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5, 2015

義氣, 義人與義之關係



人生探索欄                 義氣,  義人與義之關係       周達恆

上週對義及義氣的討論既不足夠,  也容易引起誤解.  朋友給我發掘網上一篇中英並用的好文章,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thefactdetail.aspx?itemid=802039&csid=941_3760)  在此介紹給讀者,  請上該網址閱讀.  本文從另一些角度繼續跟大家探討.

按儒家定義,  事之宜就是義.  重點在 : 是否應該,  而不在乎對自己有沒有利益.  俠義小說把這觀念發揮得最透徹,  也許是吸引讀者的其中一個原因.  小說把大家心中認為該的觀念具體化,  讓一般人的敢怒不敢言被表達出來.  若惡勢力不是常常壓制善,  不義似乎總有辦法勝過義,  寫小說的人便不會經常以此為題材之一,  也不會有這一類別的小說出現.  可是俠義小說的重點是描述其中的英雄如何夠義氣,  不敢把這些英雄捧上義人的地位.  除了由於作者要寫這些英雄也有七情六慾,  顯出他們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不是指那些把色情成份混雜其中以求增加銷售量的低下作品)  ,  故此不敢把他們提昇為義人.  由於義的定位困難,  誰配稱為義人也難有公論,  可能是為甚麼我國文化好像只有聖人而沒有義人.

從樂觀看,  有義氣的人都充滿正義感,  可是既然甚麼是適宜,  在許多事上並沒有公意,  破壞我們這些受造的人與創造我們的天父上帝之關係的魔鬼,  在引誘始祖違背上帝的禁令時,  除了達到牠的目的,  收到破壞始祖夫妻關係的果效,  若連夫妻都受這事影響而不時落在互相埋怨的境地,  更不用說是利害關係遠不及有唇亡齒寒的夫妻的那些較疏遠關係了.  難怪甚麼是合宜或義的事缺乏共識是那麼常見.  不過人的良知雖經不起私利的考驗而效用大減,  卻不至完全喪失功能,  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被激發而以義氣的形態出現.  可惜一般人不因而進一步地問何謂義,  甚至把義氣抬得比甚麼才是合宜的認真思考更高,  矯枉過正地為了表示自己夠義氣而不惜同惡相濟,  不明白只有互勉堅持秉公行義,  才是經得起情、理、法考驗而得真正的義.

本欄最近已從可靠座標的層面跟大家探討過聖經是唯一可靠的根據.  在義的定位上更是不可或缺的依據.  按聖經的教導,  就是創造主賜予的啟示,  只有義人才可以與祂在一起.  這是為甚麼耶穌基督要降世成為人,  並且在十字架上代替我們這些罪人死,  使每一個真誠相信祂,  及接受祂代自己死的人,  可以被上帝視為,  並且稱為義人,  賜我們在天上與祂永遠在一起生活的身份和地位.  這義人的身份與被國人譽為聖人的身份大不相同.  因為中國傳統的聖人是倚靠修養,  理論上要循格物致知作起步,  經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  才可以達到治國平天下之境.  可惜何謂格物已失傳.  而基督教的義人並不是倚重自己的努力獲得這身份,  乃是因信靠耶穌基督而擁有.

                                                                                        2015/11/27 

Thursday, November 19, 2015

恩與義



人生探索欄                   恩與義                        周達恆


中國傳統文化優點之一是看重義氣。重義輕財被視為很大的美德,義不容辭是驅使一些人作不利於己的決定時,不必多作考慮的要素,義無反顧說明一個人的決心;反之,忘恩與負義卻好像是雙胞胎,因此罵人或被罵為忘恩負義是極嚴重的責備。為甚麼我國文化把這兩個觀念並列呢?網上查不到可用資料,盼望讀者中飽學之士開我茅塞。


人生在世不免遇到一些需要別人網開一面或施予援手的時候,甚至是給自己更大恩情的遭遇。上週已提過恩是我們不配得的,因此即使朋友或向我們施恩者是本於義氣,也不能一筆勾消這份恩情。讀者會猜到我不是要用這篇幅跟大家討論這種恩和義,乃是借題發揮,要從基督教觀點看與下週感恩節有關的觀念。


