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5, 2014

   人生探索欄            何謂節禮日?          周達恆

今天既是聖誕節次日,就是節禮日 (Boxing Day)。十九世紀至上世紀初,被稱為日不落(由於屬下各單位橫跨全球各時區)的大英帝國從旭日初升至漸近黃昏時,不少帝國的領土從自治走向獨立,為保持其國際地位成立了英聯邦。由於節禮日是英國的節日,聯邦中一些與英國關係較密切的國家或屬地,仍然以這日為公眾假期,可是連這些國家的人,知道為何有這假日的人也屬少數。本欄讀者可能大多數對這個節日不甚了了,連中文名稱是甚麼也不一定知道。我不避貽笑大方,對這節日的中文名稱及一些誤解,我也是因為要寫本文去查資料才不致出錯。趁今年本欄見報時恰好是節禮日,向大家稍作介紹。

這節日的英文名字雖然可以被誤以為是拳擊或拳賽,可是很少人會如此誤解,容易被誤解的是這名稱首字的前半可譯為盒子,而聖誕節正是禮物最多的節日,聖誕樹下總會堆滿了一盒一盒大大小小的禮物,拆開禮物後的盒子都有待處理,又或者是所收到的禮物若是衣服,送禮者為了方便對方若覺得不合穿可以拿去商店交換,往往附上收據,而不少大公司在這天也是窮於應付這些來要求交換或退款的顧客,從停車場至店內的顧客服務站都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禮盒,所以把這天視為處理禮盒的日子是常有的誤解。其實這節日確是與盒子有關,但不是上文所說的那種現代禮物的盒子。

有人認為節禮日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時代,貴族在這天對一年來為他們服務的各行各業工人表謝意,按他們個別的需要或常規,把禮物放在盒子中分發給他們,故此這個中文譯名是很切合實情的譯法。這有點像中國以前許多行業,在一年最後一次發工資時把最後一個月的工資加倍,稱為雙薪,可說是為員工儲存一筆在過年有特別開支的一種變相強迫儲蓄,兼有鼓勵員工對自己忠心的意思,因為工作不滿一年者,往往得不到這份雙薪。至於那些以數月工資在那次發放的,也許應被視為紅利,因為與雙薪的用意不大相同,也與節禮日發放盒子的傳統大異其趣。

大多數人都會喜歡收到禮物(對我有較多認識的讀者知道我在這方面是與眾不同的怪胎),因為被別人如此肯定是很值得珍惜的事,特別是在「虎媽媽」文化的嚴格督促下長大的中國孩子,被肯定的次數不多,更養成盼望得到透過禮物而表示的肯定。可是我要借題發揮的是秉承這節日的本意,去思想對境遇不及己者伸出援手。在全球各地烽煙處處,流離失所者以百萬計,西方社會的結構與維多利亞時代大不一樣時,我們活在比較富裕和安定的地區,實在應該本著這節日的精神,透過較可信的機構,援助處境不如我們的人。
                                                                                       2014/12/26

歡迎到另一博客閱讀有關信仰的文字: 

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14

人生探索欄                為我們而生的嬰孩                 周達恆

下週四便是聖誕節,不知道有多少讀者仍在為選購禮物傷腦筋,或者為了希望收到想得的禮物而在焦急地等待。在這節期送禮物的習俗應該可以溯源至聖誕節本是記念創造主給反叛祂的全人類最寶貴的禮物,也就是文題所要表達的。

文題的「我們」是指自有人以來及未出生的人。據估計,現今全球近73億的人口大概超過有史以來在地球生存過的人口總和。換言之,自古至今人類總數約有140億,而目前人口的增長率是每年約1.1%,將來仍有多少人被生下來是未知數,但無論有多少人,也是在這個「我們」之內。這觀念委實難以形容,因為其概括性之龐大超越了一切自大狂者可以想像的。人類歷史有很多被視為偉人的出現,也有些患了精神病的人會想像自己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可是,連被公認為最偉大的人,無論是征服的地域最廣大,如成吉思汗及亞歷山大等,改變自己國家歷代的政制,且涉及人口龐大,如孫中山及甘地等,發明家及在科學理論有劃時代貢獻者,如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不說那些理論有爭議性且未能證實者),哲學家及宗教領袖,如老子,孔子,蘇格拉底,亞理士多德,拍拉圖,摩西,釋迦牟尼,穆罕默德等,都只是對在他們以後的人(並且有時間或領域限制的群體),提供了正面的貢獻或負面的影響,談不上對在歷史上比他們先存在者更有貢獻或影響。他們與耶穌基督相比,怎可以相提並論呢?何況無論這些人被視為有多偉大,也不可以用文題去形容呀!

也許讀者會認為沒有人可以說是為他父母或家族以外的人生的,因為我們不再活在君主時代,不必擔心國家不可以一日無君,一個賢明的君王若沒有子嗣也許會引起國家因皇室爭奪帝位而產生動亂,但富無三代雖非絕對真理,卻也是極普遍的現象,而這個觀察不但適用於富豪之家,連君主以下的忠臣勇將歷數代不乏繼承人,或民間的世代書香也是非常罕見,而且這些人也不是欠了國家或人民的債而生孩子的,因此也不好說他們的兒子是為了家族以外的人生的,故此文題從這些角度去看,會更讓人覺得難以理解。

文題並非筆者故作驚人語,熟悉聖經的讀者知道是出於舊約聖經以賽亞書96節。猶太教不肯承認以賽亞先知這預言已經在耶穌基督身上獲得應驗,至今仍在等待這位嬰孩降生。伊斯蘭教只承認耶穌是一位偉大的先知,不接受祂是為人類而生的救主。基督徒知道祂是天父上帝賜予我們最大最寶貴的禮物,因為祂降生最大的目的是要替我們死,擔當凡認罪悔改,願意相信祂而歸回天父懷抱的人的刑罰。祂所賜的赦罪大恩是不能靠其他辦法取代的。

                                                                                      2014/12/19 

歡迎讀者上另一博害查看另一系列的文字:

Exploringmattersoffatih.blogspot.com 

Friday, December 12, 2014

人生探索欄                     聖誕燈飾           周達恆

差不多每年都有不同的朋友告訴我在那一個社區有張燈結彩的房子值得看。通常有一所住宅刻意把全幢房子以五光十色的燈泡鑲滿其輪廓,並在草地及房頂裝置與傳統聖誕節有關的景物,若鄰居中有一兩家不甘後人地倣效,會影響整段路甚至全個社區的房子大部份住戶各出心裁去爭妍鬥麗,演變成為傳誦當地的必看燈飾區。以前不少地方政府也在公園展出以聖誕節慶祝的人與事為主題的一些擺設,可是當無神論者及其他一些自稱代表其他信仰的人反對及提出訴訟的恐嚇,再加上所謂政治正確的理念影響,大多數地方政府取消了這些燈飾和擺設,有些住宅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煩惱,把燈飾中的信仰成份淡化,改用與聖誕節真主人翁無關,卻被不少人誤以為他才是主角的聖誕老人及他的鹿和雪撬,以巧妙燈飾安置在房頂上,去達到奪目果效。

歷史並沒有記載耶穌基督是在那一個季節誕生,更不用說是何月何日了。救主降生的環境極窮困,因為祂的養父生母(救主耶穌基督生母馬利亞從聖靈感孕而懷胎,不像我們有生父,在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這博客有補充的論述)為符合當時羅馬政府人口普查所定的規例而回家鄉伯利恆,因客店有人滿之患,他們只好住在馬棚,在那兒生下了耶穌。如此惡劣的景況並非用華麗燈飾可以美化的,因此用聖誕樹及聖誕老人去作燈飾的重點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可惜如此因利乘便地處理卻抹殺了聖誕節的真義。

我不是不明白與聖誕節有關的消費對以商業掛帥的社會有多大的價值,可是我仍要問這些燈飾所耗用的電力為甚麼沒有引起環保的極端份子攻擊,認為對地球的氣候轉暖有關呢?其實如此浪費電力本身便是一個值得問是否善用資源的事。本欄讀者可能不少人同意這是一種奢侈,可是在崇尚個人主義已根深柢固的社會,有錢花的人無論是為了甚麼原因要以這種方式過節,也被視為是他的權利,何況大家只耗些汽油開車去便可以免費欣賞,批評他們不是太無聊嗎?

