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5, 2018

克服表达方式的困扰 / 克服表達方式的困擾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克服表达方式的困扰                   周达恒

        过去三个月都在探讨与家庭有关课题, 下月将暂时放下这方面, 并且本文也可被视作转捩点, 因为要跟大家探索另一个相关的课题, 就是妨碍人际关系最常见的一个因素:表达方式.

        记得近二十年前, 电子邮件开始流行, 可是大家仍未掌握这方式的利与弊, 况且大家打字的速度不快, 中文输入法未普及, 用英文表达的能力也不高, 在讨论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时, 忘记了文字缺乏语调的功能, 措辞稍欠考虑, 可以引起严重的误解, 这方式曾被视为是不宜用来讨论问题的媒体. 不过, 后来大家都习惯了注意文字与语言的分别, 用英语写电子邮件作讨论, 仍被普遍采用. 读者已知道本文要跟大家探究如何在家中克服这个常见的困难.

        不少读者由于母语不是英语, 与土生土长的孙辈在沟通上难免有困难, 因为即使写与讲的困难不大, 文化差异仍然存在, 包括对休闲的兴趣不一, 以致可谈的话题受限制. 而且饮食习惯也可以有距离, 例如我的一位姻亲以前与家人开长途车旅行时, 在中部一些小镇也找中餐店, 被孩子们视为畏途. 我家每两年有一次家庭团聚数天, 居住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孩子们喜欢各家负责一个晚膳, 各显厨艺, 也不成问题, 午餐在外随意吃, 却使我们两老感到无所适从.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与长子(我们先有两个女儿才有两个儿子)住在一个房子却不同用膳的原因. 我并非要把这生活方式推荐给读者, 乃是说明我并没有最佳的答案, 而且也怀疑是否在处理这方面的差异时, 可以有最佳的解决办法. 重要的提醒是: 既不轻忽这些差异带来的一些挑战, 也不必勉强小辈保留这类的中文化, 因为事实上, 在北美要吃真正多样化及地道的中餐, 恐怕美加西岸一些著名的城市, 也不见得可以提供, 学习欣赏孙辈喜爱的食谱, 是以身教表明自己对他们的接纳.

        生活习惯虽然为愿意与小辈建立良好关系的读者带来挑战, 相对在语言及思想方式上的难度可说是小事一宗. 我要鼓励自觉英语水平不高的读者, 不要放弃, 因为相对来说, 中文比英文难学得多了. 读者知道我喜爱成语, 原因是言简意赅, 若读者有同好, 我鼓励您学用英谚. 敝先外公成长时家境困难, 小学只读了两年, 可是晚年致力研究英文成语并编辑英文成语字典, 可见世上真是无难事. 读者若连我的破文字也愿意看, 我相信自认为英语水平最低的读者, 也可以努力学习, 并且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一事之两面, 在学习时可以一举两得, 帮助自己填平代沟, 及许多与孙辈共处时会面对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 其实, 邀请孙辈提供语言及文化的资料, 不失为与他们建立关系的途径呢!


                                                                       见报日期: 2018/7/27

人生探索欄 克服表達方式的困擾 周達恆

過去三個月都在探討與家庭有關課題, 下月將暫時放下這方面, 並且本文也可被視作轉捩點, 因為要跟大家探索另一個相關的課題, 就是妨礙人際關係最常見的一個因素: 表達方式.

記得近二十年前, 電子郵件開始流行, 可是大家仍未掌握這方式的利與弊, 況且大家打字的速度不快, 中文輸入法未普及, 用英文表達的能力也不高, 在討論一些爭議性較大的問題時, 忘記了文字缺乏語調的功能, 措辭稍欠考慮, 可以引起嚴重的誤解, 這方式曾被視為是不宜用來討論問題的媒體.  不過, 後來大家都習慣了注意文字與語言的分別, 用英語寫電子郵件作討論, 仍被普遍採用.  讀者已知道本文要跟大家探究如何在家中克服這個常見的困難.

