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9, 2017

把习俗圣化? / 把習俗聖化?

本文繁體版在簡體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把习俗圣化?                            周达恒

        按历史顺序先从文题角度探讨, 下周则自反方向跟读者思想这两个相关观念. 远在基督教领袖决定用十二月廿五日记念耶稣基督降生前, 欧洲已认识到每年这一天是白昼与黑夜平均的日子, 即从这日起, 太阳普照大地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 因此不必理会寒冬仍方兴未艾, 仍举行庆祝. 这是由来已久的习俗. 反过来看, 主历首数百年的基督教教父(有名望的学者及教会领袖), 对要定一个日子庆祝基督降生的事, 采取嘲讽态度, 因他们按当时思想, 认为记念任何伟人, 都应该用他们舍生取义的日子,不必太重视他们生于那天. 其实对迷信生辰八字的中国人, 也是近大半世纪才接受庆祝生日这回事. 这心态从先丈母娘对这日子提出既幽默却有深意的问题可见: “为什么生日不记念母亲生产之苦, 却去庆祝被生出来的儿女的诞生呢?” 中国婴孩夭折率直至第二次世界战结束不久仍高, 孩子弥月才视为渡过危险期, 遂摆设弥月宴, 邀请亲朋来庆祝, 生日蛋糕及年年祝贺生日是西方的玩意, 俟上世纪中叶后才被慢慢接受. 回到庆祝圣诞节的层面, 君士坦丁于主历381年把基督教立为国教之前, 基督徒经历了无数次大小迫害, 怎谈得上要把一个世俗的节日改变性质呢? 因此定十二月廿五日为圣诞节不是早期开始的.

        把基督教立为国教是利弊难分的事. 表面上, 教会不再受迫害是好事, 但世俗观念入侵, 及许多人只知去守一些宗教礼仪, 而且由于当时文盲占人口绝大多数,即使背诵了一些信条也难保不是连一知半解也不如, 宗教月历的订立, 也容易使人民中教育水平低的大多数人陷于形式主义, 原有的教育意义没有发挥原先设计的作用, 再加上把一些历史悠久的习俗强加宗教色彩, 认为可以借此淡化这些风俗的迷信成份, 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 甚至可以说是幻想, 被冲淡的是圣诞节的庆祝希望被普及化的真正宗教意义, 不是原本风俗的迷信思想. 我认为上段提及早期教父对庆祝耶稣基督降生的日子含敌意可能是具有先见之明. 维护把原本是世俗的节期冠以基督教意义者, 可能会认为即使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也许仍有一点点收效, 最少可以把欧洲那些迎合当时世俗观念的一些风俗, 慢慢地改弦易辙, 使大多数人忘记那些不良习俗的本意, 故此不必全盘否定. 我没有证据可以否认经过数代之后, 旧俗被淡忘的可能性, 而我用数代是基于直到近百多年, 全球大多数地方在急速改变之前(以十九世纪中叶为分水线), 社会变速极缓慢, 故此我很难接受不惜牺牲许多代去达成这种改变. 何况如此妥协是要付出其他的代价呢? 下周再跟读者作进一步的探讨.
                                                                         见报日期: 2017/12/1