我承認民間許多習俗本來的意義都在時代的改變中被淡化甚至被取代,聖誕節的一些賀節方式既不在聖經中有記載,也不是創造我們的天父上帝吩咐我們要守的節期,後人建立的一些方式免不了時代及文化的衝擊而變質,對真正相信耶穌基督是天父上帝差派來拯救我們的救主,並因為認真研讀聖經,與祂建立親密關係的門徒,不必靠節期提醒自己為了祂甘願降世為人而感恩,不少教會也利用這節期向對我們的信仰有一點興趣的朋友介紹這節期的真正意義,也採用不同程度的燈飾把教堂內外裝扮起來,可是我們希望不會因此導致捨本逐末,更沒有與別人爭競的意思。

                                                                                      2014/12/12 

Friday, December 5, 2014

人生探索欄                 聖誕節的主要色彩        周達恆

讀者也許會認為文題應明言紅色是聖誕節的主要顏色,因為不少北美家庭大門掛的花環及室內的聖誕樹雖是綠色,花環被結上紅色大蝴蝶的絲或布帶,人工或天然聖誕樹也被其他飾物掩蓋,綠色顯然不是這節期的主要色彩,可是聖誕節除了以紅色為主,仍有另一個主要色:白色。從中國文化角度看,紅色和白色極不相配,我們說紅白二事是指喜事與喪事,因此這兩個主要顏色不但不相配,簡直是不相容呢。但從聖誕節的主人翁為我們降生才可以完成的大事看,這兩個顏色正好代表了祂以超然的身份,就是至高的真道成了肉身,住在人間三十多載,完成贖罪及赦罪大工所代表的雙重意義。

紅色被同胞看為賀喜的色彩,可是紅色也是血的顏色。舊約聖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犯罪的後果是死亡,用新約聖經的話表達:『罪的工價乃是死』。工價就是我們應得的工資,是我們付出勞力或腦力的代價去爭取的,也因此是理所當然應該獲得的。再者,用現代常見的發工資方式去表達,這工資既是自動入賬又不能被拒收,可惜賺取的乃是與創造我們的天父上帝永遠隔絕,嚴重程度與肉身死亡比較,其倍數是連天文數字也不足以表達的。為了解決這個極嚴峻的問題,在舊約聖經的時代,猶太人以獻祭的方式去表達有一天聖誕節主人翁要為我們獻上贖罪祭,並且用這句話表達罪所招致的死亡:『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因此在他們的幾個祭禮中,贖罪祭是必定要見紅(流血)的,一般是以宰牛或羊所流的血代表這因罪而帶來的死亡已經因為所獻上的祭牲代為承擔。

罪與死亡既然有這樣的關係,天父上帝在舊約以賽亞書竟對我們說:『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這個重大的改變是由於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贖全世界一切願意相信祂的人所犯的全部罪惡,流出祂的寶血,故此在創造主的眼中有一個奇異的變化,就是以救主紅色的寶血,遮蓋了我們紅如丹顏的罪,竟成了如雪或羊毛那麼潔白。這也是為甚麼上文說聖誕節的色彩除了紅色也有白色。老外特別喜愛過白色的聖誕節,我們看見剛從天而降的雪花遍布大地時,也會有大地都被淨化的感覺。除了這個潔淨感還有另一個感覺,就是不美麗的一些地方在白雪遮蓋下不再醜陋,地勢高低的感覺也大大地減輕。普通一場非災禍性的雪真是很美麗的。難怪在室內的聖誕樹上不乏加上人工的雪作裝飾,使白色成為這節期的第二個主要色彩。

但願讀者們在這數週看見紅色與白色時都想到這兩個色彩所代表的意義,以認罪的心向聖誕的真主人翁呼求,讓祂的血使您成為雪白。

                                                                                       2104/12/5 

筆者另一博客是:  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 

Friday, November 28, 2014

人生探索欄              讚美與感恩的關係                  周達恆

從今天到聖誕節是商家全年最忙最賺錢的日子,也是他們希望能因生意興隆而感恩的時間。推銷商品者向來賣花讚花香,但本文要撇開銅臭味來跟大家探討文題的兩個觀念。

感恩是出於受惠人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一些待遇或好處而有的心情。一般來說應該有對象,但也會有不清楚該感謝的對象是誰的情況。無論是否有對象,有一個感恩的心總比沒有好,當然比一些認為全世界都虧欠他的人好得多,也比只感謝自己祖先的人好,因為這種人認為先人的遺蔭或種族的優越感,使他們比別人優勝,故此所得到的好際遇都是不必對外人存感恩的心。至於認為自己比別人強是由於前生積德行善的結果,感恩的觀念當然是不值得他們去考慮的了(請別誤會我認為人有前生或投胎等理論)。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文化不夠鼓勵大家心存感恩,故此回饋社會的觀念薄弱,而一般人的報恩思想也表現出對恩情的了解十分膚淺,因為連施恩莫望報,或要求得到恩惠者照所得之恩同樣施予別人就是最好的報恩等觀念,驟看起來似乎很高尚,卻也未真正體會感恩是怎樣的一回事,更不必說討悅客戶的商家給忠心的顧客發謝卡只是一種手段,不見得有真正感恩的心。

文題並非要排除有真實感恩的人及事存在,只是與讚美比較起來,由於讚美是建立在個人利益之外,可以說是更上一層樓。且以我們對初生嬰兒的讚賞為例。嬰兒對他們(包括她,下同)身邊的人不可能提供最微不足道的幫助,也因此不是由於這個幼小的生命為我們作了甚麼而令我們對他有感恩的情懷,可是只要我們願意細看他們的五官,注意他們的動作和神態,便會不期然地發出讚嘆,為他的家庭有後,人類不致滅種而感恩。這個發自內心的稱讚和感謝應該有一個對象,而除了創造主以外便沒有合適的對象了,因為嬰兒本身沒有任何功勞值得被感謝或稱讚,連父母若要認大部份功勞也不見得合理,更不必說其他人了。嬰兒讓我們充滿讚賞是因為大家都心裡知道他所顯出的生命及潛在的能力,既難以充份明白和解釋,也不是用人的本領可以在創造主定下的規則以外複製的。

真正的感恩要建立在對值得接受感恩的對象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包括明白對我們施恩者所作的犧牲不能用舉手之勞去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要認識因怕招惹是非而對他人需要視若無睹是常有的事。當我們是旁觀者,在看見這情況出現而願意存稱讚及效法的心,會幫助自己更深刻去體會如何培育上週本欄文題的心態。我們若願意學習常常留意值得讚美的一切對象,包括任何事、物、人,並認明創造主理應是最配得一切感恩和讚美的最崇高對象,才會凡事謝恩。


                                                                                       2014/11/28

附註:本文比一貫的千字稍多, 因為有讀者的回應認為末段有些

難懂的句子.

