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1, 2018

快乐, 玩乐与享乐 / 快樂, 玩樂與享樂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快乐, 玩乐与享乐                         周达恒

                 人生有涯而欲望无涯的说法, 也许会被一些读者认为不对, 或认为不合乎自己的人生哲学, 因认为自已经到了圣经人物保罗的境界: 看万事如粪土; 或是认同了另一个宗教倡议的四大皆空, 何来欲望呢? 不过真正看破红尘者, 似乎也不会全力反对凡夫俗子拥有一些快乐时刻, 只会反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保罗及全本圣经的教导更绝不要求信徒视快乐为畏途, 乃教导我们与喜乐的人同乐, 也与哀哭的人同哭, 因为喜怒哀乐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 不应该因被人误解误用而被视为洪水猛兽. 何况否定从创造主而来的情绪, 采取消极态度对抗,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不但徒劳无功, 更因而引起许多负面的影响呢!

                   从另一角度看, 旧约圣经箴言书17章22节明确告诉我们: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探讨这方面, 且容我回到文题. 我把快乐与玩乐分割是由于太多人把短暂的玩乐与可以成为较长期的快乐混为一谈, 甚至有些人会拥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心态. 从某一个角度及程度看, 老美对美式足球及其他球类竞赛的迷恋, 对开豪车, 渡年假等等的重视, 都带着浓厚以玩乐心态当作快乐来享受. 古罗马的斗兽场, 中国北方民族的围猎等等, 一般人对影星歌星的崇拜, 不都是把玩乐升格至快乐地位的最佳写照吗? 年轻一代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也是换汤不换药的表现吗? 其实人类因为远离了创造我们的主宰, 为填补心灵的空虚, 千方百计地把一些玩乐升级为快乐的表征, 去自我欺瞒, 自我安慰. 岂非可怜复可悲吗?

                   懂得享乐的人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物质的助力, 比起我的学长中, 据说有人退休后在豪宅挂了许多名画及名家墨宝, 天天一边独自浅尝美酒, 一边欣赏, 让那些有幸探访他的老同学摸不着头脑, 我们只凭耳闻未能目击的, 更是只能凭有限的想像力瞎猜. 而这境界究竟比刘禹锡的陋室铭属高属低, 恐怕也不易区分, 因为鸿儒在那时代大概是相当罕有, 而且最好的朋友也难保天天有空与自己谈笑, 因此不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可是真正懂得享乐者, 连这些罕有的人与物也不必拥有或拥抱, 因为心灵中若达到一首基督教诗歌的描述: 有主同在, 便是天堂. 这种享乐是不能被取代或夺去的. 但这不是说在这境界中生活的人, 必然否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观念, 反之, 他们可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为正在愁苦忧伤的人, 带来生命之光, 让他人感受到天父的大爱, 心思意念的焦点获得正确的调整后, 虽然仍在困苦中, 却由于看见了真正的曙光而脱离苦不堪言的绝境, 在苦楚中, 仍可享受从创造主而来的喜乐.
                                                                         见报日期: 2018/11/2

人生探索欄 快樂, 玩樂與享樂 周達恆

                 人生有涯而慾望無涯的說法,  也許會被一些讀者認為不對,  或認為不合乎自己的人生哲學,  因認為自已經到了聖經人物保羅的境界:  看萬事如糞土;  或是認同了另一個宗教倡議的四大皆空,  何來慾望呢?   不過真正看破紅塵者,  似乎也不會全力反對凡夫俗子擁有一些快樂時刻,  只會反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保羅及全本聖經的教導更絕不要求信徒視快樂為畏途,  乃教導我們與喜樂的人同樂,  也與哀哭的人同哭,  因為喜怒哀樂的情緒是與生俱來的,  不應該因被人誤解誤用而被視為洪水猛獸.   何況否定從創造主而來的情緒,  採取消極態度對抗,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  不但徒勞無功,  更因而引起許多負面的影響呢!