人生探索欄                          把習俗聖化?                           周達恆

        按歷史順序先從文題角度探討, 下週則自反方向跟讀者思想這兩個相關觀念.  遠在基督教領袖決定用十二月廿五日記念耶穌基督降生前, 歐洲已認識到每年這一天是白晝與黑夜平均的日子, 即從這日起, 太陽普照大地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  因此不必理會寒冬仍方興未艾, 仍舉行慶祝.  這是由來已久的習俗.  反過來看, 主曆首數百年的基督教教父 (有名望的學者及教會領袖), 對要定一個日子慶祝基督降生的事, 採取嘲諷態度, 因他們按當時思想, 認為記念任何偉人, 都應該用他們捨生取義的日子, 不必太重視他們生於那天.  其實對迷信生辰八字的中國人, 也是近大半世紀才接受慶祝生日這回事.  這心態從先丈母娘對這日子提出既幽默卻有深意的問題可見: “為甚麼生日不記念母親生產之苦, 卻去慶祝被生出來的兒女的誕生呢?” 中國嬰孩夭折率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仍高, 孩子彌月才視為渡過危險期, 遂擺設彌月宴, 邀請親朋來慶祝, 生日蛋糕及年年祝賀生日是西方的玩意, 俟 上世紀中葉後才被慢慢接受.  回到慶祝聖誕節的層面, 君士坦丁於主曆381年把基督教立為國教之前, 基督徒經歷了無數次大小迫害, 怎談得上要把一個世俗的節日改變性質呢? 因此定十二月廿五日為聖誕節不是早期開始的.

        把基督教立為國教是利弊難分的事.  表面上, 教會不再受迫害是好事, 但世俗觀念入侵, 及許多人只知去守一些宗教禮儀, 而且由於當時文盲佔人口絕大多數, 即使背誦了一些信條也難保不是連一知半解也不如, 宗教月曆的訂立, 也容易使人民中教育水平低的大多數人陷於形式主義, 原有的教育意義沒有發揮原先設計的作用, 再加上把一些歷史悠久的習俗強加宗教色彩, 認為可以藉此淡化這些風俗的迷信成份, 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理想, 甚至可以說是幻想, 被沖淡的是聖誕節的慶祝希望被普及化的真正宗教意義, 不是原本風俗的迷信思想.  我認為上段提及早期教父對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含敵意可能是具有先見之明.  維護把原本是世俗的節期冠以基督教意義者, 可能會認為即使沒有達到最佳效果, 也許仍有一點點收效, 最少可以把歐洲那些迎合當時世俗觀念的一些風俗, 慢慢地改弦易轍, 使大多數人忘記那些不良習俗的本意, 故此不必全盤否定.  我沒有證據可以否認經過數代之後, 舊俗被淡忘的可能性, 而我用數代是基於直到近百多年, 全球大多數地方在急速改變之前 (以十九世紀中葉為分水線), 社會變速極緩慢, 故此我很難接受不惜犧牲許多代去達成這種改變.  何況如此妥協是要付出其他的代價呢? 下週再跟讀者作進一步的探討.

                                                                         見報日期: 2017/12/1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17

真能无尽感恩吗?/ 真能無盡感恩嗎?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真能无尽感恩吗?                       周达恒

本栏上周若引起读者(包括基督徒读者), 一些疑问是意料中事. 我们对永恒及无尽那么绝对却又极抽象的观念, 也许会在思想中出现, 但既摸不到, 抓不住, 又被人类公敌魔鬼撒旦以各种方式捣乱, 多方设计以假乱真地让我们既感扑朔迷离, 又常有被骗感, 更因无法正面验证, 却拥有数之不尽的负面经验, 若不存疑,岂非成为头号呆子吗? 再加上感恩这观念, 因大家自知罪孽深重, 因自卑产生的逆反心理而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大及自我中心, 更使我们喜欢别人向我们感恩及歌功颂德, 避免要向别人表达感恩的场合, 故此感恩非但不是我们的强项, 更是我们千方百计要躲开使我们不得不表示感恩的环境. 因此, 要我们想像无尽的感恩, 简直是是匪夷所思, 因为即使理性勉强通过, 感性也极难接受. 可幸有一天, 天父的儿女会极自然地时刻流露这无尽的感恩. 本文只能试从理性层面帮助读者稍作思想上的准备, 也希望因此带来在今生更乐意常常学习感恩.