Thursday, November 20, 2014

人生探索欄             凡事謝恩豈非迷信?      周達恆

下週四便是感恩節,傳統上是美國家庭團聚的重大日子。在家庭成員隨著各自就業的機會或公司調兵遣將的安排,每幾年被迫穿州越埠地搬家極其普遍的時代,這個被視為一年一度家庭團聚節日的重要性更顯得寶貴,加上次日是一般人購買聖誕節禮物的開始,商店及網站近年雖然提早全力推銷他們的貨物,可是這天仍被他們重視,也因此在這個物慾橫流,一切都被商業化的社會,感恩節的意義與聖誕節的真義一樣都早被忘得一乾二淨,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節日大概連那些敵視基督教者也不會妄圖取消或要求改名稱,不過在末世,我也不敢排除將來這節日會如同復活節被學校為了政治正確以春假(不是中國的春節)取代的遭遇。其實感恩是任何人及社群都應該視為美德的事,可是在社會推動凡事都鼓勵大家爭取權利的局勢下,恐怕感恩的心也會成為違反政治正確的觀念,因為可以爭取到本來應得的一切及任何利益既是個人努力及有本領的成果,何必有感恩的心呢?

言歸文題。熟識聖經的讀者都知道文題上半出自聖經,下半會引起大部份人覺得不倫不類。若說凡事謝恩有賤化感恩的不良副作用,也許會有多些人認為還有些道理,但怎會把這心態看成迷信呢?也許我應該先為迷信下定義。我認為迷信是盲從的表現,而願意放下理智,既不求甚解,也不問因由,盲目地去守一些規則,為了得到守規則可以獲得某些好處,是使人成為迷信者的捷徑。若採用這個標準,凡事可被視為一個過份的要求,即使沒有要得著好處的存心,也應該質疑是否盲從,而盲從與迷信的界線若非重疊也是雖不中不遠矣。為此我要解釋聖經為甚麼教導我們要凡事謝恩。

若人生真是不如意的事常十之八九,要凡事謝恩豈非勉強自己認為許多不如意的事都是值得謝恩的事嗎?為甚麼及向誰謝恩也就成為了當然要查詢的問題。知道這句話是出自新約的帖撒羅尼迦前書518節的讀者,也許會記得上下文是:『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對具有單純信心的人而言,上帝的旨意回答了為甚麼而謝恩的對象是上帝也相當清楚,可是大家若希望更多明白為甚麼上帝給我們這旨意,我認為既合理更不觸犯上帝,因為祂喜歡與我們說理,也喜愛我們在對祂有深入的了解後用單純的信心與祂交往。祂要我們在逆境及一般人會認為不公平或被冤枉時也謝恩,是由於在舊約的約伯記所敘述的經驗中,已經讓我們看見萬事都要經祂允許才可以發生,並且祂在我們經過了最大的痛苦及蒙受了最大的損失後,要賜給我們更大的祝福。

                                                                                       2014/11/21

Wednesday, November 12, 2014

人生探索欄              神權不廢民意         周達恆

上兩週討論的課題並非這些千字文可以盡意的。其實不少題目是三數千字難以說得清楚的,可幸這不是我寫本欄的最主要原因和目的。正如我在教會講道時,不是要把每一個題目都說得透澈(因為即使時間或篇幅都沒有限制,筆者才疏學寡成了最大的限制),乃是希望跟讀者或會眾一同思想一些我認為合時及重要的真理。上兩週本欄文字也許被認為過份偏重神權,但因有些人妄用所信奉對象的名義,並假借其權威來胡作非為,雖然容易引起誤解,我卻不能不站在真理的一邊作出回應。本週要進一步探討這真理的另一面。

文題表明了基督教信仰不是以武力及霸道取消創造主賜予我們每一個人的自由意志。可是仍然有人認為我們本著聖經說:「不向上帝認罪悔改及接受耶穌基督赦罪大恩者的結局是永遠與上帝隔絕」是強橫。可是如此否認任何禮物都要收禮物者肯接受及使用才有意義,若一方面不願意接受卻同時認為即使拒絕接受也應該獲得願意接受者的同等利益,究竟是誰在強詞奪理呢?另一些人對我表示,正是因為人有自由意志才產生許多因自己選擇錯誤引起的不良後果,甚至長期活在身體或心靈的痛苦之中,抱怨創造主賜人自由意志這個禍根,寧可被造成一台連人工智商也沒有的機器。讀者認為這種抱怨也是合理的嗎?在輔導工作中,也曾被接受輔導者要求我替他(不單指男性)作選擇,並保證無論後果如何也不怪我,可是我必定不答應,因為這除了違反輔導員應有的操守,更是對被輔導者沒有真正好處的。我可以提供實用和與決定有關的資料,卻不可以越俎代庖。

在舊約聖經所記載的那些歲月中,猶太人選擇與鄰國看齊,要求立王,不要上帝為他們興起的「士師」代表上帝來治理他們,也就是說,他們不要神權為主的政治體系,寧願接受世襲式的人治,不期然地表現出人的本性要求有一位最高的統治者,故此當人把唯一值得衷心服從的創造主摒棄之後,隨著奴性的膨脹而寧願跟從被美化,甚至是神化的政治領袖,錯誤地把高抬政治首領的行為視為是民主的最高運作典範,把過於任何人間領袖可以承擔的責任,全放在極少數人的身上,怎能逃避整個體系每況愈下瀕於解體的邊緣呢?這可憐復可悲的局面卻正好說明創造主沒有廢除民意的表達,祂容許並容忍我們如此運作以致陷於極度的混亂,並且在末日愈來愈接近時,這情況就愈來愈糟糕,卻讓我們認識到只有回到祂的管治下,人的自由意志及整體民意的表達才會被納回正軌,脫離被強勢領袖及媒體擺佈的境況,因為創造主要我們在失敗中學到功課後,願意主動地歸回祂的懷抱。

                                                                                        2014/11/14

Thursday, November 6, 2014

人生探索欄                 民主不能廢除神主        周達恆

當全球各國政制從上世紀的極權與民主之爭,演變成極權表面上被否定(連骨子裡實行專政的國家也打出民主口號),但中東及非洲一些地區以宗教名義施暴的偽政權卻獲得西方國家一些極端份子爭相加入,各國可代表該宗教的領袖們,對這些暴徒掛起他們信仰旗幟倒行逆施卻噤若寒蟬,文題在這大氣候下必然會被視為不合時宜。用這文題是要表明真理不因一些人誤用和誤解被否定,事實上無論有多少人誤解或誤用都不能否定真理,例如地心吸力不會因人誤解或堅持這理論已過時落伍而失效。聖經讓我們認識人有民主的訴求是基於創造主賜予人自由意志及獨立思考力。即使人人都不信有上帝存在,否認自由意志是上帝所賜的,也不能推翻這兩個事實,因為事實固然勝於雄辯,而進化論在這層面也不能提供更好的答案。

