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5, 2015

人生探索欄 無微不至        周達恆

       上週跟大家探討無限的觀念時較偏重無窮大的層面,只在永恆觀中稍提到極小的方面,本週從另一角度去看創造主既偉大無限,對我們的關顧仍是無微不至。

        文題不是單從時間或空間去看事情,因為我相信大家會同意,這些層面並非重要。不錯,從永恆的時間觀去看(也許這樣說已經是自打嘴巴,因為永恆可以說是超越了時間能描述的,故此用這限制性極強的詞─時間,也許已犯了基本上的錯誤?),人生之短暫不必多說,只從我們有限的年日看,一個甲子有1,893,456,000秒,因為每年有31,557,600秒(把閏年平均,以每年365.25天算),鋼琴高手可以每隻手在每一秒鐘彈出14-15個音符(最高紀錄是19.5),可是與閱讀速度的世界紀錄每分鐘八萬字,每秒1,333字比較,又算不得甚麼,難怪瀕死的人可有一生在眼前閃現的經驗。這些天文數字與永恆及無限比,仍然十分短暫,甚至可說是微不足道,可是當人在困苦中會感到度日如年,卻因這些數字顯得合理,足以解釋為何某些經驗可以被視為難以忍受的折磨。但文題要探討的不限於時間,超越任何以秒為最大單位去分得極細緻的領域,因為「無微不至」最普遍用來表達在時間之外的關懷。

        讀者中若有人認為,創造主既無限且永恆,按詩篇90:4的表達:在祢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那麼祂對每秒被分為極精微的單位也可以視之為億萬年那麼長,自然可以對任何人的困苦能夠有無微不至的關懷。這解釋絕不能夠說是錯,可是卻忘記了一般人會有相反的感受,因為我們在祂的無限之下既然顯得比微塵也不如,甚至整個銀河系在無邊的宇宙中也同樣渺小,為何祂要關心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人呢?人類社會豈非充塞著見高拜見低踩的人麼?我們對宇宙主宰愈多了解,只會愈增加自卑感吧!有能力和願意用九牛一毛之力去助人者畢竟罕見罕聞,持自然神論者不正是有見及此才倡議這哲學嗎?他們把推己及人的思想改為推己及神的應用,雖然問題既大又多,卻也博取了一些人的贊同,可惜與事實相去之遠不下於永恆與一幌即逝之比。

        聖經對天父上帝愛我們的無微不至更可以從耶穌基督親口告訴我們的話去體會,祂說連被稱為三千煩惱絲,就是我們的頭髮也被數過,沒有天父的允許,一根也不能掉下來。對喜用「久病床前無孝兒」這句老話抱怨自己際遇的人,是否忘記或完全不知道天父如此偉大又細緻,永無休止的愛呢。當最好的醫生也沒法診斷我們的痛苦或奇癢的來源,約伯記中的經歷是否可以幫助我們明白保羅所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的確切性呢?願我們未在苦難中已能明白主的大愛。
                                                                                           2015/3/27

Thursday, March 19, 2015

人生探索欄                                                                                                                 永恆和無限        周達恆

文題第一個觀念可說已被第二個觀念包括,因為人雖然生活在三維空間之中,若加上被稱為第四維的時間,便可概括永恆。然而三維空間與物質性的事物比較相關,屬於可見範疇,與時間相比仍有明顯分別,所以我寧可不避重複之嫌,把這兩個觀念既分開處理又放在一起。