相信每一位读者都经验过在某些情况下不期然地觉得“真是美丽”的由衷赞叹. 我在脸书及其他社会媒体上常看到朋友旅游或在靠近家中的一些特别环境, 如秋天林荫大道路旁的红叶, 邻居圣诞灯饰的争妍斗丽, 远眺山上雪景带来的宁静洁白感, 或特珠的天体现象如日蚀, 流星等照片及短片, 并日常生活一些婴儿与幼童的天真表情及不屈不挠的努力, 都令人在会心微笑之上, 更有惊喜赞叹之情, 间中且有百看不厌的精彩片段, 都叫人有值回票价的感受(其实如此市侩的形容及因为都不是按件收费的那回事, 可以被责怪为不尽不实的表达). 而这些及类似的人生经验, 也许是赤贫地区的街童也曾经验过的时刻,更是千金不换的宝贵经历. 这些完全是出于自发及自然的赞赏, 也许不一定带来感恩, 却足以说明大家都有离无尽感恩之境相去不远的潜能.

宇宙的浩瀚及星体运作的复杂, 在天文学凭愈来愈多元化及先进的仪器, 揭露出的新资料, 虽然仍少于九牛一毛的比例, 却已使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有一天蒙创造主亲自讲解这些被圣经描述为又大又难的事, 那时我们岂会只停留在赞颂之境呢, 更何况祂会把如此奇妙创造的原因, 被魔鬼破坏后祂所采取的挽救措施, 并且彰显祂的设计蓝图, 用意及把管理的职责分配给祂的儿女(凡信靠祂的人) 管理所涉及的种种有关嘱咐, 又赋予我们权柄与能力去执行所当作的工, 并且在实际执行时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祂的心意, 体悟祂的慈悲怜悯, 怎能不叫我们不发出无尽的感恩呢? 上段极肤浅的想像, 若能激发读者中的基督徒多方思想, 必会带来更美的体会.
                                                                       见报日期: 2017/11/24

人生探索欄 真能無盡感恩嗎? 周達恆

本欄上週若引起讀者 (包括基督徒讀者), 一些疑問是意料中事.  我們對永恆及無盡那麼絕對卻又極抽象的觀念, 也許會在思想中出現, 但既摸不到, 抓不住, 又被人類公敵魔鬼撒旦以各種方式搗亂, 多方設計以假亂真地讓我們既感撲朔迷離, 又常有被騙感, 更因無法正面驗證, 卻擁有數之不盡的負面經驗, 若不存疑, 豈非成為頭號呆子嗎?  再加上感恩這觀念, 因大家自知罪孽深重, 因自卑產生的逆反心理而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大及自我中心, 更使我們喜歡別人向我們感恩及歌功頌德, 避免要向別人表達感恩的場合, 故此感恩非但不是我們的強項, 更是我們千方百計要躲開使我們不得不表示感恩的環境.  因此, 要我們想像無盡的感恩, 簡直是是匪夷所思, 因為即使理性勉強通過, 感性也極難接受.  可幸有一天, 天父的兒女會極自然地時刻流露這無盡的感恩.  本文只能嘗試從理性層面幫助讀者稍作思想上的準備, 也希望因此帶來在今生更樂意常常學習感恩.

相信每一位讀者都經驗過在某些情況下不期然地覺得“真是美麗”的由衷讚嘆.  我在臉書及其他社會媒體上常看到朋友旅遊或在靠近家中的一些特別環境, 如秋天林蔭大道路旁的紅葉, 鄰居聖誕燈飾的爭妍鬥麗, 遠眺山上雪景帶來的寧靜潔白感, 或特珠的天體現象如日蝕, 流星等照片及短片, 並日常生活一些嬰兒與幼童的天真表情及不屈不撓的努力, 都令人在會心微笑之上, 更有驚喜讚嘆之情, 間中且有百看不厭的精彩片段, 都叫人有值回票價的感受 (其實如此市儈的形容及因為都不是按件收費的那回事, 可以被責怪為不盡不實的表達).  而這些及類似的人生經驗, 也許是赤貧地區的街童也曾經驗過的時刻, 更是千金不換的寶貴經歷. 這些完全是出於自發及自然的讚賞, 也許不一定帶來感恩, 卻足以說明大家都有離無盡感恩之境相去不遠的潛能.

