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30, 2013

人生探索欄                                                                                                                有個性的無我
讀者也許要說文題簡直不通,按著上週本欄的文字去讀仍是充滿自相矛盾的成份,因為既然無我,何來個性呢?請容我解釋。
本欄通常只接連三週,最多四週和大家探討一些較複雜課題,從未用五週(本月剛好有五個週五)去分析,也很少像本月的文字那樣極求濃縮地把多層面多角度的觀點放在每篇文字中,引致有些朋友認為讀本欄要有很大的耐心並要重讀才了解。在此謹致歉意。為了幫助記憶,過去四週的題目是:謙卑卻不自卑;傲骨與傲氣;自滿比自卑強?無私與無我。[在 pastorhenrychou.blogspot.com 上可以找到這四篇]。這次的文題是寫第三篇時已經想對大家說的,因篇幅所限到今天才跟大家探討。
上週已和大家談過無我既非忘我,也非倒空自己,且比無私更上一層樓。因為這無我的定位是以聖經為根據,不屬於任何哲學思想或以人為本位的理論。我們每一個被造的人都蒙創造主賜予自由意志,更蒙祂賦予我們獨特的價值,所以聖經教導的無我並非要取消從天父上帝在創造我們每一個人時所賜的個性。這些個性雖然受罪的影響變質,甚至在有些人身上難以看見其原有的美麗,可是連最硬心腸的人也有柔軟的時刻,因為在我們心中有永恆的觀念,有善惡的意識,有被愛的需要,也有愛別人的本能。既然沒有人不受罪的影響,故此我們的個性都已被扭曲,都不完美,只有願意重回天父懷抱的人肯決志遵照聖經的教導去生活,才可以反璞歸真。有些基督徒誤解個性是天父給的,沒人有權要求別人去改變,或更嚴重地說企圖改變他人的個性是不合聖經教導的,這樣說實在是強詞奪理,是拒絕讓天父在其生命中作修理工作的最低劣的藉口,因為不願意面對自己被罪扭曲了的個性需要接受修剪的人,實在是忘記了約翰福音十五章的教訓。
從聖經的執筆人所記載的66卷書,我們可以在用語上看見每個作者的獨特個性。既稱他們為作者又說是執筆人是因為他們所寫的書卷有個性的痕跡,甚至很清楚地流露出他們獨有的個性,可是他們其實只能說是代筆人,乃是在聖靈的感動下無誤地把上帝要我們知道的史實或觀念傳遞給我們。被公認為聖經中模範人物者都有不同個性,也因為這些個性已被罪扭曲而犯罪。聖經沒有文過飾非或隱惡揚善,乃是照史實讓我們從他們的過錯中可以引為前車之鑑,也記述了他們因愛天父,學習放下己意順服祂的旨意,漸入無我之境時,為我們所留下的佳美腳踨與榜樣,更讓我們因而看見天父創造的奇妙,就是在數之不盡的個別個性中,都可以讓潛存的本質美在不同環境及人物上,以不同的無我表現彰顯祂在模造我們每一個人時的匠心獨運。

2013/8/30                                                                                                                                周達恆

Tuesday, August 27, 2013

人生探索欄 謙卑卻不自卑
在成長時是當時最負盛譽之學者的入室弟子,日後成就青出於藍,甚至堪稱萬世師表的人,在寫的信中,有看起來極端矛盾的一句話:『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大家也許覺得任何偉大人物的言論都難免有不慎失言,不宜吹毛求疵。倘若是媒體把有影響力的人所說的話以標題報導,更要細心讀內文,判斷編者有沒有斷章取義或蓄意造勢,如同本週初媒體知道一般人不看內文,故意用大字標題來讓人產生天主教教宗偏向同性戀者的錯覺。如此被扭曲的報導因為與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那位南非退休大主教聲稱寧願不上天堂,去另一個地方(有新聞標題說他寧願去地獄並非他的原話,雖然是正常推斷,仍有不實之嫌)也不要敬拜對同性戀者有恐懼症的上帝,在時間配合上很緊湊,更易引起錯覺。讀這大主教言論標題時未細讀內文,為了寫本文上網追查,發現他的觀點受反對南非種族隔離的歷史影響,已陷於離經背道,與教宗基本立場是愛罪人但恨惡罪行不相同,也因此仍被以未經證實的所謂科學根據去推動同性戀者攻擊。多說了這些是要強調對事情的判斷該有嚴肅及審慎的態度,故此不避打岔之譏。