時間是既具體又讓人有抽象感的一回事。用可以捉拿得到才算是實在的標準看,誰也不能抓住時間。不說物理學把每秒鐘分割得愈來愈細,早已脫離運動項目以百分之一秒差定勝負的精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分秒必爭更顯得意義不大,卻同時不能否認「時不我予」之真實。我猜本欄讀者可能都早已過了年輕的歲數,而年紀愈大便愈覺得一幌便是一年。又從另一角度看,度日如年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都是大家有過的經驗,至於從死亡邊緣被救活的人,一生許多事情在眼前閃現的經驗也為數不少,使我們對時間是甚麼一回事更感撲朔迷離。再者,中國有確鑿根據的歷史不足四千年,但以創世記在洪水前最長壽者之歲數算,人生又算甚麼呢?歷代以來求不死者都含恨而终,可是聖經對永恆的觀念卻是既具體又實在的,並且正如本欄上月提及的,由於創造主把永恆觀放在我們心中,自以為是無神論者或認為人死如燈滅者,對這埋藏在人心靈深處的觀念,總是揮之不去,自欺也徒然。這些人若因此相信人生苦短故要及時行樂,卻又同時用很多時間去確保長壽,豈非也說明自己對時間觀充滿了矛盾的情懷嗎?

時間固然難以用有限去衡量,更不要說界定其軌跡與範疇,三維空間也不見得是我們這些極有限及渺小的人可以明白的。在天文學因各種先進與強力探測儀器愈認識宇宙的浩瀚,對井底觀天的體會也理應有更深的感慨,可是人的自傲卻使大多數人以炫耀新發現去蓋過以前的無知,用所謂積極觀點略過因宇宙被更多了解而更顯出人的有限,更不願進一步去思考日後的更多新發現是否會使今天的已知變成幼稚膚淺,而一些對宇宙源起及是否有終結,與在這可測的宇宙外是否有並行的其他體系等理論,更讓人不得不承認以有限來形容我們的知識,也許已經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何況所謂暗物質與暗能量的觀念,更使人覺得人類的所知比微塵更不如呢!也許不少人認為自己每天要面對的難題已經夠多了,沒有餘暇去思想這些瀚無邊際的課題,可是缺乏對自我渺小的正確觀,卻往往是使我們在人生困境中走不出去的基本原因,而聖經除了讓我們了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讓我們認識在創造這龐大宇宙及永恆的主宰眼中,我們應擁有的地位是何等尊貴,正是解決人生許多困擾的良藥。


                                                                                                                                                                              2015/3/20           

Wednesday, March 11, 2015

人生探索欄 為何或是為誰而活?        周達恆

        有人因認為兒子是受誘惑要去從軍向我訴苦,因千辛萬苦養大的孩子,將來和自己見面機會很可能一年只有一次。當時內子看電視時剛巧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因公殉職的警員家庭,未亡人及女兒,對兒子/哥哥要步父親後塵去當警察,大力反對並擔憂,相信讀者對上述際遇表同情的佔絕大多數,因為中國有一句老話: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加上另一句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國為民為理想而活的人,被視為不是白痴便是活在夢幻中,連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也可以說是建立在為己的立場上。伊斯蘭教那些被視為極端份子慫恿年輕人為他們號稱的聖戰犧牲,不是也以利誘來吸引他們嗎?不少人對基督教最初產生興趣也是以私利為起點呀!就如上述那位向我伸訴者也因為認為上次要求我為他禱告後有效(在此聲明我絕不敢居功,也不認為一定是當時為他禱告的效果,因為他多憂多疑,我在教會與他一起禱告時只是為他禱告,不是求上帝改變他當時懷疑存心害他的那些人,因此他認為禱告後敵對他的人有改變是他的感覺,其實改變的是他)才再向我申訴,並要求我用禱告去打消他兒子從軍的打算,我解釋這是誤用禱告時,他表示大失所望及不滿。這些都構成我要跟大家探討文題的原因。