                   從另一角度看,  舊約聖經箴言書17章22節明確告訴我們: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探討這方面,  且容我回到文題.   我把快樂與玩樂分割是由於太多人把短暫的玩樂與可以成為較長期的快樂混為一談,  甚至有些人會擁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頹廢心態.   從某一個角度及程度看,  老美對美式足球及其他球類競賽的迷戀,  對開豪車,  渡年假等等的重視,  都帶著濃厚以玩樂心態當作快樂來享受.   古羅馬的鬥獸場,  中國北方民族的圍獵等等,  一般人對影星歌星的崇拜,  不都是把玩樂升格至快樂地位的最佳寫照嗎?   年輕一代沉迷於電子遊戲不也是換湯不換藥的表現嗎?   其實人類因為遠離了創造我們的主宰,  為填補心靈的空虛,  千方百計地把一些玩樂升級為快樂的表徵,  去自我欺瞞,  自我安慰.   豈非可憐復可悲嗎?

                   懂得享樂的人並不需要任何外在物質的助力,  比起我的學長中,  據說有人退休後在豪宅掛了許多名畫及名家墨寶,  天天一邊獨自淺嚐美酒,  一邊欣賞,  讓那些有幸探訪他的老同學摸不著頭腦,  我們只憑耳聞未能目擊的,  更是只能憑有限的想像力瞎猜.   而這境界究竟比劉禹錫的陋室銘屬高屬低,  恐怕也不易區分,  因為鴻儒在那時代大概是相當罕有,  而且最好的朋友也難保天天有空與自己談笑,  因此不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可是真正懂得享樂者,  連這些罕有的人與物也不必擁有或擁抱,  因為心靈中若達到一首基督教詩歌的描述:  有主同在,  便是天堂.   這種享樂是不能被取代或奪去的.   但這不是說在這境界中生活的人,  必然否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觀念,  反之,  他們可以在最不利的情況下,  為正在愁苦憂傷的人,  帶來生命之光,  讓他人感受到天父的大愛,  心思意念的焦點獲得正確的調整後,  雖然仍在困苦中,  卻由於看見了真正的曙光而脫離苦不堪言的絕境,  在苦楚中,  仍可享受從創造主而來的喜樂.

                                                                        
                                                                        見報日期: 2018/11/2


Tuesday, October 23, 2018

身、心、灵? / 身、心、靈?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身、心、灵?                             周达恒

        读者可能会有人认为文题加问号既怪异, 也有蛇足之嫌. 基督徒读者可能会明白在神学界有所谓三分法与二分法的辩论, 可是我既非神学家, 也怀疑长期读者中有神学家不惜浪费时间看本栏, 所以为什么采用这怪文题呢? 比较认真思考本栏提及之某些观念的读者, 可能会指出这文题是进一步探讨上周意犹未尽的课题. 是的,人忙心不忙的人是指身体或体力层面运作的忙碌, 但上周末段提出的一些观念却涉及灵的层面, 或最低限度可说是心灵的层面, 本文要稍进一步探究心与灵的关系.

        身体过度疲乏几乎可说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 而且创造主赐予人体有一个特殊的机制, 当我们过份透支体力时, 难免突然昏迷或容易不期然地熟睡. 可是人的内心若因许多挂虑而疲乏, 却有可能因此不能入睡, 甚至患上长​​期失眠症, 较极端的情况要靠服药才可以作短暂的入睡, 而这种情形可被视为是上周提及心病仍需心药医的状况. 心理辅导谋求协助患者, 却绝不能保证有效, 因为被认可的心理辅导员, 不可以介入信仰的层面, 也因此无形中把心与灵分割并且可说是不接受, 或不承认人有灵性的一面. 可叹的是不因心理学及辅导学如何不愿意, 或是干脆不承认人有灵这个层面, 就可以取消人有灵的事实. 换另一角度看, 痛症即使已有新的医疗仪器去测定痛楚的级别, 可是有多痛仍是主观成份大于客观成份, 对身在痛苦中的病人, 被仪器测量及区分的痛楚级别,许有某程度上的心理效益, 但也可以产生使病者更感有口难言的委屈, 故此我们若认为灵既然没有仪器可以测得到便不存在, 或不必理会, 岂非自我矛盾或掩耳盗铃吗?