回頭說上文引用那句看來矛盾的話。說矛盾是因為若刻意叫人知道,豈非已經失去了謙的本意嗎。若說這話的人不是新約聖經中十多封書信的作者保羅,而且是他所寫的信中最有溫情,最強調喜樂(不是普通的快樂或愉快,乃是心靈中的喜樂)的一封,也是聖經的一部份,因此有最高的權威,我會傾向於認為他失言,可是沒有人有權改變聖經的任何教導,所以我要先採用防止斷章取義的原則去理解。
為節省篇幅,請讀者查看腓立比書四章。這句話的直接上下文字句都顯淺易明,不少基督徒都會背誦,卻沒有好好思想其中的連貫性,反而不自覺地把每一句都獨立處理,掉進斷章取義之境而不自知。從第四章看,第二節好像是輕描淡寫地勸告兩位女士(教會圈子稱為姊妹)要同心。我認為這正是腓立比書的重點之一。我猜絕大多數熟讀腓立比書的人不會反對我認為這兩位姊妹都愛主,而且十分支持保羅,可是也許在表達上產生不同的意見。鬧意見不罕見,勞動保羅如此掛心卻必定已經從小事變成頗大的事了。我們不知道是甚麼事,卻可以斷定不是誰是誰非的問題,更不是與真理有關的問題,乃是各持己見,互不讓步。這種茶杯裡的風波被擴大,一般原因是雙方都因為有強烈的自卑感才認為不能讓步。保羅是用了許多不庸置疑的勸導去襯托這句話所包含的無限親切,謀求不過份擴大事情地化解這個衝突。文題是嘗試把這教導作很撮要的介紹。
2013/8/2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傲骨與傲氣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有傲骨的表現,與傲氣截然不同,不像「寧折不彎」雖然出於有傲骨的可能頗高,卻不能排除可以是傲氣使然,因此認為自己有寧折不彎脾氣的人不一定可以躲在「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這句話的背後。上網查看才知道這句話的歷史不長,是上一代被稱為藝術大師的徐悲鴻說的。網上也有不少值得閱讀的相關文章,我也借用這題目是因為上週篇幅所限未把一些觀念說得夠清楚,故此和大家進一步探討謙卑的人是否連傲骨也不可以有,及如何消除自卑感去洗脫傲氣。
長期讀者知道本欄常說自大的人是出於有很重的自卑感。自怨自艾當然也是自卑的一種表現,凡事畏首畏尾與自卑也是難兄難弟。但自卑感與個人條件沒有絕對關係,因為有自卑感的人不一定件條件不如人,條件似乎很不足的人卻未必有自卑感。現代心理學及輔導學為此強調加強自我形象的重要,可是問題的核心在把自我形象建立在甚麼的基礎上才真正可以治本呢?大公司重資請一些專家教導員工如何用適當的措詞發問題及提出意見,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並鼓勵大家把心中的話說出來,對減低不滿情緒及提高公司高層領導的納言都有幫助,同時也收到幫助自卑感重的員工建立一個較健康的自我形象,但不能說是從處理問題的根源著手,只能說是避免因自卑感太重的人誤用被視為具有傲骨性脾氣及行事方式的積極措施,有治標之效,卻無治本之功。
懷才不遇的人在各階層比比皆是,因為在任何行業中伯樂都罕有,何況在個人主義掛帥的文化下,加上師徒制被以學店心態運作的教育單位取代,連長輩應致力提拔及扶掖晚輩的事也鳳毛麟角,「天生我才必有用」恐怕是樂觀主義者一種自我安慰。自認是後起之秀者固然不少有自大狂,認為前輩那套追不上時代,缺乏謙卑受教的心,可是長輩也可能犯了不願檢討方法是否有改進餘地,立論基礎是否牢固等問題,若加上藏私,免被徒弟超過自己的傳統心態,怎能在國際競爭的大環境下不處劣勢呢?不願意學習新科技去增加接觸面及改善表達方式,錯誤地認為這是有傲骨的姿態,不理會這樣並非建立謙卑榜樣的途徑,無助於跨越與晚輩的鴻溝。
為免引起誤解,把傲骨改用堅持原則去描述可能更好。在有下述條件的人應用時更會事半功倍:對自己的有限既明白又接納,認識自我的價值要完全建立在創造主所賦予各人的獨特價值,才可以既不自卑更不自傲,不用世界的準則去衡量自己或他人,才可以常存真正謙卑的心,卻又因認識創造主的不變標準,因而堅守原則時沒有因為要維護自己尊嚴而沾上了傲氣。
2013/8/9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自滿比自卑強?