宇宙的浩瀚及星體運作的複雜, 在天文學憑愈來愈多元化及先進的儀器, 揭露出的新資料, 雖然仍少於九牛一毛的比例, 卻已使人嘆為觀止, 當我們有一天蒙創造主親自講解這些被聖經描述為又大又難的事, 那時我們豈會只停留在讚頌之境呢, 更何況祂會把如此奇妙創造的原因, 被魔鬼破壞後祂所採取的挽救措施, 並且彰顯祂的設計藍圖, 用意及把管理的職責分配給祂的兒女 (凡信靠祂的人) 管理所涉及的種種有關囑咐, 又賦予我們權柄與能力去執行所當作的工, 並且在實際執行時讓我們更深刻地明白祂的心意, 體悟祂的慈悲憐憫, 怎能不叫我們不發出無盡的感恩呢?  上段極膚淺的想像, 若能激發讀者中的基督徒多方思想, 必會帶來更美的體會. 
                                                      見報日期: 2017/11/24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17

无尽的感恩 / 無盡的感恩

本文繁體版在簡體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无尽的感恩                           周达恒

        下周四是美国感恩节, 比一个月后的圣诞节有更多人去长途旅行. 这是根据机票价钱下的结论. 大家都知道航空公司订定机票价格时, 持守资本主义基本原理,按需求决定收费高低. 我今年才发现感恩节机票比圣诞节贵. 这要怪自己孤陋寡闻及从前不注意这状况, 但同时引起我一些感想.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美国人把感恩节视为家庭团聚的大节日, 可是从交通情况看, 感恩节前一天的周三至周末及接踵而至周一的拥挤(无论是飞机场, 高速公路, 长途公车, 甚至铁路交通), 都比其他日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离婚率及家庭破碎的情况, 似乎仍未打倒这个环绕家庭而设的节日. 况且美国人已大规模离弃祖先的信仰, 新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与日俱增, 对火鸡餐的喜好也不比从前, 但由于西班牙语裔对家庭的重视不下于美国早年的立国者, 他们的天主教传统也绝不排斥向创造主感恩的观念. 因此感恩节大概不会受白人比例不断下降而被淡化. 对我来说, 这事本身已经是值得感恩的.

         感恩的基本态度是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狂妄, 因为真正的感恩不是对自己发出的. 我不敢排除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应该自我感谢, 否认任何人值得他的感恩, 又因为拒绝承认宇宙有一位创造主, 且觉得一切都是凭自己的努力而获得, 即使承认有时是所谓运气好而得到脱颖而出的机会, 可是仍会坚持是自己的本领, 毅力, 甚至是气质, 相貌, 加上有建立人缘的技巧等因素为自己带来超人的成就, 所以不欠别人什么, 并否认有一位主宰配得他的感恩. 我为这种人可惜, 因为他们失去了最大的福气. 他们即使有一大堆趋炎附势者成为他们的拥护群体, 甚至竟成为历史上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国建立者, 或跨国企业的始创人, 也因为不认识宇宙唯一的主宰而失去了真诚感恩所带来的福乐.

        那些陶醉于阿谀谄媚者的讨好与奉承之中的人, 无论如何竭力自欺地认为这些人说的都合情合理, 甚至说他们对自己的优越仍认识不够, 以此鼓励他们别出心裁, 作更有“创意”的歌功颂德, 我不相信他们内心深处不会有受之有愧的感觉, 因为这种鼓励及要求, 正好说明他们心虚, 故此要以这些能使说的人及听的人都感到肉麻的言词, 去掩饰内心的不平衡. 其实, 在他们背后的推动者, 就是圣经把其真面目向我们揭露的魔鬼撒旦, 也不配得到这些称颂呢, 何况是极受时空限制的人类呢! 真正配得, 而且是唯一该得, 更是在天上经常获得, 又在永恒中也被我们这些蒙恩者, 因愈来愈体会祂的伟大及深不可测的爱而献上由衷感恩的宇宙主宰,才真配得到那无尽的感恩. 下周再跟读者进一步探讨.

