文字優美,使熟讀的人不期然地提高了自己的表達力,便誤把這些及其他只能算是附帶的利益作為是聖經主要價值。若大家只是得到這些,雖然不能說是浪費了時間去讀,但與真正明白聖經的寶貴比起來,卻是入寶山空手回。其實聖經的最重大價值在天父上帝向我們彰顯祂自己,並祂與我們原有的關係,我們如何失去了這最寶貴的關係,以致人生陷在種種困苦中,祂如何為了挽救這個被魔鬼破壞的關係,要與我們重建極親密的父子關係(這不是說女士們與天父無關,乃是在地位上,男女之別將不再是一個在天家中的區分),成就了極大的拯救工作。

沒有與創造主重建關係的基礎,我們要實行聖經給我們人生的任何指引,都會感到標準太高,或與我們的倫理道德觀有難以協調的矛盾,甚至力不從心,以致愈想達到這些寶貴指引的境界,便愈覺得不能如願,落在使徒保羅這句名言:『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的處境中。聖經既是說明我們與天父上帝的關係,本文希望幫助讀者用這個角度去研讀聖經,在與祂重建關係後,倚靠祂所賜的恩典力量來照聖經中的指引行。

                                                                                 2014/5/16

Wednesday, May 7, 2014

人生探索欄                        最佳指引                         周達恆

過去兩週都提到聖經對個人和家庭並其他更大群體的生活都是最佳指引,本週要多作解釋(讀者未讀過或已忘記4/255/2那兩期的,可用文末網誌在網上查閱)。「最佳」的定義因各人看重不同的效果而往往有很大的分歧,讀者不難猜到我對最佳的定義是從創造主的立場看,但在下文我要從不同角度和大家思想被人視為好的定義究竟是否成立。

先從長遠或短期利益看。急功近利是現代人的通病,不少國家元首及絕大多數政客,許多大公司首腦,教育界負責人,科研單位領導,甚至是宗教領袖,都落在這圈套之中。讀者也許有人要用孟子和梁惠王的對話來提醒我,利字當頭並非現代的專利。我不否認兩千多年前,甚至更早,最佳的標準很可能已經被一個利字概括,可是從時間看,以前要在短期或即時見效的條件遠不如現代。資訊傳遞的近乎即時可達全球,使數小時前發生的事從新聞變成舊聞,因而加倍誘發大家急不及待的心態是史無前例的。這被壓縮的時間觀使人對長線利益的耐心大大減低,因此犧牲將來利益去謀求即時回報,竟從次佳或欠佳,搖身一變成為最佳,難道這便可以瞞天過海嗎?

現實主義者認為識時務者為俊傑,把這心態視為最佳定義並沒有問題,正如國債靠通貨膨脹去變相賴債被一些經濟學者認為沒有甚麼大不了,把債務往兒孫輩推不應與飲鴆止渴相提並論。問題是狡辯並不能改變事實,以前阿根廷及現今希臘所遭遇的,難道可以說是好事嗎?換一個事例看,家庭制度被拆毀,生兒育女被視為太大的犧牲,各國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問題逐年加劇,以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不少老人只知為自己打算,又因與時代脫節而難以把從經驗苦練出來的智慧傳給後輩,整個社會因此面對的問題與日俱增,在社會制度暫未全盤崩潰前,也許可以騙騙人,甚至自我陶醉,咬定自己是活在最佳狀態中,但事實勝於雄辯,只知今天有酒今天醉,與掩耳盜鈴或打腫臉龐充胖子有何分別呢?

大多數美國人承認國家成了一個喜歡訴訟的社會,但美國的立法、執法和司法是否因此成為全球最佳的體制呢?不少美國學校為了要符合政治正確的理念,任何信仰的經典都可以帶回學校,聖經卻例外被禁。加拿大的教育制度注重平等,為有天賦的孩子預備適合他們進度的課程被斥為製造特權階級。北美這兩個先進的大國在全球學生測試成績的排名上委實是乏善可陳,但不少教育界人士仍認為自己的制度最佳,而如何評估這些測試的準確性也是充滿爭議性的事,只是美國政府在研究如何改變移民法去多吸引別國的優秀份子來定居,是否也說明了一些狀態呢?


                                                                                   2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