「滿招損,謙受益」。讀者成長時從庭訓及師長想必經常聽到這教導。有人認為中國人口多,人倫關係被重視是環境使然。驕傲的人難免常開罪身旁的人,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別人想實行「惹不起便躲避」也不容易,所以要強調不可有傲氣,可惜不因此真正改進人際關係,故生活上的相處流於表面化,被形容為像一團刺蝟在一起,太親近時便彼此相剌,只好保持心理距離。但長期沒有機會和身邊的人建立互信互助的關係會產生強烈的壓抑感,甚至可能導致自卑。日本人口密度更高,在這方面的問題比我們更嚴重,被認為是高自殺率的最大成因。基於這些從不少人對現實觀察下的結論,即使不一定完全正確,也讓不少人認為兩害之中選其輕,以自滿比自大高一級,不以自大去掩飾自卑,改以自滿來自我安慰,便可以把文題的問號取消。
「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和一個被誤以為是佛教思想的看破紅塵,或認為是要看破紅塵才可以習佛學的想法其實有很大的差異;和禮運大同篇的:「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理想比較,委實不可同日而語。「看破」比「無求」的消極成份更重是最顯著的毛病,而為了達到高尚的品格以無求為目標,也絕不及大同篇的理念積極,因為無私與無我的分別可以很大,雖然比選擇以自滿代替自大去擺脫自卑感是更上一層樓,卻由於犧牲或忽略了謙卑而難免不時落在得不償失之中。
有些人批評基督徒凡事尋求上帝的旨意是被動與消極,缺乏進取心的想法。我也不能否認用上帝旨意作擋箭牌的信徒大有其人,甚至是相當認真的基督徒也會有意無意地錯用這既寶貴又重要的聖經教導。可是誤解和誤用都不足以取消這教導本質上的價值。要根治自卑感只有一個途徑,就是認識上帝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價值,並且學習經常尋求及遵行祂的旨意所帶來,不沾染任何傲氣,反倒是常存謙卑的心而具有的無私又無我,凡事謝恩的心。
自滿的人不大可能會謙卑,能不自義已很不錯,若以能達到怡然自得為最高境界,更把本文首句的下半忘記得一乾二淨。當一個人不致力於與別人爭高下,只按照聖經的教導看別人比自己強,就是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而不因而自卑,認識創造主在每時每刻都為了各人的好處替我們作了最妥善的個別安排,只要信祂的人願意存謙卑的心尋求祂的旨意,並全心倚靠祂所賜下的恩典和力量去遵行,會在人生最意想不到,被視為最艱苦的日子,仍然經歷著主的恩典綽綽有餘的實在和美好。讀者中未能體會或完全不明白這段文字的,請向您所認識的基督徒朋友或牧師查問或透過報社與我聯絡。
2013/8/16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無私與無我
文題似乎是兩個同義詞,但上週我提到這兩個詞之間可以有很大差異,也許會引起一些讀者質疑,故以本文解釋。
禮運大同篇「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無私表現的精髓。若能貫徹履行,可以是一個無我的人,但也有可能是沽名釣譽的人。即使不是這麼糟糕,也可以是一個用這崇高理念去肯定自我價值,而未真正達無我境界的人。我要聲明不是已達無我之境,只求清晰認定目標及其中可能出現的歧途,以免在追求達此境時出亂子。
無私與無我相比,後者要求更難達到,卻是天父上帝對祂兒女的期望,也有聖經明確的教導,而且祂對願意追尋的人,應許施恩幫助他們達到。無私的心態與俗語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不相容的,可幸有大同篇的話樹立了難以推翻的標準。俗語雖藏了不少民間智慧,但畢竟只是人的智慧,故此極有限也有錯。不過這句俗語也不能說一定是極端個人主義的哲理,若信守這話者遇見真正無私的人,心中讚賞和佩服,也許不至陷於無可藥救之境。無私常與大公連在一起,且看聖經教導的無我如何看大公是指甚麼。
天父上帝在創造人時賜予我們最重大的禮物既是自由意志,若取回這禮物豈非十分矛盾嗎?即使以要求一個沒有人可以否認的大公作前提去要求我們無私,也不應要求我們進入無我之境,況且聖經教導的無我與戲劇界(包括電影及電視劇)要求的忘我,及正統國術的物我兩忘不同,更與一些宗教,或以強身健體為幌子,實際上含有極濃厚宗教(或邪教)氣味(甚或掛廣義基督教名義)所講究的倒空自己至心靈空白一片,絕非同一回事。忘我是演員極力讓所要扮演的角色取代本身的我,雖然有可能讓別人懷疑達到如此高水平的演員會否因此有雙重性格,卻不可以說是真正的無我。物我兩忘是要求練拳或兵器者專注追求達到練武者進入一種以意導武的境界,故此有走火入魔的危險,卻未如要求心靈空白一片那麼容易招惹邪靈入侵。
聖經教導信徒對罪的態度是看自己是死的,這可以說是無我的一種嶄新境界。保羅用與基督耶穌同釘十字架,把萬物看作糞土,視以前認為寶貴的是與基督合一的障礙,因為他要達到的境界是活著就是基督。當我們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就是以耶穌為生命及生活的焦點及因而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認明祂降世為人並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是要彰顯任何以人為本位的價值觀所產生的大公(或大同)無私,不可與以祂為本位的既無私又無我(祂以身作則地以父上帝的旨意為依歸)的成就相比,因為有限絕不能和無限等量齊觀。
2013/8/23 周達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