基督教並非在民主政制下才可以生存及運作自如,反之,任何政治體制若按照聖經的大原則行事,並且承認任何政權離開創造主都難逃腐化以致崩潰,都可能達到長治久安之境。這樣說是基於聖經並不提倡任何一套治事制度,所以不同的教派才會有相當不同的行政方式,大體上有三種體制:主教制(天主教的教皇制只是把主教制升格),長老制及會員制,而且中國教會的運作把這三大體制混合執行,使西方神學學者側目。若教會可以採用不同的行政體制運作,推廣至國家層面,更不必要求政治體制只按照某一個制度。任何制度都會有一些讓人作弊的空間,因為必須給執行任務者可以隨機應變,即使在君主專制時代,仍接納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彈性。制度是死的,人及環境都是活的。執政者利用制度存在的漏洞,滿以為憑藉雄辯的口才總可以瞞天過海,逃脫創造主的最後審判,不顧神洞察人的心思意念,因而胡作非為,才是任何政制的致命傷。其實任何政制的最高和最後保障,在乎人明白不論以任何制度施政,最後仍要向創造主交賬,這是文題要表達的觀念。

建立在神主觀念上的任何政制,包括民主政制,絕不容許執政者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轉為挾上帝以令信眾或人民。其實被本欄稱為偽政權的領導人,他們的手段比挾天子以令諸侯者更卑劣,因為他們的惡行把他們信奉的對象極度醜化,比中世紀天主教曲解聖經發動十字軍東征更卑劣和極端,可惜有些人認為偽政權所代表的惡行跟十字軍時代的一種宗教成長過程雷同,以此為他們掩飾。這種理論雖然沒有學術根據和價值,卻可以成為強辯者的藉口,實在錯謬,相信逃不過讀者們雪亮的眼睛,可惜有些不求甚解者,在面對著難以理解的困惑下,卻可能會照單全收。

                                                                                        2014/11/7

Friday, October 31, 2014

人生探索欄            實行民主的先決條件         周達恆

很多年前本欄提到邱吉爾一句值得傳誦千古的話,就是被問及他對民主政制的看法時他帶幽默感,卻也是符合實況的回答:民主是一個相當糟糕的制度,只是比起其他政制勝一籌而已。表面看來,在過去約一百年來,各地要求或追求民主的風氣橫掃全球。連實行一黨專政的政權也披上了一些民主氣味的外衣。除了極少數明目張膽父傳子,子傳孫或兄弟包辦的小國,都以實行不同形式的「民主政制」為標榜。此外便是以宗教領袖為最高領導人的政制,他們可能因此對一些扯起同一宗教旗幟的極端份子的野蠻行為,只好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立場,不敢厲斥他們離經背道。更妙的是在這些國家中仍有選舉世俗領袖的玩意,在西方媒體實踐政治正確的掩護下,只會在非常時期才稍讓大家看見事實真相。

對中國一般老百姓的心態描述得最透徹的,大概可總結為:只要能夠安居樂業,誰也沒有空去管政治體制或誰當國家元首。國家興亡雖然真是匹夫有責,且責無旁貸,可是群眾心理仍是停留在只要不到官迫民反的絕境,在上位的不過份貪污或貪得無厭,連在滿清時代強令全國男子剃髮留辮,也在反對無效之後被接受,只因為康熙以不加賦稅為治國綱要,奴性的發揮豈非已達淋漓盡致之境嗎?當人民厭棄在民主政制下生活要付出的代價,不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反而是只願先天下之樂而樂,把天下為公的理念改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存心,怎有資格實行民主政制呢?

美國中期選已到讓選民提早投票的日子,許多人對政客們加強互相攻擊的政治廣告感到厭煩,有些評論及報導更無視實情,捏造立場或故意曲解某一方面的言論,以作攻訐的根據,這些被有識之士討厭及反感的手法,卻由於對不真正了解事理者顯然有效,而被變本加厲地採用,可能令本欄讀者覺得難以置信。這使我想到數十年前在香港崇基學院讀最後一年時,因中文大學剛被正式升格為香港的第二所大學,為了博取國際聲譽,一些國際知名的學者被邀請成為我們的客座教授。我們社會學系也有一位。有一次和他談論當時共產國家一些極誇大的宣傳時,我問他的意見,他說用這些數字是不會被相信的,但我指出他們的對象不是知識份子,乃是當時一般教育程度不超過中學,甚至是小學的人,這位教授很有學者風度,他考慮了一下便認可我的說法,承認自己沒有從這個角度想過。愚民政策不是極權政治首領之專利,選民要有足夠警覺性及願意花時間去查事情的真相,才能避免被政客魚目混珠。可幸在這時代,大家在這方面要花的時間已經大減,但是否願去查看仍是未知數。

                                                                                      2014/10/31

Saturday, October 25, 2014

人生探索欄               商業競爭                  周達恆

今年夏季在西雅圖近郊大女兒家渡過,由於有三個月時間在那兒,沒有自己的車用太不方便,故此開車去。本來計劃回程也開車,可是內子跌傷了肋骨,受不了路上震盪的折磨,只好坐飛機回來。原先沒有想到要把車運回來,因為我從未有這經驗,聽別人說的經驗也是卅年前的事,印象是貴得很,不會低於一千元以下,所以連上網查資料也懶得去做。返科州後到車行看,被推銷員視為容易欺騙的對象,正考慮是否要與他們討價還價,教會一位弟兄告訴我把車運回來不一定價昂,上網找資料才發現不是我想像那麼貴。最令我吃驚的是在一個網站登記後,收到的電話及電郵不下二十家公司,報價從600以下至850元。我的有利條件是車小,時間有多一點彈性,結果花了575元便把車運回科州。這跟我坐機去把車開回來好得多,因為自己去把車開回來既要花錢買機票,若按家人的要求停兩個晚上,汽油及在路上膳宿花費也不少,且叫兒女及內子掛心,此外把車運回來也省了增加車輛行駛的哩數所隱藏折舊率的損失。這方法從太貴成為對我有利,實在是資本主義鼓勵競爭的結果。

從收到這許多電話及電郵看,這個行業競爭之劇烈是驚人的。兩週後我的車早已運回來仍收到一些電郵及電話問我是否仍有把車運回來的需要。後來發現全國每週經常有數以萬計的車需要從一個州運往另一個州。這現象一方面說明了美國人口的流動有多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激烈的競爭下,運車的費用大減招徠像我這類的客戶光顧。因為若他們的收費是超過一千元,我肯定寧願抽時間去把車開回來,他們的生意額不夠,價錢便不會如此低。不過每一個競爭劇烈的行業都難免弱者被淘汰帶來的浪費出現,對認為用中央統籌的辦法去管理可以減低,甚至在理論上取消這些浪費者,這種浪浪費是不應該容忍的,可惜這看法是昧於人性自始祖背叛創造我們的天父上帝後,其自私自利的醜臉已產生了極大的膨脹,隨中央統籌而來的權力,使執行人為了自保既得利益而不願,也不敢去創新及擔當與之俱來的失敗可能,因而帶來的浪費反而更大更多並更不易被發現。

由於世界在人類要取代創造主自立為王變得不完美,各地及各民族都在不斷尋求新的理念去謀改善,甚至不惜把本質上不相容的理念強力揉合。中國近代史最顯著的例子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論。更即時的情況是在香港要推行的一國兩制(源於把資本主義化妝,冠以中國式社會主義名堂的背後觀念),正在面對著六四以來的最大考驗。若認為可以扼殺學生們的雨傘運動,又不讓自由競爭的經濟受致命傷,是昧於史實。