不少讀者由於母語不是英語, 與土生土長的孫輩在溝通上難免有困難, 因為即使寫與講的困難不大, 文化差異仍然存在, 包括對休閒的興趣不一, 以致可談的話題受限制.  而且飲食習慣也可以有距離, 例如我的一位姻親以前與家人開長途車旅行時, 在中部一些小鎮也找中餐店, 被孩子們視為畏途.  我家每兩年有一次家庭團聚數天, 居住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孩子們喜歡各家負責一個晚膳, 各顯廚藝, 也不成問題, 午餐在外隨意吃, 卻使我們兩老感到無所適從.  這也是為甚麼我們與長子(我們先有兩個女兒才有兩個兒子)住在一個房子卻不同用膳的原因.  我並非要把這生活方式推薦給讀者, 乃是說明我並沒有最佳的答案, 而且也懷疑是否在處理這方面的差異時, 可以有最佳的解決辦法.  重要的提醒是:  既不輕忽這些差異帶來的一些挑戰, 也不必勉強小輩保留這類的中國文化, 因為事實上, 在北美要吃真正多樣化及地道的中餐, 恐怕美加西岸一些著名的城市, 也不見得可以提供, 學習欣賞孫輩喜愛的食譜, 是以身教表明自己對他們的接納.

生活習慣雖然為願意與小輩建立良好關係的讀者帶來挑戰, 相對在語言及思想方式上的難度可說是小事一宗.  我要鼓勵自覺英語水平不高的讀者, 不要放棄, 因為相對來說, 中文比英文難學得多了.  讀者知道我喜愛成語, 原因是言簡意賅, 若讀者有同好, 我鼓勵您學用英諺.  敝先外公成長時家境困難, 小學只讀了兩年, 可是晚年致力研究英文成語並編輯英文成語字典, 可見世上真是無難事. 讀者若連我的破文字也願意看, 我相信自認為英語水平最低的讀者, 也可以努力學習, 並且因為語言與文化是一事之兩面, 在學習時可以一舉兩得, 幫助自己填平代溝, 及許多與孫輩共處時會面對的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擾.  其實, 邀請孫輩提供語言及文化的資料, 不失為與他們建立關係的途徑呢!

見報日期: 2018/7/27

Wednesday, July 18, 2018

正视因理财观念引致分歧 / 正視因理財觀念引致分歧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正视因理财观念引致分歧                    周达恒

        上周从有关代沟的一些层面跟大家探讨数代同堂的困难, 虽因篇幅及笔者功力所限, 难免让读者感到有太多遗漏, 本周及下周继续提出的另一些层面, 大概也不能尽合大家的期盼, 若能收抛砖引玉之效, 或引起一些读者未雨绸缪, 或许可算是没有浪费篇幅?

        先从对金钱的运用及基本态度看. 以前本栏提及北美社会这一代耗用了数代的资源. 当然这现象只能说是相当常见, 不可以说是代表了整代人的心态及理财方式, 但如何运用有限资源, 却往往是拦阻考虑数代同堂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缺乏足够的储蓄去应付老人晚年体力大降时, 要靠雇用钟点工人帮助家务, 甚至在病患中倚赖雇佣照顾, 或被送往不同等级的老人院, 是社会一个极严重的问题. 若以前数代同堂是基于资源有限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在可见的将来, 这被视为陈年往事的情况, 难保不会死灰复燃. 可是比以前的困难可能会更大及更严重, 因为由于环境被迫回到被认为是不会重现的状况, 就是被迫数代同堂, 与以前被视为常态, 虽不完美, 仍会因为是普遍现象, 同病相怜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心理压力稍低. 可是在大多数老人过独立生活而少数人不得不与儿孙辈同住时, 内心的挣扎会不期然增加. 我在本月文字要提议的, 是用积极及预早计划的方式及心态去处理, 以免在由于不得已与儿孙辈同堂而带来心理的负担.