                                                                     见报日期:   2017/11/17


人生探索欄 無盡的感恩 周達恆

下週四是美國感恩節, 比一個月後的聖誕節有更多人去長途旅行.  這是根據機票價錢下的結論.  大家都知道航空公司訂定機票價格時, 持守資本主義基本原理, 按需求決定收費高低.  我今年才發現感恩節機票比聖誕節貴.  這要怪自己孤陋寡聞及從前不注意這狀況, 但同時引起我一些感想.

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使美國人把感恩節視為家庭團聚的大節日, 可是從交通情況看, 感恩節前一天的週三至週末及接踵而至週一的擁擠 (無論是飛機場, 高速公路, 長途公車, 甚至鐵路交通), 都比其他日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國離婚率及家庭破碎的情況, 似乎仍未打倒這個環繞家庭而設的節日.  況且美國人已大規模離棄祖先的信仰, 新移民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與日俱增, 對火雞餐的喜好也不比從前, 但由於西班牙語裔對家庭的重視不下於美國早年的立國者, 他們的天主教傳統也絕不排斥向創造主感恩的觀念.  因此感恩節大概不會受白人比例不斷下降而被淡化.  對我來說, 這事本身已經是值得感恩的.

感恩的基本態度是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狂妄, 因為真正的感恩不是對自己發出的.  我不敢排除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應該自我感謝, 否認任何人值得他的感恩, 又因為拒絕承認宇宙有一位創造主, 且覺得一切都是憑自己的努力而獲得, 即使承認有時是所謂運氣好而得到脫穎而出的機會, 可是仍會堅持是自己的本領, 毅力, 甚至是氣質, 相貌, 加上有建立人緣的技巧等因素為自己帶來超人的成就, 所以不欠別人甚麼, 並否認有一位主宰配得他的感恩.  我為這種人可惜, 因為他們失去了最大的福氣.  他們即使有一大堆趨炎附勢者成為他們的擁護群體, 甚至竟成為歷史上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國建立者, 或跨國企業的始創人, 也因為不認識宇宙唯一的主宰而失去了真誠感恩所帶來的福樂.

那些陶醉於阿諛諂媚者的討好與奉承之中的人, 無論如何竭力自欺地認為這些人說的都合情合理, 甚至說他們對自己的優越仍認識不夠, 以此鼓勵他們別出心裁, 作更有“創意”的歌功頌德, 我不相信他們內心深處不會有受之有愧的感覺, 因為這種鼓勵及要求, 正好說明他們心虛, 故此要以這些能使說的人及聽的人都感到肉麻的言詞, 去掩飾內心的不平衡.  其實, 在他們背後的推動者, 就是聖經把其真面目向我們揭露的魔鬼撒旦, 也不配得到這些稱頌呢, 何況是極受時空限制的人類呢!  真正配得, 而且是唯一該得, 更是在天上經常獲得, 又在永恆中也被我們這些蒙恩者, 因愈來愈體會祂的偉大及深不可測的愛而獻上由衷感恩的宇宙主宰, 才真配得到那無盡的感恩. 下週再跟讀者進一步探討. 