                                                                                     2014/10/24

Thursday, October 16, 2014

人生探索欄               人口老化(4)                           周達恆

本週從一個與上三週不同的觀點看文題。在看人口老化時,焦點常集中在中國、日本及歐、美各地。若從全球人口看,問題的嚴重性卻不是那麼大,因為人口老化是國家與地域性的問題。按國家人口數目去排名,第二位的印度及第四位的印尼(第一當然是中國,美國第三),絕沒有人口老化這回事,因為他們的人口中位數值約在二十五歲上下,就是說在這數字以上及以下的人數大約相等。其他被視為落後國家的數值更低,故此鼓吹要大力推動節育,以免地球資源不足以支持繼續增加的人口者,常以此為憂。

四十年前我在加拿大已看出政府的策略是靠移民去養愈來愈多的老人。當時未夠人生經驗及先見之明,用中國人往往是第三或第四代才參政的緩慢速度,推算白人仍有數十年可以安享政權。若從最近聖路易近郊那小城 (Ferguson) 事件引發的暴動背景看,在這個以黑人佔多數的小城,市政府及警察仍以白人為主力,可見少數族裔有很多人仍然不願意參政。不知是資訊傳遞速度超快或其他原因,移民中有些第二代已參政的現象,在近二十至三十年大大增加,因此在人口老化的國家及地域,這個靠移民供養的政策意味著各地原住民可以在短期內失去政治主導權,若新移民不願承擔這個沈重包袱,他們在稅法及社會福利法上大可以作大規模修改,使以前的政策失效。這大概是要利用移民承擔養老人責任者始料未及的。

國際航班普及,互聯網使資訊即時,擴大了世界各地恐怖份子及偽政權的勢力,同時使一些病毒對大眾的威脅及引起的恐懼心理大大加增。換一個角度看,香港學生的雨傘運動,與效法西方社會一些佔據商業區或政府部門辦公室的佔中團體,基於敵愾同仇站在同一陣線所引起的問題,在網上看到人手一部手機,在晚上發出蔚為奇觀的點點螢火之光,也顯示年輕一代不容忽視。相信大家都不希望在這個已經夠多動亂的世界,看見兩代或三至四代間的利益衝突成為另一條導火線。要避免情況加劇惡化,主要的責任應落在我們這些長輩身上。我們也曾一度年輕,充滿理想,故此應該把從社會大學得來的艱辛歷經,屢屢碰壁所學到的功課傳給下一代,幫助他們腳踏實地去達到理想。在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放下私利,以大局為念,明白國債及老人福利不應用政治手段不斷向未來的世代轉嫁,認定年齡非缺點,體弱才是困難,以不求養尊處優去鍛鍊體能,並尋求以新方式回饋社會,知道有積極的人生觀是個人及社會可以擁有的最大資源,以此化解國內及國際的危機。讀者若認為我是痴人說夢,我也要承認沒有一個積極的信仰,這理想是很難達到的。

                                                                                    2014/10/17    

Thursday, October 9, 2014

人生探索欄 人口老化(3)         周達恆

        上兩週跟大家探討與文題相關的一些層面,本週及下週將繼續,可是這課題太大,絕非本欄的篇幅及筆者有限的才智可以作全面的探討,因此只能作蜻蜓點水及隔靴搔癢式的探討,希望引起大家思想或得拋磚引玉之效。

        當陌生人問我從事甚麼工作,我在適當環境下會用英文退休那字來開玩笑,因為英文也有一些字像中文字是用兩個或以上的字合併組成的,退休這字包括再次及疲倦兩個字,所以我會說我的工作是再次疲倦。最近我的工作量委實不少,有時也會感到疲倦,可是不及小兒子出差總是在長途洲際航線中選擇晚上的班機,在機上睡覺來節省時間。我退休後有多些控制自己作息時間的自由,故此白天也可以在外急步走,或與朋友走山路來鍛鍊身體。其實在這個不少工作可以在互聯網完成的時代,不少人有部份時間可以在家中上網工作,即使像我那樣按氣溫高低、陽光強弱、風勢大小等狀況而出外鍛鍊也沒有甚麼問題,可是大家都不願在上班時間出外鍛鍊,怕被人誤以為不盡忠職守。其實在退休以來,我的工作效率因為不必上班下班,作息自由而増加。不少人都會說牧師不談退休,甚至不能退休,我也不太反對這個說法,同時也覺得在這個有經驗者短缺的日子,也不宜鼓勵大家存一個安享晚年,養尊處優的心態。

        本欄曾提及養尊處優的觀念是錯的。單從老人痴呆症看,防止或減慢這病的最佳方法是多動腦筋。今年作週年體檢時要回答一份問卷,問題的主要目的是肯定進入古稀之年者不會養成不良生活習慣。有朋友很感慨地說,社會明明知道人口在老化,可是在建造房子及設計社區上,總是追不上需求量。有些為老人預備的大廈,按老年人的體能及活動能力,分幢或分層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我認為他們的分類法太粗枝大葉,而且不少這類設施雖然也有為了鼓勵老人參加活動而設計的各式節目,可是也因為人手及地方的設計不週全而只有少數人參與。我再斗膽在此呼籲一些比我年長的讀者,在體力可以承擔的大前提下,不妨多作義工,一方面回饋社會,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在保持活力上有經常及良好的鍛鍊機會。另一方面,我認為口述回憶錄是一件值得鼓勵長者去做的事,若有些人在文筆上有造詣,更可以為這些錄音編成文字,甚至把這些寶貴的資料譯作英文或其他外文,讓歷史學者獲得可靠的資料,讓後輩從這些經驗汲取前車之鑑的教訓,免致重蹈覆轍。若當政者或一些基金會能設計一些鼓勵年高德劭者在這方面作出貢獻,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引起後輩的注意,可以對社會整體利益有難以估計的良好影響,請問各位讀者以為然否?
                                                                                           2014/10/9

Friday, October 3, 2014

人生探索欄         人口老化(2)      周達恆

上週說人口老化本身不是一個問題。有朋友的回應是年輕一代不願生兒育女,或因被迫實行一胎制,又或因選擇只生一個,是構成政府正在面對的重大困難。我知道這問題若加上同性戀合法化的浪潮,這不生育的問題會更趨嚴重,只是注重說話要政治正確者,當然會認為我是借題發揮,因為他們不會考慮這個對他們來說是次要後遺症也談不上的枝節問題。不過我要跟大家去思想及探討的重點是從既成事實去尋求答案。本欄多年前已經反對那些認為地球資源有限,故此要控制人口的說法,因為持這看法者忘記了人本身是最寶貴及最重大的資源。上週提到如何善用老人累積的知識,經驗和智慧才是最重要的課題,這是本文的重點,並非不贊成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一代生養眾多。

科技突飛猛進,使有些上了年紀的人有被時代淘汰的感覺。最近和一位兒子仍在念高中,兩年後才畢業的朋友談到他的兒子在網站設計上的本領,使這位在電腦行業中有不俗成就的朋友感嘆孩子們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驚人,我回想最初認識他時,這也是別人對他的看法,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我極力學習新科技,也被有些人認為以我的年齡有這水平已經不錯,但我仍有一點自知之明,承認自己其實既極有限,更停在入門階段,可是我不因此患上被時代淘汰的挫折感,因為醫這病的法門很簡單,就是不恥下問。同時我也知道懂得如何使用最新的科技,並不表示掌握了善用科技的竅門。由於資訊爆炸,不少人對過量的資訊,無論在吸收,儲存及歸納處理上都產生了厭煩感,加上不少人缺乏對人生的正確看法,受後現代主義那種只注重感性忽視理性的影響,擁有知識卻不能因為懂得如何去善用這些資料,使自己無法進到可以稱為有智慧之境:對事情有洞察力,明白甚麼才有直接的或只有間接的因果關係,甚麼有必然性或只有很高的可能性,甚麼是表面相關卻非必掛鉤不可。

