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9, 2014

人生探索欄 人口老化(3)         周達恆

        上兩週跟大家探討與文題相關的一些層面,本週及下週將繼續,可是這課題太大,絕非本欄的篇幅及筆者有限的才智可以作全面的探討,因此只能作蜻蜓點水及隔靴搔癢式的探討,希望引起大家思想或得拋磚引玉之效。

        當陌生人問我從事甚麼工作,我在適當環境下會用英文退休那字來開玩笑,因為英文也有一些字像中文字是用兩個或以上的字合併組成的,退休這字包括再次及疲倦兩個字,所以我會說我的工作是再次疲倦。最近我的工作量委實不少,有時也會感到疲倦,可是不及小兒子出差總是在長途洲際航線中選擇晚上的班機,在機上睡覺來節省時間。我退休後有多些控制自己作息時間的自由,故此白天也可以在外急步走,或與朋友走山路來鍛鍊身體。其實在這個不少工作可以在互聯網完成的時代,不少人有部份時間可以在家中上網工作,即使像我那樣按氣溫高低、陽光強弱、風勢大小等狀況而出外鍛鍊也沒有甚麼問題,可是大家都不願在上班時間出外鍛鍊,怕被人誤以為不盡忠職守。其實在退休以來,我的工作效率因為不必上班下班,作息自由而増加。不少人都會說牧師不談退休,甚至不能退休,我也不太反對這個說法,同時也覺得在這個有經驗者短缺的日子,也不宜鼓勵大家存一個安享晚年,養尊處優的心態。

        本欄曾提及養尊處優的觀念是錯的。單從老人痴呆症看,防止或減慢這病的最佳方法是多動腦筋。今年作週年體檢時要回答一份問卷,問題的主要目的是肯定進入古稀之年者不會養成不良生活習慣。有朋友很感慨地說,社會明明知道人口在老化,可是在建造房子及設計社區上,總是追不上需求量。有些為老人預備的大廈,按老年人的體能及活動能力,分幢或分層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我認為他們的分類法太粗枝大葉,而且不少這類設施雖然也有為了鼓勵老人參加活動而設計的各式節目,可是也因為人手及地方的設計不週全而只有少數人參與。我再斗膽在此呼籲一些比我年長的讀者,在體力可以承擔的大前提下,不妨多作義工,一方面回饋社會,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在保持活力上有經常及良好的鍛鍊機會。另一方面,我認為口述回憶錄是一件值得鼓勵長者去做的事,若有些人在文筆上有造詣,更可以為這些錄音編成文字,甚至把這些寶貴的資料譯作英文或其他外文,讓歷史學者獲得可靠的資料,讓後輩從這些經驗汲取前車之鑑的教訓,免致重蹈覆轍。若當政者或一些基金會能設計一些鼓勵年高德劭者在這方面作出貢獻,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引起後輩的注意,可以對社會整體利益有難以估計的良好影響,請問各位讀者以為然否?
                                                                                           2014/10/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