        当大家认明我们在世上是客旅, 是寄居的. 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乎住怎样的房子, 开高档豪车, 穿多名牌高价的衣着等外在条件, 不采取花在自己独有享受的生活及消费上的金钱才是称心如意的事, 乃是认识与家人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分享被视为血汗钱, 且因为经常让儿孙辈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待人处事, 很可能是克服拦阻数代共处的有利条件. 当我们处处为别人设想, 注意他人的需要, 把身边人的利益放在比自己高的位置, 用爱心关怀他们的生活起居, 不用身为长辈有权干预他们一些被自己看不惯的生活方式, 并且对他们的一些心态或行为觉得困惑时, 不先入为主地定他们不对, 乃是诚意地寻求了解他们的想法, 增进交流的素质及范畴, 都是填补代沟的好途径.

        这不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己的处事原则, 凡事迁就儿孙, 甚至着意讨好他们, 更不是鼓吹长辈把自己的财产及早交给下辈管理. 每个家庭各有不同的环境, 不宜定规同一个方式,可是金钱的管理常是不和的主要因素, 我认为当长辈的, 应该采取主动, 让儿孙辈明白自己的理财原则, 并进一步可以讨论这方面的观点, 在大原则上获得共识, 把因这方面的不同意见引起的心病减至最低, 甚至达到不构成有心病的境界.

                                                                        见报日期: 2018/7/20

人生探索欄 正視因理財觀念引致分歧    周達恆

上週從有關代溝的一些層面跟大家探討數代同堂的困難, 雖因篇幅及筆者功力所限, 難免讓讀者感到有太多遺漏, 本週及下週繼續提出的另一些層面, 大概也不能盡合大家的期盼, 若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或引起一些讀者未雨綢繆, 或許可算是沒有浪費篇幅? 


先從對金錢的運用及基本態度看.  以前本欄提及北美社會這一代耗用了數代的資源.  當然這現象只能說是相當常見, 不可以說是代表了整代人的心態及理財方式, 但如何運用有限資源, 卻往往是攔阻考慮數代同堂的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缺乏足夠的儲蓄去應付老人晚年體力大降時, 要靠僱用鐘點工人幫助家務, 甚至在病患中倚賴僱傭照顧, 或被送往不同等級的老人院, 是社會一個極嚴重的問題.  若以前數代同堂是基於資源有限而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在可見的將來, 這被視為陳年往事的情況, 難保不會死灰復燃.    可是比以前的困難可能會更大及更嚴重, 因為由於環境被迫回到被認為是不會重現的狀況, 就是被迫數代同堂, 與以前被視為常態, 雖不完美, 仍會因為是普遍現象, 同病相憐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心理壓力稍低.  可是在大多數老人過獨立生活而少數人不得不與兒孫輩同住時, 內心的掙扎會不期然增加.  我在本月文字要提議的, 是用積極及預早計劃的方式及心態去處理, 以免在由於不得已與兒孫輩同堂而帶來心理的負擔.

當大家認明我們在世上是客旅, 是寄居的.  人生的價值並不在乎住怎樣的房子, 開高檔豪車, 穿多名牌高價的衣著等外在條件, 不採取花在自己獨有享受的生活及消費上的金錢才是稱心如意的事, 乃是認識與家人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分享被視為血汗錢, 且因為經常讓兒孫輩明白為甚麼要如此待人處事, 很可能是克服攔阻數代共處的有利條件.  當我們處處為別人設想, 注意他人的需要, 把身邊人的利益放在比自己高的位置, 用愛心關懷他們的生活起居, 不用身為長輩有權干預他們一些被自己看不慣的生活方式, 並且對他們的一些心態或行為覺得困惑時, 不先入為主地定他們不對, 乃是誠意地尋求了解他們的想法, 增進交流的素質及範疇, 都是填補代溝的好途徑.

這不是說我們要放棄自己的處事原則, 凡事遷就兒孫, 甚至著意討好他們, 更不是鼓吹長輩把自己的財產及早交給下輩管理.  每個家庭各有不同的環境, 不宜定規同一個方式, 可是金錢的管理常是不和的主要因素, 我認為當長輩的, 應該採取主動, 讓兒孫輩明白自己的理財原則, 並進一步可以討論這方面的觀點, 在大原則上獲得共識, 把因這方面的不同意見引起的心病減至最低, 甚至達到不構成有心病的境界. 

