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3, 2016

四海為家?



人生探索欄                                                                                                                            四海為家?                                   
              
                   全球約有二百個國家.  至於怎樣才算是國家並沒有真正公論,  最顯著,  也是與我們最有關係的,  就是台灣不被中國大陸及美國視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此外不少地方的政治混亂,  伊斯蘭教的極端份子在不同地方要建立他們所謂的哈里發國,  雖然沒有被公認為國家,  可是從一個國家必備條件看,  就是有人民,  有土地,  有法律,  有自治能力,  並且不隸屬外力管轄,  無論他人承認不承認,  也可說是一個國家.  本欄自從在部落格上刊登,  曾點擊者約來自全球四分一的國家,  有些是我沒有想到會有讀者的國家,  足證中國人被視為東方的猶太人是合理的.

            文題的四海只是指中國全國.  雖然這四個海是否現今有些地圖顯示的渤海,  黃海,  東海及南海難以決定,  可是從五湖四海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兩句話可見是指全中國.  但是現今交通方便,  民航班機航線幾及全球,  從地球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  大多數一天便可以到達,  甚少需要一天半的.  故此我們也許應按文題觀念,  把四海改為三洋,  因為主要的太平洋,  大西洋及印度洋這三大洋兩岸的陸地人口眾多,  而北冰洋並沒有陸地,  與之接壤的土地也人煙稀少,  就是南冰洋藉以得名的南極洲,  雖然有一些市鎮,  人口也寥寥無幾.  總數不及全球人口的千萬分之一.  所以文題也許應改為三洋為家.  但若以之為文題卻會被譏為語不驚人死不休,  況且我選這文題時是想到一首基督教的詩歌 : 這世界非我家.

            無論是四海或三洋,  也不管讀者是否像我知道 (不敢說認識,  免被視為高攀) 的某些富豪,  在數大洲及不少大城市都有物業,  而且除了作為擴散投資,  更在一年之中輪流以兩三週的時間去住在其中一些平常空置的別墅,  對比被諷為相識滿天下,  知己無一人,  他們連何處是家也恐怕不自知.  也許他們自以為是超越國界及種族的世界公民,  可是他們卻把真正的家鄉丟在腦後.  不知道,  或不承認,  又或是不要思想這詩所含的深意.

            “這世界非我家,  我無一定住處,  天堂若非我家,  我必流離無依,  天門為我大開,  天天使呼召迎迓,  故我不再貪愛,  這世界為我家”. 這是一首被稱為黑人靈歌的副歌詞句.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只是黑奴時代對世界不公平及自己前途無望的心靈寄託.  自己視為重要的物質生活已應有盡有,  且是一生奮鬥得來的回報,  不必理會將來如何.  但這是一種自欺的想法.   因為天父上帝創造我們時,  把永恆放在我們心靈中,  是不能被磨滅的.  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信仰,  即使有些人設法用哲學或政治思想去取代,  也蓋不住試圖垂名千古的意願.  顯出永恆觀的根深柢固.  詩詞正是表達人心渴慕的永恆家鄉 .

 周達恆                                                                            2016/2/26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16

從元宵習俗想起

人生探索欄                        從元宵習俗想起         周達恆 

           在北美生活逾四十年,  有時連春節都會忘記,  春節已在數天前完結,  以前中國超過90%的人務農,  民間因這個晚上的活動結束後,  便要返回幹體力活的日子,  故此花燈及湯圓,  並在大年初一的舞獅,  甚至是舞龍,  都被用來作春節的閉幕禮.  有些地方加上一些讓青年情侶互表心意的機會,  今年元宵節與西方的情人節只有一週之隔,  算是兩個節日較接近的一年.  上網沒有發現北美華人社會中有舉辦元宵的活動.  本文以元宵為題,  難免被視為是老人的懷古幽情吧.