不聽老人言雖然不一定每次都吃虧在眼前,但老人從自己犯過的錯誤那些痛苦的經驗中所得來的寶貴教訓,若能有效地傳遞給下一輩以至下數輩,就算沒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的威力,最低限度也在某些重大抉擇,或後輩對一些大事正舉棋不定的時刻,說不定會有一言驚醒夢中人的果效。這個利益也許當時不明顯,可是在想當年的那些日子裡,必然會有正確的價值。因此我斗膽奉勸讀者中的長輩,不要輕視您的價值。您若能擺脫自以為追不上時代的自卑感,才能對社會有貢獻。我更要鼓勵您善用較多空閑,或可以自由選擇安排的時間,多讀聖經,多親近天父上帝,因為認識祂才真是智慧的開端。

                                                                                        2014/10/10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14

人生探索欄             人口老化 (1)        周達恆

今年我踏上了一向被稱為古稀之年。可是這觀念已不合時宜,因為讀者中有不少八十以上的長輩,在他們眼中我仍是黃毛小子,雖然內子及我的雙親都已返天家,我們沒有他們在生時不敢稱老的顧忌,可是因第二次大戰的影響,中學和大學的同學中比我年齡大的居多,在他們眼中我仍是學弟,故此在他們面前也沒有言老的條件,何況七十算古稀已是與現今大多數人的壽數不符,我也沒有老的感覺,有一位新朋友最近對我女婿說,我和他兒子(數週前提及的長孫)關係像兄弟,不像祖孫的樣子。年齡是一個客觀事實,就我而言,視聽能力都大不如前,頭髮早已從老外以餐館桌上必備的鹽和胡椒粉去描述黑白參半之境,加速進到聖經說:「白髮是老年人的尊榮」及「榮耀的冠冕」的狀況,可是體能因在退休後加強鍛鍊,反而比壯年時稍勝一籌,並且因為在電腦前打字的工作量增多,一般老人可以減少睡眠時間的情況也好像未成為事實。我不否認年齡這客觀事實最後勝過主觀心態,只是在一百歲仍可以拿駕照的社會,卻讓不足七十歲的人拿退休金,以致人口老化被認為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我覺得大有商榷的必要。

在人類歷史中,退休是一個新觀念。歐美社會設立退休制度時,古稀之年仍是大多數人壽數的上限,而且讀大學的人佔少數,從高中畢業18歲開始投入工作行列,至65歲退休已辛勞了47年,一般享晚福的年日只有幾年,可享十年福的已屬罕有,沒有想到醫療及衛生條件的大大提高,使設計者所估計的不足十年成為二十至三十甚至四十年。其實百歲老人雖然仍是萬人中不足兩人,可是真正稀有的是一百零五歲以上的長者(讀者可以到人生探索欄號外的博客: Searchonlifeissues.blogspot.com 看有關資料)。本欄提過人的壽數有可能是120年,以6570算退休,退休的日子可以比工作年數更長,豈非十分不合理嗎?認為我們年老有政府養的人,忘記了負這責任的政府正是自己的兒孫輩。

人口老化本身其實不是一個問題,如何善用老人累積的知識,經驗和智慧才是最重要的課題。中國家庭祖父母輩幫助兒女撫養孫輩以至曾孫輩是常見的事。最近有人對我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祖父給他的印象最深,是他很懷念的。我可以想像對他的影響力也必然很大。我絕非鼓吹祖父母輩隔代承擔父母之職,因為那不是聖經的教訓。我們和長子(按一般把兒子和女兒分開來排,若加上兩位姊姊他是老三)一家同住,但分層而居且不同膳,且絕不干預兒子和媳婦的事,偶然在接送上互相幫助。兩個孫女睡前經常來說晚安及和祖母談數分鐘至十多分鐘,我們相信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


                                                                                        2014/9/26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14

人生探索欄             言行當一致!       周達恆

政客和政治家一個很重大的分別是前者會說,後者卻盡全力去達成理想與任務。另一重大分別是後者提出的理想與任務是有高度可行性,不是活在前者用言辭去描繪一個與實況沾不上邊,充滿幻想的世界,然後以之為基礎去建立政策或對策,把自己及所領導的國家陷於言行難以一致之境。

以仔細研究及分析為根據的報導,認為當今全球的公敵是有史以來財源最充足的恐怖集團(即本欄上週稱之為偽政權的組織)。他們的收入是從佔據地區的油田,勒索或沒收在其治下的少數民族資產,販賣人口及武器而來,不再是倚靠中東某些富豪或國家的經濟支持。上週我說美國總統撒謊掩飾是根據一向支持他的媒體的報導,因為數月前他被媒體問及有關這偽政權的事,若用我們慣常描述這種情況的說法是:癬疥之疾,不足為患,他用球隊來描述,意思是丙組球員不能因為穿上了甲組球員的衣服便可以有甲組的水平。最近他再被問及這事時,竟說當時是泛指恐怖份子,不是指這偽政權。但媒體這次不賣賬,揭發他前言不對後語,睜眼撒謊。政客撒謊本來不值一哂,可是究其前因後果,至今他仍活在夢幻世界中,認為不必派兵回伊拉克,甚至是進入敘利亞,單憑空軍的力量便足以打敗及最終消滅這個引起舉世反感的偽政權,卻是十分值得大家關注的。

有朋友以電子郵件發給我一張照片,是有人把一條狗裝扮為一隻獅子,然後加上這標題:『請相信我,我是一頭雄獅』。朋友另加一句評語:似乎這是美國總統的寫照。老實說,我笑不出來,因為這一語中的的話,代表了一個很大的悲劇很可能要發生。上週另一篇文章認為偽政權的恐嚇不能以虛言去形容,因為他們有可以取勝之道,原因是美國沒有真正有效的對策,何況三軍統帥怎可以公然承認未有對策,後來卻強調不會派軍隊上戰場呢?更令人擔心的是西方國家愈來愈傾向以報復的心態去處理偽政權繼續在處決西方國家人質的事,這不是正中他們的下懷嗎?懲惡與保衛大眾安全的措施,怎可以與報復的心態混為一談呢?