                                                                見報日期: 2018/7/20


Wednesday, July 11, 2018

浅谈代沟的问题 / 淺談代溝的問題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浅谈代沟的问题                    周达恒

        代沟也许是近代用语, 并且由于从速度或层面看, 如文化改变不断加剧, 人口流动受就业机会,大城市楼价或房租剧增影响, 及从母语非英语地区来的新移民和非法移民大增等因素, 以无神论取代信仰, 都引致家庭生活失去重心, 连来自一向数代同堂地区的新移民, 也朝向核心家庭模式走, 年长一代对电脑及与之俱来的各种新兴社会媒体, 若非完全文盲也可说是半文盲, 或与我一样是大半文盲. 凡此种种都成为代沟似乎难以填平的原因. 若这些基本困难近乎不可被克服, 上周提出数代同堂岂非比闭门造车更不实际吗?

        中国传统观念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十年前我对一位与儿孙同住的长辈提出这观念时, 她幽默地说不知宝在那里? 对信耶稣的人来说, 最明确的答覆是: 老人家有更多时间为儿女, 孙及曾孙祷告, 而且为他们“守望”, 比对近年来听见与我同辈或稍长半辈的朋友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 不必为儿孙挂心, 可说是两码事. 幼时同一个园子的邻居有一位老太太, 每天早上大声用不下于半小时诵佛经, 可是也常听到她停下来骂孙子, 即使我认为玩伴有该骂的理由, 也觉得十分怪异. 基督徒祖父母,曾祖父母至高曾祖辈若因与小辈们同住, 多为他们祷告, 实践身教比言教更有效的理念, 并在适当时机表示赞赏他们的好行为, 在他们卖弄小聪明或偏离正道时, 按严重性采取不同的方式劝戒,才是最好的表现家有一老的正面功能及最有效的守望.

        我不认同儿孙自有儿孙福, 因为我认为这心态有太大的放弃成份, 或出于无奈地推卸责任, 或是有条件仍不愿与他们同住的借口. 若是出于“眼不见为干净”的心态, 更说不过去. 何况在人口老化, 九十至百岁及以上的长者愈来愈多, 养老院照顾极难周全的现况下, 若老人在身体状态仍能自理, 并可以稍为照顾孙辈时, 已经采取所谓明哲保身的各家自扫门前雪心态, 不积极地支持孙辈的学习及课余活动, 躲在不过问的借口背后, 也不关怀儿女及他们配偶在工作上的困扰, 即使他们未来在自己有需要时仍尽心照顾, 难道真可以受之无愧吗? 这不是说我要鼓励大家用功利立场去支持儿孙生活上的各层面, 乃是希望提醒读者中的长辈们, 对小辈的关怀, 不要停在物质生活的层面, 或学习是否努力上, 乃是要既全面地关怀, 又不作没有必要的干预. 除此以外, 更要明白克代沟的大部份努力, 可以说是落在长辈肩膀上, 因为我们的人生经验比他们丰富多了, 对事情的看法更容易拥有比他们有长远的眼光及智慧. 基督徒读者更因为对天父上帝心意的体会更多及更深入而可以更好地为他们守望: 为他们祷告.
                                                                        见报日期: 2018/7/13

人生探索欄 淺談代溝的問題 周達恆

代溝也許是近代用語, 並且由於從速度或層面看, 如文化改變不斷加劇, 人口流動受就業機會,大城市樓價或房租劇增影響, 及從母語非英語地區來的新移民和非法移民大增等因素, 以無神論取代信仰, 都引致家庭生活失去重心, 連來自一向數代同堂地區的新移民, 也朝向核心家庭模式走, 年長一代對電腦及與之俱來的各種新興社會媒體, 若非完全文盲也可說是半文盲, 或與我一樣是大半文盲.  凡此種種都成為代溝似乎難以填平的原因.  若這些基本困難近乎不可被克服, 上週提出數代同堂豈非比閉門造車更不實際嗎?