                                                                        見報日期: 2017/11/17

Wednesday, November 8, 2017

政,教应分开吗 / 政, 教應分開嗎?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政,教应分开吗?                             周达恒

        上周提到宗教改革五百周年,但美国立国却未足其半数,而美国立国的先祖,从本来在欧洲有不错的生活条件,移到当时尚待开发的美洲东北部,正是为了寻找一片可以不受国家管制宗教信仰的安乐土,故此美国宪法的政教分离,在当时可说是单向的,也就是不许政府干预人民的信仰,不可以把某一个基督教的教派立为国教,像他们来自欧洲背景那么界线分明地划分某国家某教派那样(以英国为例,曾长期在畅销书榜上的天路历程的作者本仁约翰便是在英国因信仰与国教不符而坐牢,该书是他在狱中写的)。至于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对他们来说,不在考虑之列,因为与他们的人生经验沾不上边。近代人不读历史,更不会设身处地去了历史,加主流媒体更是左派政治的推动者,扭曲事实是他们的惯技,把政教分离的原意,作相反的解释,强调教会不可以在讲台上支持某一位参选的候选人,并且拿税务条例作威胁,是极违反立国先贤的原意。十多年前我认为教会应准备放弃税法上给教会,及支持教会的会友所得得的一些免税优惠(如教会不必纳地税及会友的奉献可扣税),也要以保有言论自由为重。有些对税法的理解比我多的美国牧师,甘愿以身试法,漠视税务条例的其中一条,却没有被控诉,可见立法与执法之间常有灰色地带,何况税务条例常互相矛盾,未经法庭裁决,因而立了先例,任何法例的真正作用及功能仍在未知数呢?但我仍要强调及大声呼吁教会应更多参与关怀社区的工作,因为这是为甚么国家给教会这种优惠。

        没有宗教信仰作后盾的政治理论及体制是基础极不牢固的,因为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没有一个超越以人为本位的信仰是难以服众的。就是以无神论立国的政权而言,他们是采用反对宗教信仰的理念去治国,却把其中的领袖地位提升到与神同等的地位,变相地承认没有被神化的人,不可能是万事万物的中心。这思想当然与基督教认定宇宙只有一位至高的创造主,并且祂没有放弃祂的主权及对人间事务的关怀,距离极远极大,可是其归根底的理念,虽然用人取代神,却仍然变相地是以本有最高功能与权威的创造为样本的。从这角度分析,谋求以立法去禁止宗教(特别是因为争取信仰自由而立国的先贤所信的基督教)对众人的事(即政治的定义本质)有发言权,是极违反美国立国本意的一回事。站在为了服侍创造主而在教会中接受牧师职责的立场,我的最重要使命是传扬圣经的真理,为寻找真理及在教会内的兄姊祷告,尽力协助大家亲近天父上帝,避免让政治范畴占用我太多时间及力量,但也不能无视国情与世情。

                                                                      见报日期 : 2017/11/10

人生探索欄 政, 教應分開嗎? 周達恆

上週提到宗教改革五百週年, 但美國立國卻未足其半數, 而美國立國的先祖, 從本來在歐洲有不錯生活條件, 移到當時尚待開發的美洲東北部, 正是為了尋找一片可以不受國家管制宗教信仰的安樂土, 故此美國憲法的政教分離, 在當時可說是單向的, 也就是不許政府干預人民的信仰, 不可以把某一個基督教的教派立為國教, 像他們來自歐洲背景那麼界線分明地劃分某國屬某教派那樣 (以英國為例, 曾長期在暢銷書榜上的天路歷程的作者本仁約翰便是在英國因信仰與國教不符而坐牢, 該書是他在獄中寫的).  至於基督教以外的其他宗教, 對他們來說, 不在考慮之列, 因為與他們的人生經驗沾不上邊.  近代人不讀歷史, 更不會設身處地去了解歷史, 加上主流媒體更是左派政治的推動者, 扭曲事實是他們的慣技, 把政教分離的原意, 作相反的解釋, 強調教會不可以在講台上支持某一位參選的候選人, 並且拿稅務條例作威脅, 是極違反立國先賢的原意.  十多年前我認為教會應準備放棄稅法上給教會, 及支持教會的會友所獲得的一些免稅優惠 (如教會不必納地稅及會友的奉獻可扣稅), 也要以保有言論自由為重.  有些對稅法了解比我多的美國牧師, 甘願以身試法, 漠視稅務條例的其中一條, 卻沒有被控訴, 可見立法與執法之間常有灰色地帶, 何況稅務條例常互相矛盾, 未經法庭裁決, 因而立了先例, 任何法例的真正作用及功能仍在未知數呢?  但我仍要強調及大聲呼籲教會應更多參與關懷社區的工作, 因為這是為甚麼國家給教會這種優惠.