把現今總統捧上超乎他能力之高位的媒體,應該醒起來,向他們崇拜的偶像保證會支持治亂世用重刑的措施,只要總統不怕被視為食言,認定當今偽政權勢力不斷膨脹值得美國再出兵,務要斬草除根,甚至承認自己起初對局勢認識不足,作錯不少決定,現今以全球及國家的安全為首要任務,發動人民支持新對策,從政客的心態洗心革面成為政治家,也許可以不必化妝,脫胎換骨變成一頭真正的雄獅,領導西方國家及對偽政權害怕的阿拉伯國家領袖,採取果斷有效的對策,挽狂瀾於既倒。

                                                                                       2014/9/19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人生探索欄         敢怒不敢言?       周達恆

美國媒體對同業遭較恐怖份子更凶狠的偽政權處決的反應很低調,使我覺得莫測高深。約半年前香港明報前總編遇襲,引起了左、中、右各政派聯合反對暴力,在北美卻沒有看見類似反應。對一些伊斯蘭教徒為此大聲斥責這野蠻行為,說這些人不能代表伊斯蘭教,認為是違反其信仰,媒體也欠積極報導,這是由於「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作祟,或是認為這些人沒有代表伊斯蘭教發言的地位,又或有其他非愚拙像我的人所能明白的原因使然呢?另一方面,被認為是伊朗的最高領導(全國地位最高的伊斯蘭教教長)批准與曾被稱為撒旦的美國合作去對付鄰國這偽政權(本文以此稱這個當今被全球視為公敵的組織,不稱為政府是由於他們既未有確定及被公認的版圖,且野心勃勃地要樹立帝國及征服全球,可見是權慾為上的組織),卻沒有正面批判這些人以伊斯蘭教去建立帝國的宣言,使人不知道究竟如此看風掌舵的基本理由何在。加上九一一(剛好是昨天)策劃人的副手突然宣布要在印度重新組合,若他真有這意圖和能力,其途徑恐怕是要與偽政權在誰更凶狠上一較高下,慘劇將不斷升級上演。基督徒讀者要多多求上帝憐憫。大家也不應該敢怒不敢言。

美國總統一反常態地不斷表示要鏟除偽政權,可是一向支持他的媒體卻在使用不冷不熱的手法處理。也許會有讀者認為我在搧風點火,也有朋友對上週本欄隱含的推論表示關心,恐怕我惹火焚身,但我對自己人微言輕尚有自知之明,值得關注及勉勵我的是當本欄在網上的博客若有一天竟然經常有成千上萬讀者時,仍保存有敢言的勇氣。讀者知道我一向對主流媒體不滿,我不是好戰,也非不明白以暴易暴的心態既不健康也會種下更深的禍根,可是以正確態度懲惡及保衛大眾安全及自由是每一個政府都不能否定,也不能忽視的職責。前任總統的對策是把對抗恐怖份子勢力之戰從美國國土帶回肇事者的所在地,雖被評為過激,與現任總統因先前缺乏立場而給予偽政權生存及膨脹空間,到如今局勢急轉直下才撒謊掩飾並反覆無常大發雷霆的政策比,究竟誰欠高明呢?

伊斯蘭教若以信徒人數計算,佔全球人口近四分一的,排第二位,雖然似乎把更大的主導權付諸其宗教領袖層,可是從利比亞和尼日利亞近年以其名義,新興的一些極端領袖去看,又從什葉與遜尼及其他旁支教派的存在及興衰看,借用政界認為有怎樣的人民才有怎樣的暴君來評議,伊斯蘭教的信徒只要獲得媒體的公平對待,或因互聯網在政府向宗教領袖呼籲讓人民獲得更大自由上網成功後,希望他們中那些敢言者會有可以扭轉局面的能力。


                                                                                        2014/9/12  

Thursday, September 4, 2014

人生探索欄       極端或正統?       周達恆


            沙地阿拉伯國王上週末警告西方國家,在伊拉克及敘

利/亞的伊斯蘭教極端份子宣稱要建立的哈里發國,將於一個

月內禍及歐洲及英國,兩個月內使美國遭殃。這則新聞不被主

流媒體重視,不足一天便要靠網上的搜索工具才找到,另一篇

認為他們有頗高成功希望的文章更因為我忘了標題的重要詞句

而未找到。因為想知道有關的新名詞中文譯法,查閱香港的中

文報章,可是他們以中共政權明說特首選舉不能絕對民主,引

起的風波壓下了烏克蘭的局勢,也掩沒了以色列與加沙地帶的

衝突,甚至國內正在打擊所謂大老虎級的貪官新聞,更不必提

世界其他地區亂哄哄的局面了。為了趕寫要登上信仰淺釋博客

補充本欄在8/15的拙文,請為我斧正文稿的學兄替我找資料。

哈里發國是該份資料的音譯。


            以下兩個來源雖然各有偏見,英國廣播公司

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和經濟學人週刊(The 


Economist)的素質委實比北美媒體高,他們的報導也較全面。


我在網上常可以讀到BBC的新聞報導,女婿有訂閱該週刊,雖

然大多數資料是英文,可是從這些資料描述按讀音所譯的

Caliphate這詞,並鑒於這個新興的組織,比已被殺的拉登所率

領的恐怖份子集團更殘暴凶狠,正在以這詞的起源及原意為號

召力,故此我認為若要譯義而不是音譯,也許把他們譯為「聖

戰繼承者直轄帝國」會更能代表他們的抱負和目標。由於阿拉

伯王室一向以巨額資金支持在伊斯蘭教中被視為較保守或極端

的遜尼派一個旁支Wahhabi,故此對同路人的了解比我們深,

才會在中東政局千變萬化的時刻,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打擊哈

馬斯的行動,竟然只批評哈馬斯(Hamas)而對以色列則緘口

不言,卻對西方國家發出警告,這引起了我在文題中要問這個

看似奇怪的問題。


            在任何爭議中,把對方視為極端,把自己標榜為正統是

常見的事。本欄以前提過我那位因為在非洲長大時信了伊斯蘭

教的印度朋友,對可蘭經完全不了解也不去讀,理由是他不懂

阿拉伯文。另一個理由是要真正了解必須先對歷史上許多相關

的事有夠深的認識。他認為自己既然沒有這些知識,教內的是

非難辨,誰是正統也不易弄清楚,何況現在他去的清真寺的教

長(或稱阿訇)對印度教有認許的傾向,何必太認真呢?這態

度十分合中國人的口味,可是卻變相地把自己封為正統。請別

誤以為我是在罵我的朋友,只是要指出這是一個許多人都不願

意面對的事實,因為這正是魔鬼撒旦一貫的方法,就是要我們

在不自覺中陷入自欺。信仰是否正統若沒有客觀根據,同一信

仰的人若不願彼此責善,一同學習認識並實踐真理,以凶殘的

手段迫人入教,即使被視為正統,與極端何異呢?


                                                                                         2014/9/5

Thursday, August 28, 2014

人生探索欄      教長孫學駕駛        周達恆

            本來要寫與這長週末勞動節相關課題,但耳鳴突趨嚴

重,我到用了太多精神和持續了數天的耳鳴對抗,懶動腦筋,

而且最近沒有寫較輕鬆的文字,決定改換題目。


去年及今年暑期都在大女兒家寄居,一方面是為了內子在心臟大手術後覺得受不了科州夏天的乾熱,另一方面是長孫已上高中,他妹妹也在我們七個孫中排第二,孩子長大得很快,能與他們相處多一些時間的機會很快便會成為過去,故此找緊機會和他們多聚。有朋友問我這個古稀老人怎可以和十六歲的男孫談得來,可是最盼望我在他上大學前每年暑期都來住的正是他。我開他的玩笑說,明年我們是同年,他是17,我是71,把我的歲數反過來看便是同一個數字,後來發現這數字遊戲在8228,及9339都合用,可惜即使有那麼高壽,93之後便不能用了。四十年前,我家老大仍在上幼稚園時,我們住在多倫多,外公和我們住在一起,是四代同堂,當時被視為罕見。數年前我在加州時,有一位九十多歲的長者對我向她問候,並且說她家兒孫有福,因為中國歷代智慧的累積告訴我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她常幽默地回答『不知寶在那裡呢?』對基督徒而言,老人有更多時間,也更有智慧地知道如何為兒孫祈禱,何況禱告的其中一個效果,借用一言可以興邦去說,是一言可以興家,不是寶是甚麼呢?