中國傳統觀念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十年前我對一位與兒孫同住的長輩提出這觀念時, 她幽默地說不知寶在那裡?  對信耶穌的人來說, 最明確的答覆是: 老人家有更多時間為兒女, 孫及曾孫禱告, 而且為他們“守望”, 比對近年來聽見與我同輩或稍長半輩的朋友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 不必為兒孫掛心, 可說是兩碼事.  幼時同一個園子的鄰居有一位老太太, 每天早上大聲用不下於半小時誦佛經, 可是也常聽到她停下來罵孫子, 即使我認為玩伴有該罵的理由, 也覺得十分怪異.  基督徒祖父母,曾祖父母至高曾祖輩若因與小輩們同住, 多為他們禱告, 實踐身教比言教更有效的理念, 並在適當時機表示讚賞他們的好行為, 在他們賣弄小聰明或偏離正道時, 按嚴重性採取不同的方式勸戒,才是最好的表現家有一老的正面功能及最有效的守望.

我不認同兒孫自有兒孫福, 因為我認為這心態有太大的放棄成份, 或出於無奈地推卸責任, 或是有條件仍不願與他們同住的藉口. 若是出於“眼不見為乾淨”的心態, 更說不過去.  何況在人口老化, 九十至百歲及以上的長者愈來愈多, 養老院照顧極難周全的現況下, 若老人在身體狀態仍能自理, 並可以稍為照顧孫輩時, 已經採取所謂明哲保身的各家自掃門前雪心態, 不積極地支持孫輩的學習及課餘活動, 躲在不過問的藉口背後, 也不關懷兒女及他們配偶在工作上的困擾, 即使他們未來在自己有需要時仍盡心照顧, 難道真可以受之無愧嗎?  這不是說我要鼓勵大家用功利立場去支持兒孫生活上的各層面, 乃是希望提醒讀者中的長輩們, 對小輩的關懷, 不要停在物質生活的層面, 或學習是否努力上, 乃是要既全面地關懷, 又不作沒有必要的干預.  除此以外, 更要明白克服代溝的大部份努力, 可以說是落在長輩肩膀上, 因為我們的人生經驗比他們豐富多了, 對事情的看法更容易擁有比他們有長遠的眼光及智慧. 基督徒讀者更因為對天父上帝心意的體會更多及更深入而可以更好地為他們守望: 為他們禱告.
                                                                 見報日期: 2018/7/13

Thursday, July 5, 2018

五代同堂? / 五代同堂?

本文繁體字被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五代同堂?       周达恒

      四十多年前与父母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后, 外公也获准移
民(外婆已返天家), 家母居长, 外公唯一的儿子因癌症早
逝, 加上我舅舅比较晚婚, 我的表弟妹们未成年, 外公来与我
们同住, 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当时一些侨胞, 包括教会一些兄
姊, 觉得十分希奇, 因为那时四代同堂已属罕有, 现在我与儿
子一家住同一个房子, 虽因饮食习惯及时间都不一样, 不一同
用膳, 也被不少人视为难以理解. 可是我想起中学时, 由于
就读的学校是以英语为主, 当时香港的中学, 以中文或英语为
主作区分, 我们在以英语为主的学校读书, 被贬称为“书院
仔”或“番书仔”. 国文老师为抗衡这观念, 鼓励我们好好学中
文,告诉我们一个显明中国文字简洁的故事: 有一个富户五代
同堂, 为炫耀是玄孙娶妻, 要在请柬表明,请了不少老学
究, 都认为难以措词, 后来有人为他们解决难题, 用居中间的
一代发请柬, 表达方法是 –承祖命, 禀父知, 命长男, 为长孙
立室.


      上述故事也许是前一个世纪发生的事, 那时虽有早婚风
气, 可是能达到被视为七十古稀者的人数也比今天百岁人瑞的
数目少, 五代同堂确是不可多得. 他们如此大的家族(从人数
看, 称之家庭也许不合适)可以相安, 也有许多当时文化的因
素, 可是现今老人比比皆是, 养老院除了有人满之患, 更因费
用多寡分成许多级别. 我被要求去加拿大一间养老院探望一
位长辈, 为他举行洒水礼, 看见其中大部份的老人坐在轮椅
上, 排在他们房外的走廊, 大部份都是没精打釆地闭目假
寐, 了无生趣, 使我耿耿于怀. 本月将继续跟大家稍为探讨
这庞大的课题. 余下篇幅回到文题主旨.