我們在感恩節應當心存最大感恩的理由,不是秋收有多豐盛。全球過半聚居都市的人口對農作物是豐收或失收的關懷,遠不如人口有九成是農民那麼深刻及有切身關係。失收雖使物價高漲,但本地失收不代表全球都失收,倚靠跨國運輸企業調動任何產品及農作物的能力,地方性失收並不會使我們捱餓,更不必說大多數人對全球口糧生產量及積存量絕少考慮及擔憂,因此感恩節是為甚麼,為何及向誰感恩,大多數人恐怕沒有很強的意識。也許在基督教圈子中,認為應該感謝天父的意識比較強,可是為那些事感恩卻可以有很大的差異。下文要探討上週已提及感恩範疇以外的考慮。


宇宙的創造主竟然顧念我們這些背離祂的人,委實是難以想像的。舊約聖經詩篇19篇提醒我們宇宙多偉大。有些相信自然神論的人也許基於與穹蒼比較,連銀河系也算不得甚麼,更不要說我們這個相對之下不能算是大的太陽系內一個彈丸不如的地球了(民航機為大家帶來方便,其實也應該讓我們更意會到人的渺小,不必在馬航失蹤超過一年仍未找到其下落才體會),故此認為創造主不會看重我們,祂有許多事要管,那會有空閒理會我們呢?其實這想法雖然是對上帝的無所不在,無所不知及無所不能缺乏正確了解,也忽略了一個認為祂不會管我們的更「好」理由,就是人竟然背叛及離棄祂。這兩大理由的確值得創造主不再理會我們。可是祂卻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要我們有返回祂的懷抱,與祂重建最親密關係的機會及渠道。


老實說,教會太多傳福音的努力放在幫助大家得蒙救贖(簡稱得救)的層面上。我不是否認把天父上帝藉祂兒子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罪人死,叫一切信靠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的重要性及急切性,可是大家同樣需要知道天父要和因認罪悔改得稱為義的人恢復親密的關係。感恩節應把重點放在這美好關係上。


                                                                                       2015/11/20

Thursday, November 12, 2015

深恩厚愛



人生探索欄                      深恩厚愛       周達恆
 
加拿大冬天來得早,秋收也早,感恩節定在十月第二個週一,比美國感恩節定在第四個週四早約六個半星期,故此本文見報時離美國感恩節仍有十多天,但加拿大早在一個月零一天前已慶祝了感恩節。在美加兩國都愈來愈世俗化時,秋收節這名稱有取代傳統以這日為感恩節的趨向,連一些新興教會,不知是否為了取悅他人或是無知隨潮流走,也把這節日稱為秋收節,真令人啼笑皆非。本來名字不是最重要的事,名副其實才重要,若虛有其名,沒有真正感恩的心,或是應向誰感恩都弄不清楚,甚至在家庭中若以長輩為感恩的對像去取代創造主,也許不稱這節日為感恩節比名實不符的慶祝還要好一些。不過本文仍要很老土地,從傳統角度看感恩節。本欄以前提過有關恩情的一些相關考慮,是在本欄文字登上部落格之前,讀者若想看以前與文題相關的文字,可用這郵址向我索閱:pastor.henrychou@gmail.com

恩的定義含有受者不配得,或沒有權利索取的意思。從聖經角度看,恩與工價明顯是對立的。新約羅馬書6:23清楚告訴我們:『罪的工價乃是死』。工價有異於公價,因為被認為是公道的價格有相當大的彈性,不同網站會有不太一樣的估價,取其中間值不見得是公平價格,而且從買方看與賣方看,因受主觀因素影響,又有很大差異。工價卻沒有這個困難,因為是基於合約。也許把工價譯為工資或工錢更接近日常用語,代表俗稱的血汗錢,是用勞心或勞力的工作去獲取應得收入,受國家勞工法保障。換言之,我們犯罪的應得結果是死。死亡固然是人人都逃不掉的,聖經給我們的啟示更說:『死後且有審判』,若生前不願接受耶穌基督赦罪的大恩,死後的景況是比死更可怕的事!