教長孫學駕駛是我自動請纓的,因為我覺得他對我說的話抗拒性較低。我們之間沒有任何利害衝突,與他步行運動已經是他大佔優勢,在一小時多的上坡下坡急步鍛鍊,走至四英哩後一定是他要遷就後勁不繼的外公,玩電子乒乓球,今年我也是敗多勝少,所以對他沒有威脅,他喜歡知道我做的事,所寫文字的內容,與我關係很好,況且他祖母反而比內子更支持,認為自己兒子過份小心,教開車心細有餘,膽大不足。

起初他缺乏信心時,我告訴他如何學習心要細,就是考慮層面要夠廣,可是也要學會當機立斷,而同時避免過份自信。我是用說理,而不是只要求他絕對服從的方式教他如何成為好司機,幫助他明白自己的錯失,當他犯錯立即自己發現時,不再訓他,待適當時候問他是否知道如何避免犯相同錯誤,也告訴他要以別人的錯誤為鑑,不要心中不高興他們的壞習慣或不守交通規則的作風,卻不期然地步他們後塵。教他觀察路上一些駕車的好榜樣,向這些人學習,因為好司機是以禮讓為先的,且視覺要遠,好使自己有充份時間防備意外,並且把半世紀前姨丈對我說:『不碰別人是本份,不讓別人碰才是本領』的話加上『不成為導致意外的因素』作補充。在另一博客 Searchonlifeissues.blogspot.com 有更詳細的解釋。

                                                                                    2014/8/29         

Thursday, August 21, 2014

人生探索欄            彼此責善       周達恆

文題的觀念是我國傳統思想及聖經似乎共有的教導,卻是大多數人認為很難去實踐的。覺得難的理由很多,最常見的大概是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被拒絕,數十年前盛行用高中生及大學低年級學生銷售高價商品如百科全書;在找暑期工機會不大的那些日子,初出茅廬的莘莘學子接受了一套高壓推銷法的訓練,讓成功率被少數例子顯得不俗和看似優厚的佣金吸引下,不避夏日的似火驕陽,沿門賣一些被視為高檔的商品,可是因忍受不了被拒於門外的難堪而放棄這工作的大不乏人。從另一角度看,最近有朋友為有些公司給管理層高薪作辯護,說他們的工作最勞心,有時因處理解雇手下員工而帶來的心理壓力和不安,也是值得拿高薪的理由。

若大家對陌生人與只是有工作關係的人也有上述的心理負擔,朋友間的責善可能引起的不快及有失去朋友的顧忌,成為我們不願責善的原因是很可以理解的。不過最矛盾的現象是大多數人在別人對他言語或態度不好時,卻毫不猶豫地反唇相稽,結果極不愉快,也因受這些經驗影響失去責善的勇氣。其實這是兩回事,不應相提並論。可是大家難免有因沈不住氣而與別人失和的經驗,又因為不了解真正的責善與自我的利益關係並不相干,責善應該是為了他人的好處而不是要求還自己公道,故此十分罕見,實在是極為可惜的事,因為從個人或社會的層面看,缺乏彼此責善的損失是巨大的,但由於這損失難以估計,且無法衡量,大家蒙受了損失也不自知。
責善最好是一個雙邊關係,存在於知己好友或教會肢體*之間。當我們願意面對人人都有盲點,也有自以為義的劣根性,要克服這兩大困難的辦法,連基督徒天天在創造主前自省,求聖靈光照之外,也可以因為有願意彼此責善的好弟兄或姊妹而大大得益,才會認真考慮尋覓肯與自己建立這雙邊關係的人。讀者中未去教會的也不少,您們也不妨嘗試找願意與您建立這種關係的朋友。

我認為責善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彼此幫助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有進取心,更心胸寬廣的人。對基督徒而言是成為一個更以上帝為中心,更明白祂的心意,更倚靠祂去生活的人。責善並非諫惡的反面或正面,乃是超越諫惡領域的。我們看見有些父母因只有一個寶貝兒子或女兒,連禁止孩子胡鬧也不盡本份,甚至常常護短,孩子長大後若胡作非為是否會諫惡也成疑問,與他們談責善大概是對牛彈琴,更不要希望他們為孩子們樹立責善的榜樣。聖經在希伯來書102425節給我們的教導是: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彼此勸勉。願讀者都尋得與您建立這關係的人。

*基督教對信徒關係的通稱

                                                                                    2014/8/22

歡迎大家到 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 閱讀不定期刊出

的一些「信仰淺釋」文字.

Wednesday, August 13, 2014

人生探索欄         惟我獨尊?


                在網上讀本欄的朋友, 若喜歡上網找資料, 大概已發現最近我把一些稱為信仰淺釋的文字放在稱為: 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 的博客(即部落格, 谷歌稱網誌)之上, 為方便其他讀者尋找, 在此提供. 因篇幅限制, 本文只能簡單表達, 信仰淺釋受筆者能力所限, 未必可以完全滿足讀者要求, 但可以多用一些篇幅及從更多角度去看文題要探討的. 本月內將盡量抽時間另文補充.

                讀者大概會猜到文題是指一般同胞對基督教的不滿, 先丈人活到差不多九十九歲才回天家, 在兒女信主近一甲子之後才接受耶穌基督作他個人的救主, 其中一個重要理由是因為他認為基督教太排外. 不符合中國文化的兼容並蓄. 在天安門事件之後, 由於袁木否認該事有學生傷亡, 使他醒悟真理也如事實的真相一樣, 不能真偽不辨, 不能因政府的發言人撒謊便推翻事實. 就如我為了不想一位要回國就任高職的朋友, 在填寫當時國內給回國學者的問卷, 回答其中一項問及是否在國外受洗時要撒謊, 遂提議他回國後才接受水禮, 不必急於要求我在他回國前為他施洗, 但我問他若當面被問是否相信天父上帝是創造主、是宇宙的主宰時會如何回答, 他說這好比別人把他生父帶到他面前, 事先警告他若不否認生父, 政府會對他不利, 他也不會因此不認自己的生父. 難道我們可以怪他排外或惟他的父獨尊嗎? 其實若有人不像他那般硬朗, 受恐嚇後不敢當面承認, 並且知道父親不會因此怪責他, 或甚至父親有先見之明, 預先告訴他在這種事發生時可以當面否認, 也不因此改變了事實. 也不能把事實改變.

                基督教不能說其他的信仰也對, 並不是說我們認為其他宗教完全沒有勸人為善的功能, 對社會沒有任何積極貢獻, 更不是說他們的信徒都是行為有問題, 心術不正或對他們作其他負面的批評. 我們深信由於天父上帝賜予人類自由意志, 他們有權選擇其他的信仰, 包括無神論, 可是這不能改變有一位創造主的事實, 及只有一位宇宙主宰的實況. 我有一位朋友自幼被送給人撫養, 養父為了帶他出國替他買了別人的出生證書, 這情況在上一代並不罕見, 從有些人的角度, 甚至他自己也說名義上他有三個父親, 加上教父, 可說是四個, 但沒有人會否認他只有一個生父. 可是對他來說, 最重要的卻是天父上帝. 這不是說他對生父, 養父及教父無情或沒有感恩的心(出生證上那一位素未謀面, 談不上有情), 只是比較起來, 任何人都比不上天父. 事實上, 賜我們在肉身, 心理, 思維能力以外的靈魂, 只有天父才可以賜予. 使任何人與其他動物不同的, 是人有靈魂, 是萬物之靈. 這並不是人驕傲, 乃是沒法推翻的事實.


2014/8/15                                                                           周達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