      西方社会核心家庭的观念是否建立在圣经根据上, 以后
再跟大家探讨. 中国大家庭制度的各方面缺点, 使北美中国家
庭效法西方, 可是不少长辈从各地来探望子女, 绝大多数都会
与儿孙同住, 罕有为他们另租房子或旅店的. 况且半年至一
年以上的居留也司空见惯, 若不是签证及医疗保险等困难, 更
长时间的居留也很可能成为常见现象. 因此如何处理数代同堂
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再者, 养老院的制度及费用, 也是
一个使人觉得很困扰的课题, 故此, 我认为应当考虑数代同堂的
观念. 我不是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更不是鼓吹读者来
效法, 可是从许多角度看, 若大家愿意调整自己的看法, 积极地
研究如何克服一些常见的困难, 也许比增加养老院的数目, 调整
为养老预备的储蓄目标与计划, 及向政府施压去增加老人福利
金等等, 会更为有效. 当然最重要是心态方面的改变, 也要有破
釜沉舟的决心. 本月将继续跟读者探讨相关的课题.


                                             见报日期: 2018/7/6


人生探索欄             五代同堂?                周達恆

      四十多年前與父母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後外公也獲准移
(外婆已返天家), 家母居長外公唯一的兒子因癌症早
加上我舅舅比較晚婚我的表弟妹們未成年外公來與我
們同住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當時一些僑胞包括教會一些兄
覺得十分希奇因為那時四代同堂已屬罕有現在我與兒
子一家住同一個房子雖因飲食習慣及時間都不一樣不一同
用膳也被不少人視為難以理解.  可是我想起中學時由於
就讀的學是以英為主, 當時香港的中學以中文或英語為
主作區分, 在以英語為主的學讀書被貶稱為書院
番書仔.  國文老師為抗這觀鼓勵我們好好學中
,告訴我們一個顯明中國文字簡潔的故事:  有一個富戶五代
同堂, 為炫耀是玄孫娶妻, 要在請柬表明,請了不少老學
都認為難以措後來有人為他解決難題, 用居中間的
一代發請柬表達方法是 承祖命, 稟父知, 命長男為長孫
立室.

      上述故事也許是前一個世紀發生的事, 那時雖有早婚風
, 可是能達到被視為七十古稀者的人數也比今天百歲人瑞的
, 五代同堂確是不可多得.  如此大的家族(從人數
, 稱之家也許不合適)可以相安, 也有許多當時文化的因
, 可是現今老人比比皆是, 養老院除了有人滿之患, 更因費
用多寡分成許多級別.  我被要去加拿大一間養老院探望一
位長輩, 為他舉灑水禮, 其中大部份的老人坐在輪
排在他房外的走廊, 大部份都是沒精打釆地閉
了無生趣使我耿耿於懷.  本月將繼續跟大家稍探討
這龐大的課題.  餘下篇幅回到文題主旨.

      西方社會核心家庭的觀念是否建立在聖經根據上以後
再跟大家探討中國大家庭制度的各方面缺點使北美中國家
庭效法西方可是不少長輩從各地來探望子女絕大多數都會
與兒孫同住罕有為他們另租房子或旅店的.  況且半年至一
年以上的居留也司空見慣若不是簽證及醫療保險等困難
長時間的居留也很可能成為常見現象.  因此如何處理數代同堂
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  再者養老院的制度及費用也是
一個使人覺得很困擾的課題故此我認為應當考慮數代同堂的
觀念.  我不是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更不是鼓吹讀者來
效法可是從許多角度看若大家願意調整自己的看法,  積極地
研究如何克服一些常見的困難也許比增加養老院的數目調整
為養老預備的儲蓄目標與計劃及向政府施壓去增加老人福利
金等等會更為有效.  當然最重要是心態方面的改變也要有破
釜沉舟的決心.  本月將繼續跟讀者探討相關的課題.


                                    見報日期: 20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