            中文既是象形文字,  若粵語最接近古代漢語,  圓與元同音,  且取圓字隱含圓滿之義,  也許是不用丸而用圓 (這二字的粵音是同音異調) 的原因之一呢.  用湯圓兩字上網查資料,  發現有關元宵與湯圓的傳統及傳說莫衷一是,  中國地大人多,  以前交通不便,  山川阻隔之處,  那怕只是數十華里便要加上方言有別的困擾,  何況是這些習俗呢?  湯圓的製作,  無論是材料或方法,  甚至是何時吃,  都可以有差異,  但吃的原因似乎相當一致.  從冬比年大的觀點,  湯圓是冬與元宵都必備的角度看,  我們對一家團聚的重視昭然若揭.  這固然可算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美德之一,  也反映了人性的一個基本需要.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固然需要有家庭,  在長大成人後也不宜獨居.  這從天父上帝創夏娃可見.  上帝認為亞當獨居不好,  先賜他智慧及權柄為走獸及飛鳥命名,  卻因為這些高等生物並沒有適合作他配偶的,  所以用他的一條肋骨造夏娃.  這是家庭的起點.  老外問人是否有家庭不是問人是否已婚,  乃是問有沒有兒女,  這大概是受基督教的影響吧.

            元宵又以花燈為最顯著的表徵,  和歲晚的花市可說是互相輝映.  大多數人喜愛花是愛美的表現,  也因為花象徵生氣勃勃.  從情人節是花店最忙碌的日子之一,  可見花在一般人眼中的重要,  但近代的花燈與花又似乎沒有太大關係,  被稱為花燈的燈籠簡直可以連一朵花也找不到,  也許易名為彩燈更貼切,  又或者是用一些地方稱元宵為燈節更合理.  巧匠別出心裁扎成的燈式琳琳種種,  標新立異,  而且不再用蠟燭,  改以電池發光.  可惜燭光因明暗不規則帶來的飄逸美卻失去了.  中秋由於較多是給孩子玩耍的燈籠,  採用電池燈泡是好的,  憑電腦儲存燭光的閃爍影片給大家一個假象,  驟然看來好像是蠟燭的光,  仍未能完全除掉不自然的感覺,  但為了安全起見,  不失為好事.  我們對光的好感不言而喻,  可是聖經卻讓我們看見有些人不喜歡光.  因為他們所幹的是見不得光的事.  絕不能用光明正大去描述.  聖經鼓勵我們要作光明之子,  因為上帝就是光,  在祂亳無黑暗.  祝大家都成為光明之子.

                                                                                        2016/2/19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6

神賜人人一口田?

人生探索欄                                     神賜人人一口田?        周達恆

            今天是正月初五,  兩天後便是人日.  由於對人日的來源不甚了了,  恐怕又是廣東習俗,  上網才發現這是自漢朝已有之風俗,  並且這日的來源與聖經創世記的記載竟然十分近似,  相差只是一天.  創造主第七天歇了創造宇宙萬物及人類的工作而安息,  我國傳統卻說女媧是在第七天造人,  故此俗稱這日是人節或人日或人慶節等等.  使我想起有人研究一些因未有文字被視為落後的文化,  在他們口傳的民族史中,  常會發現與創世記所載的歷史有相當吻合的要點.  文題也是利用新春大家最喜歡用的字  :  福,  去思想這字的含義.

            福字的右半邊是一口田,  左半從示,  是神字的簡寫.  我認為福字的意思是  :  當一個人或一家人有一口田,  並且有神在心中,  便是有福.  新約提摩太前書6:7-8清楚地告訴我們  :  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  也不能帶甚麼去,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知足常樂及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顯淺道理人人都知道,  並且很少人會反對,  可是由於心中沒有神,  便總覺得知易行難,  甚至不願去想,  或者在無奈時才拿出來聊以自慰.  其實我們所喜愛的這個福字,  便給了我們最好的提醒.  在農業社會,  有一口田應該夠一家人的需要,  加上有神在心中,  便沒有任何欠缺,  不是有福得很嗎?

            也許有讀者會認為這是不求上進的心態,  並且有人認為這是基督教最大的弱點.  甚至覺得是一種愚民政策.  但本欄長期讀者不會同意這批評,  因為我一向鼓勵大家力求認識創造主在自己人生各階段中託付我們的任務,  並靠祂所賜的恩典和力量去完成.  我也常鼓勵大家回饋社會,  因為連禮運大同篇也有這個觀念  :  貨惡其棄於地也,  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  不必為己.  何況在人口多,  地不會增多的情況下,  如何使一口田有足夠的出產去使糧食的供應充足,  正是策勵我們勤奮研究對策的動力呢?