        圣经让我们认识一个真理, 更可说是一个实况, 就是当人背叛创造主后, 人的灵便陷在一个沉睡, 形同死去的境况中. 用另一个表达方法, 人的良心好像被热铁烙惯, 失去了敏感性, 但并非澈底失去功能, 因为当有够强大的刺激时, 仍会有感觉, 俗语的说法是良心发现. 这情况出现时, 我们这些远离创造主的人, 会恐惧及急于躲避, 因为我们怕面对祂. 这极度的惧怕可能会使我们大大失常, 不知所措. 中国民间有形形式式的处理方法, 而且老一代的人在乡下生活过的, 鲜有未见过, 更近乎不可能未听过与灵界有关的事或可信的描述. 可惜这些经验与邪灵有关的占绝大多数, 但即便如此, 仍足以显示人有灵的层面. 一个清楚认识创造主, 与祂重建关系的基督徒, 若恒切读圣经, 经常透过祷告亲近上帝, 常与其他信徒交往及返教会参与敬拜, 除了可以达到人忙心不忙的境界, 更可以常常经历到让自己复苏的灵引导心思去安排日常生活.
                                                                        见报日期: 2018/10/26

人生探索欄   身、心、靈? 周達恆

讀者可能會有人認為文題加問號既怪異, 也有蛇足之嫌.  基督徒讀者可能會明白在神學界有所謂三分法與二分法的辯論, 可是我既非神學家, 也懷疑長期讀者中有神學家不惜浪費時間看本欄, 所以為甚麼採用這怪文題呢?  比較認真思考本欄提及之某些觀念的讀者, 可能會指出這文題是進一步探討上週意猶未盡的課題.  是的, 人忙心不忙的人是指身體或體力層面運作的忙碌, 但上週末段提出的一些觀念卻涉及靈的層面, 或最低限度可說是心靈的層面, 本文要稍進一步探究心與靈的關係.

身體過度疲乏幾乎可說是人人都有過的經驗, 而且創造主賜予人體有一個特殊的機制, 當我們過份透支體力時, 難免突然昏迷或容易不期然地熟睡.  可是人的內心若因許多掛慮而疲乏, 卻有可能因此不能入睡, 甚至患上長期失眠症, 較極端的情況要靠服藥才可以作短暫的入睡, 而這種情形可被視為是上週提及心病仍需心藥醫的狀況.  心理輔導謀求協助患者, 卻絕不能保證有效, 因為被認可的心理輔導員, 不可以介入信仰的層面, 也因此無形中把心與靈分割並且可說是不接受, 或不承認人有靈性的一面. 可歎的是不因心理學及輔導學如何不願意, 或是乾脆不承認人有靈這個層面, 就可以取消人有靈的事實.  換另一角度看, 痛症即使已有新的醫療儀器去測定痛楚的級別, 可是有多痛仍是主觀成份大於客觀成份, 對身在痛苦中的病人, 被儀器測量及區分的痛楚級別, 也許有某程度上的心理效益, 但也可以產生使病者更感有口難言的委屈, 故此我們若認為靈既然沒有儀器可以測得到便不存在, 或不必理會, 豈非自我矛盾或掩耳盜鈴嗎?

聖經讓我們認識一個真理, 更可說是一個實況, 就是當人背叛創造主後, 人的靈便陷在一個沉睡, 形同死去的境況中.  用另一個表達方法, 人的良心好像被熱鐵烙慣, 失去了敏感性, 但並非澈底失去功能, 因為當有夠強大的刺激時, 仍會有感覺, 俗語的說法是良心發現.  這情況出現時, 我們這些遠離創造主的人, 會恐懼及急於躲避, 因為我們怕面對祂.  這極度的懼怕可能會使我們大大失常, 不知所措.  中國民間有形形式式的處理方法, 而且老一代的人在鄉下生活過的, 鮮有未見過, 更近乎不可能未聽過與靈界有關的事或可信的描述.  可惜這些經驗與邪靈有關的佔絕大多數, 但即便如此, 仍足以顯示人有靈的層面.  一個清楚認識創造主, 與祂重建關係的基督徒, 若恆切讀聖經, 經常透過禱告親近上帝, 常與其他信徒交往及返教會參與敬拜, 除了可以達到人忙心不忙的境界, 更可以常常經歷到讓自己復甦的靈引導心思去安排日常生活.

                                                                       見報日期: 2018/10/26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8

人忙心不忙? // 人忙心不忙?