沒有宗教信仰作後盾的政治理論及體制是基礎極不牢固的, 因為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 沒有一個超越以人為本位的信仰是難以服眾的.  就是以無神論立國的政權而言, 他們是採用反對宗教信仰的理念去治國, 卻把其中的領袖地位提昇到與神同等的地位, 變相地承認沒有被神化的人, 不可能是萬事萬物的中心.  這思想當然與基督教認定宇宙只有一位至高的創造主, 並且祂沒有放棄祂的主權及對人間事務的關懷, 距離極遠極大, 可是其歸根究底的理念, 雖然用人取代神, 卻仍然變相地是以本有最高功能與權威的創造為樣本的.  從這角度分析, 謀求以立法去禁止宗教 (特別是因為爭取信仰自由而立國的先賢所信的基督教) 對眾人的事 (即政治的定義本質) 有發言權, 是極違反美國立國本意的一回事.  站在為了服侍創造主而在教會中接受牧師職責的立場, 我的最重要使命是傳揚聖經的真理, 為尋找真理及在教會內的兄姊禱告, 盡力協助大家親近天父上帝, 避免讓政治範疇佔用我太多時間及力量, 但也不能無視國情與世情.

                                                     見報日期: 2017/11/10






Wednesday, November 1, 2017

宗教改革五百週年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宗教改革五百週年                       周达恒

        从信徒人数看, 全球数以百计的宗教以广义的基督教最大, 占全球人口约31%. 说广义是由于天主教及东正教也在广义范畴之内, 而且英语不必作这解释, 因为英语基督教这字(Christianity 或Christian 是一个字, 不是中文要用三个字构成一个词表达) 包括了天主教及东正教及另一些人数不多的教派. 严格来说, 狭义的基督教在广义的基督教中, 用“更正教”或“抗罗宗”(意即对抗罗马天主教)更贴切, 可是名字受常用语原则影响, 若不用基督教而改用其他名词会产生更大混乱, 只好用这方式表达. 而引起本周与读者探讨这课题是由于三天前, 十月最后一天, 被视为是基督教(狭义)与罗马天主教分家日子的象征. 从本栏观点, 是更正五百年前罗马天主教曾走上离经背道的日子. 从他们对倡议改革的马丁路得, 在数十年前恢复了他的教籍, 并认为他提出的九十五条己被承认是对的看, 我这样说并非一面之词, 是最清楚不过的, 可是当时的九十五条只是最明显的离经背道, 而我们也承认在天主教现有信徒中, 可以被我们称为主内弟兄姊妹的, 大不乏人. 可惜作为一个教派, 天主教仍有许多不合圣经教导的理念.

        每一个宗教, 只要不是人数很少, 都脱离不了分支分派的事情发生, 而且这现象在哲学界, 科研领域及艺术理论等范畴内, 也是逃不掉的一回事.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 对各种经典, 理念及可能有观点与角度差异的考量, 不出现分歧的看法是不可能的事, 若在大节上能有共识, 已经值得注意及深思. 从偏差走回正途更属难能可贵, 故此我不是要用这历史意义重大的日子, 对天主教加以批判, 乃要向本栏读者中的天主教兄姊, 呼吁把信仰更牢固地建立在唯一绝对可靠的客观基础上: 新旧约圣经. 即使我们仍会在一些细节上有不同的看法, 只要是认真及诚实地去读圣经, 不住倚靠圣灵开启自己心灵的眼睛, 并努力把因而明白的真理在生活中实行出来, 而不是躲在靠守节期及礼仪的背后, 采取敷衍及安抚自己良心的策略, 放下对一些次要教义上的固执, 更尽心帮助对真理知半解的信徒, 认真地与救主重建亲密的关系, 及其他以圣经作行事为人依归的同道人, 向仍在教外的世人以言语及行为引起他们对我们的信仰有更大兴趣, 进而愿意去认识, 便能无愧地向天父上帝交账.