            以基督教立國或有信仰自由的國家,  生活條件往往比其他地方好,  而且不會受地方性及自然資源(如石油或礦物)有限的影響,  能享受在歷史上看只是短暫的豐足,  更在農業生產方法,  科研,  工商管理上下功夫,  擁有長期的繁榮.  事實上,  離開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  人的罪性常把創造主賦予人的創意壓抑甚至磨滅,  更不會因常常與祂有親密關係而獲得不住被更新的想法,  怎能在地球村的經濟環境中脫穎而出呢?  加上不知足的副作用使人因價值觀錯放以致精神及力量的運用也本末倒置,  落在事倍功半狀態中而不自知,  總不及仰望創造主者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稍有成便自傲自滿,  陷入困局不能自拔,  豈能算是有福呢?

            [去年只有年廿九,  上週寫稿時沒有查舊曆,  謹此更正及致歉.] 
                                                                                          2016/2/12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6

賣懶?

人生探索欄                     賣懶?          周達恆

            還有兩天便是舊曆年卅晚.  記得兒時在香港過年之前總會聽到這句話 : 賣懶賣懶,  賣到年卅晚.  為了在這舊曆歲晚寫跟節期有關的題目,  又恐怕這話是廣東的習俗,  許多讀者對文題會感到陌生,  便上網查資料,  發現果然是粵語風俗的產品.  為節省篇幅不在此介紹,  請有興趣了解這說法來源的讀者上網查看.  讓我在此先向大家提早拜年,  祝大家在猴年比猴子更有活力,  並且不必賣懶!

            我用這文題是有感於人性的被扭曲,  及民間一些謬誤觀念竟然成為被大多數人視為尋常,  甚至正常的事.  我猜讀者都是實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君子.  不會希望把自己不要擁有的懶惰賣給別人,  也不會認為這是解決懶惰的好方法,  可是為甚麼民間竟有這種惡劣心態的風俗呢?  若廣東省以外的讀者認這是我們南蠻的特色,  恐怕是昧於人性.  例如很多年前一位在中國中部某大城市負責公共衛生的朋友告訴我,  有一次在食堂遇到一個朋友,  交談後知道這人患傳染性頗大的肝炎,  以專業立場責備這朋友不該如此不顧大眾利益,  得到的回應是這人振振有詞地說他患這病的來源也是公共食堂,  意思是別人可以害他,  他也可以不顧他人.  從他如此不顧別人利益,  並沒有因此得益的角度看,  這不利己卻會傷害別人的心態,  豈非比賣懶的存心更可惡嗎?

            賣懶心態最可笑的是認為若有人代替了自己,  把這個懶的習性買了去,  自己便不會再落在懶惰的惡習中.  其實這不正是最懶的辦法嗎?  克服懶惰最正確的途徑豈不是立志勤奮處事,  不停鍛鍊自己的恆心嗎?  用這個懶方法去期望改變惡習是自欺欺人的笨方法,  鼓勵自己心存僥倖的壞主意呀!  可是,  正如買彩票的人用來自我解嘲的話 : 不買必定窮,  買是必定輸.  卻不管中獎的機會是低於二百九十億分之一,  仍然去買一樣愚蠢.  我這樣說恐怕會開罪不少讀者,  因為數週前彩金達十五億元時,  連平時不會去買彩票的人也隨眾進貢,  並且以部份彩金會被用在有益他人的理由去撫慰自己的良心.  有這自欺心態者,  恐怕不能嘲笑賣懶的不理智吧!

            惰性其實人人俱有,  只是程度與表現不一樣.  歲晚是除舊佈新的好時機,  我們不用賣懶的笨方法去把它除掉,  也不自欺地否認在有些事上難逃躲懶的惡習,  既不求急功近利,  卻仍勇於面對,  假以時日按部就班地去克服才是明智之舉.  若能認定時間的寶貴,  個人精力有限,  仰望創造主賜我們智慧,  不但明白祂賜予及託付自己的能力,  更體悟祂在我們人生不同階段對自己的企盼,  願意緊緊倚靠祂所賜的聖靈在我們心中的引導,  在生命各時期完成祂在各人的人生中所定下之美意,  不比推卸責任的賣懶高明嗎?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