人間法律必有漏洞,但死後審判由創造主按齊全的檔案作根據(連一切隱密的事,包括我們心中的思念,對上帝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無法狡辯也無所遁形。要免去我們罪有應得的刑罰,只有一個辦法:接受基督耶穌代我們背負罪的刑罰。文題要表達的,是為了赦免我們的罪,基督並非本著祂是上帝獨生子(約翰福音3:16)的身份,且在創世及維持宇宙萬物上的資格及功績(希伯來書1:1-3),及其他獨有條件宣告赦免我們的罪,乃是降世成為人,以身教來闡明祂言教的實際應用,更是為了贖我們的罪,忍受最殘酷,最羞恥的死刑(這也是當時及現代一些猶太人拒絕祂是舊約預言中的救主其中一個藉口,便是因祂被掛在木頭上,即被釘十字架),向我們顯明祂對我們的深恩厚愛。在我們預備過感恩節時,但願信祂的人不是因為不敢言報恩而不敢思恩。更願未信祂的讀者立定心意多明白天父的愛。

                                                                                    2015/11/13 

Wednesday, November 4, 2015

主觀信仰要有客觀根據嗎?



人生探索欄                   主觀信仰要有客觀根據嗎?        周達恆
 
任何信仰,包括把哲學提到近乎信仰層次的那些見解,更應該包括一些委身於某些政治哲學,以革他人之命卻不革己命的變相信仰,都不能否認是主觀性很強的事實。我也常常表明要真正成為一個基督的門徒,就不要只是停在理性上接受基督教的教義,或欣賞,甚至認同聖經的教導是最合情合理的,必須從理性層次進入主觀經驗中。難怪長輩在我讀書時警戒我:為免傷和氣,不要和朋友談政治或宗教。本欄卻違反了他的教導。這教導是基於主觀性強的事最易引起爭執,不像在文字上探討,讀者隨時可以不讀下去,或心裡反駁也沒有當面辯駁導致火藥氣愈來愈重的危險。

對有些被視為有傳福音恩賜的人,或是擁護他們的教友,我從說理角度解釋聖經的真理及勸人信耶穌是既緩慢,甚至因此被視為效率太低,不可能成為大型教會,因此不足為法,可是我認為信仰既離不了主觀成份,若沒有客觀根據,與迷信無別!用信仰是主觀的藉口推辭認真地從客觀層面辨別自己信仰的根據,或用有些問題不可以問作推搪,豈不是愚民政策的手段嗎?若不是受愚而是自我安慰,不願面對因認識真理而要放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惡習,不是很不智嗎?但事實上,許多人卻躲在這自以為是,也就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思想形態中,對真理罔聽罔聞!

主觀看法的最大弱點是經不起建立在客觀真理上的最後考驗。例如多年前我有朋友因一位年輕貌美的小姐闖紅燈肇禍,警員到場卻只聽她一面之詞,加上有自稱為目擊證人的「作證」,給我的朋友發告票,反過來說是他闖紅燈。朋友按被起訴的記錄回現場拍照,證明所謂目擊者站的位置,絕不可能看見交通燈是甚麼顏色,獲法官判他無罪。警員,目擊者及肇事者無論如何主觀地認為自己對,也不能推翻真相,因為事實不但勝於雄辯,也是不能被任何執法者誤信所謂證人或當事人的口供而改變的。用在信仰方面,客觀的真理也不會被主觀的看法否定。故此我一向鼓勵有心認識真理者先從客觀進門,才以主觀證實。

由於人的有限,我們有可能在尋求真理時出現誤解或因假象被一時蒙蔽,這現象不限於把感性地位抬得高於理性時才發生,連把理性地位放在該放位置上的,也有可能掉進被蒙蔽或了解錯誤之中。考察是否有誤差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既從主觀的角度審核客觀,並且也用客觀的分析去評估主觀。過份偏重客觀使信仰容易流於成為枯燥的禮儀或把活的信仰制度化,離哲學化而失去信仰本質,也許只差半步。反之,全憑主觀則使已重新與天父建立的正常關係流於迷信,為魔鬼及邪靈大開方便之門!

                                                                                      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