        真正的宗教改革不是外在一些与行政体制, 礼仪, 或表面上与教义修订有关的那些层面, 乃是帮助每一位有心明白及实践真理的人, 从自己开始, 让天父上帝所赐予每一个真诚信靠祂的人在心中的圣灵, 加添自己的力量去改革自己的价值观, 行事为人的心态及言语, 去活出一个基督徒的人生.
         

                                                                        见报日期: 2017/11/3


人生探索欄                    宗教改革五百週年                          周達恆

        從信徒人數看, 全球數以百計的宗教以廣義的基督教最大, 佔全球人口約31%.  說廣義是由於天主教及東正教也在廣義範疇之內, 而且英語不必作這解釋, 因為英語基督教這字 (Christianity 或 Christian 是一個字, 不是中文要用三個字構成一個詞表達) 包括了天主教及東正教及另一些人數不多的教派.  嚴格來說, 狹義的基督教在廣義的基督教中, 用“更正教”或“抗羅宗”(意即對抗羅馬天主教)更貼切, 可是名字受常用語原則影響, 若不用基督教而改用其他名詞會產生更大混亂, 只好用這方式表達.  而引起本週與讀者探討這課題是由於三天前, 十月最後一天, 被視為是基督教(狹義)與羅馬天主教分家日子的象徵.    從本欄觀點, 是更正五百年前羅馬天主教曾走上離經背道的日子.  從他們對倡議改革的馬丁路得, 在數十年前恢復了他的教籍, 並認為他提出的九十五條己被承認是對的看,  我這樣說並非一面之詞, 是最清楚不過的, 可是當時的九十五條只是最明顯的離經背道, 而我們也承認在天主教現有信徒中, 可以被我們稱為主內弟兄姊妹的, 大不乏人.  可惜作為一個教派, 天主教仍有許多不合聖經教導的理念.

        每一個宗教, 只要不是人數很少, 都脫離不了分支分派的事情發生, 而且這現象在哲學界, 科研領域及藝術理論等範疇內, 也是逃不掉的一回事.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 對各種經典, 理念及可能有觀點與角度差異的考量, 不出現分歧的看法是不可能的事, 若在大節上能有共識, 已經值得注意及深思.  從偏差走回正途更屬難能可貴, 故此我不是要用這歷史意義重大的日子, 對天主教加以批判, 乃要向本欄讀者中的天主教兄姊, 呼籲把信仰更牢固地建立在唯一絕對可靠的客觀基礎上: 新舊約聖經.  即使我們仍會在一些細節上有不同的看法, 只要是認真及誠實地去讀聖經, 不住倚靠聖靈開啟自己心靈的眼睛, 並努力把因而明白的真理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而不是躲在靠守節期及禮儀的背後, 採取敷衍及安撫自己良心的策略, 放下對一些次要教義上的固執, 更盡心幫助對真理一知半解的信徒, 認真地與救主重建親密的關係, 及其他以聖經作行事為人依歸的同道人, 向仍在教外的世人以言語及行為引起他們對我們的信仰有更大興趣, 進而願意去認識, 便能無愧地向天父上帝交賬.

        真正的宗教改革不是外在一些與行政體制, 禮儀, 或表面上與教義修訂有關的那些層面, 乃是幫助每一位有心明白及實踐真理的人, 從自己開始, 讓天父上帝所賜予每一個真誠信靠祂的人在心中的聖靈, 加添自己的力量去改革自己的價值觀, 行事為人的心態及言語, 去活出一個基督徒的人生.
         
                                                                        見報日期:  20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