        在一些基督教稱為安息禮(俗稱喪禮)或追思禮中,我也會講解在這種聚會中常被選用的這段經文:『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7-8]。讀者若問這豈非也是為己及利誘嗎?我也曾有過這個疑問。後來讀到啟示錄記載天上的敬拜,才明白保羅及我們任何獲得冠冕的人得冠冕的用處是可以獻在宇宙主宰的寶座前。到時我們因為完全明白祂的奇妙計劃,祂授與我們獨特的個性及能力(在教會運作上用來服侍天父上帝及教會內外各人時,這能力被稱為恩賜),為要成就萬事一起效力使愛祂的人得益處的設計,將會自動自發,甘心樂意奉獻祂賞給我們的冠冕於祂的腳前作敬拜的一種表示。用這個角度看事情,文題要表達的,是一個真正有永恆意義和價值的人生,不是為自己或任何私利而活,也不是為人間任何被認為值得我們擲頭顱,灑熱血的理念或「大我」去活,連為至親或至愛的人而存活也夠不上標準,更不要說是為了自我,也就是小我而活,乃是為那位既賜我們肉身生命,更賦予我們有永恆生命,使我們可以與祂永遠在一起的主宰而活。這種人生才真正充實和有意義。

                                                                                          2015/3/13

為方便大家, 若要查看信仰淺釋可以用以下結連:

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 

Thursday, March 5, 2015

人生探索欄                             無厭、無欲、無求                     周達

上月一則新聞報導說只佔全球人口百分之一的超級富豪擁有普世一半的財產。本欄去年七月及八月已和大家粗枝大葉地看過與財富有關的課題(這些文字仍在文末名後的博客網址上),不在此再次探討,也不從批判那些維護或謀求推翻現行經濟制度的各種論調著眼,乃是從個人層面探討文題三種心態。

財富不能買快樂是大家都知到的,但貪得無厭的罪性,使人在承認快樂不在於家產多雄厚之餘,仍然不容易達到知足常樂之境。若問為甚麼人會被這無厭的罪性捆綁,其中一個我常聽到的回答是:既不知道自己未來的需要,也不能保證世界局面,特別是財經界下一個金融海嘯將如何沖擊各種資產價值,只好繼續累積更多財富,並倚靠更多層面的擴散投資以策萬全。姑勿論這是否推托之辭,文題第二個觀念卻是解除這心理恐慌的對症藥。且看那些沒有能力積穀防饑,更談不上可以擴散投資的普羅大眾,連在這個被視為最富有的國家,也不下半數老百姓接近活於手停口停的景況,難道他們求生存,求與朋友及鄰舍比較誰開的車較新較高檔等等也不對嗎?有些人認為基督教持守尋求及順服上帝的旨意是扼殺自信心及上進心的毒藥,或引用一些較寬大的批判,認為基督教不明白無厭乃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人人都無欲無求會陷社會國家於停滯不前,甚至開倒車的景況。

這看法是對基督教缺乏深入了解,就如認為基督教是崇尚個人主義一樣是人云亦云地斷章取義批判基督教信仰。其實,基督教既不主張同桌吃飯各自修行,更在鼓勵信徒在不被世界價值觀推動之餘,比中國文化最高的政治理想,禮運大同篇的教導更積極,因為設若「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目的,只是為了實踐其上文以人為本位的理想,與以創造主為本位的聖經教導委實有極大距離。當基督徒從對信仰只有膚淺的認識,走進凡事尋求上帝的旨意後,因為明白人生應以創造主為本位,祂創造我們時賦予每個人獨特的個性及能力,天父上帝對我們的盼望,是按照我們所領受的責任,倚靠聖靈的幫助,盡心竭力地忠於職守,如此的欲望和祈求才正確,可說是與一般人對文題的了解大異其趣,甚至是相反。一個與天父上帝恢復正確關係的人,不會無厭,卻並非完全無欲無求,只是我們的欲與求是以創造主的意旨為最終的標準,況且我們認識祂賜的應許和恩典是永不改變也永不落空的,我們認定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因為祂必會賜我們夠用的力量及一切所需用的,故此可以安然地面對在這世界上可能發生的一切難以測度的未來,無憂無慮地,單要尋求完成天父交付的使命。


                                                                                                                                                                                  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