本文繁體字被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人忙心不忙?                        周达恒

        文题境界也许会被视为高不可攀, 因为大多数读者在长大过程中, 被长辈用言教及身教让我们深感手停口停的可怕. 在现今靠劳力活不及靠脑力活的时代,心不忙意味着口停, 或有坐吃山崩的危险. 比通货膨胀失控那些年头, 连家族富有者也要担心巨额存款不能保证下半生不愁食衣住行, 现今情况已经好得多,因为即使银行利率低得可怜, 对有巨额存款者, 他们认为经济大气候若能维持现况, 也不必要过份担忧资产不够养老. 不过喜欢忧虑者仍不能绝对放心, 因为南越被北越吞并后以改变币制手段使许多侨胞蒙大损失的例子, 谁敢保证不会改头换脸地再发生呢? 美国政府在战时不也禁止人民拥有金条吗? 不过这些为数不多的天之骄子并不符合文题, 因为他们不必天天过一个忙碌的生活, 若只是忙于玩乐, 大概也不会被视为有必要达到文题的境界.

        事忙本身未必带着强烈负面意味. “能者多劳”是不少人赠给马不停蹄者的恭维(或半嘲讽) 语. 读者若认为自己没有被如此描述的资格, 也不保证因未有别人那么忙, 便不会犯了心忙或内心不得安宁的毛病, 盼望下文稍有启发作用. 愚见认为心忙的主要原因是唯恐失控, 所以若能以正确态度面对这心理, 可以舒解大多数的困难.

        掌控环境的意愿恐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因此俗语说: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我们不能否认在长大过程中, 父母, 亲友及老师常会让我们认识个人责任的重要. 一个凡事倚赖别人者不会太受欢迎是不辩的事实, 因为什至在养老院, 帮助体弱的长辈尽量发挥他们仍有的身体功能, 才是最好的照顾, 凡事为他们代劳, 只会让他们退化得更快, 加深他们认定自己没有用的不良心理状态. 由此可见正常的劳心及劳力都是好的, 问题是不少人都在处理这些事上犯了有过之无不及的弊病. 过度劳力的情况较为少见, 过份劳心却十分常见, 而且往往从极度劳心变成忧虑, 成为了没有休止的劳心. 若要脱离这苦境, 达到文题目标, 对真正认识创造主并与祂重建关系的基督徒, 知道最好及最有效的方法, 是学习凡事交托天父上帝. 这不是推卸责任, 而且愿意学习如此处理自己态的人, 也大多数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认知上承认自己的有限及创造主的无限并不太难, 难在把头脑上的知识用在感性上. 我不说行为上, 因为知行合一固然有知难行易及知易行难的争论, 求心安却好像不在行为的范畴中, 而心不能安正是人不忙也可以心忙的主因. 要达到心不忙必须全心全意把心中一切挂虑交托上帝, 认定一切在祂掌管中, 我们的责任在于认定祂的心意, 行在其中, 后果却让祂来决定!

                                                                       见报日期: 2018/10/19


人生探索欄           人忙心不忙?       周達恆 

文題境界也許會被視為高不可攀, 因為大多數讀者在長大過程中, 被長輩用言教及身教讓我們深感手停口停的可怕.  在現今靠勞力活不及靠腦力活的時代, 心不忙意味著口停, 或有坐吃山崩的危險.  比通貨膨脹失控那些年頭, 連家族富有者也要擔心巨額存款不能保證下半生不愁食衣住行, 現今情況已經好得多, 因為即使銀行利率低得可憐, 對有巨額存款者, 他們認為經濟大氣候若能維持現況, 也不必要過份擔憂資產不夠養老.  不過喜歡憂慮者仍不能絕對放心, 因為南越被北越吞併後以改變幣制手段使許多僑胞蒙大損失的例子, 誰敢保證不會改頭換臉地再發生呢?  美國政府在戰時不也禁止人民擁有金條嗎? 不過這些為數不多的天之驕子並不符合文題, 因為他們不必天天過一個忙碌的生活, 若只是忙於玩樂, 大概也不會被視為有必要達到文題的境界.

事忙本身未必帶著強烈負面意味.  “能者多勞”是不少人贈給馬不停蹄者的恭維 (或半嘲諷) 語.  讀者若認為自己沒有被如此描述的資格, 也不保證因未有別人那麼忙, 便不會犯了心忙或內心不得安寧的毛病, 盼望下文稍有啟發作用.  愚見認為心忙的主要原因是唯恐失控, 所以若能以正確態度面對這心理, 可以舒解大多數的困難.

掌控環境的意願恐怕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因此俗語說: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我們不能否認在長大過程中, 父母, 親友及老師常會讓我們認識個人責任的重要.  一個凡事倚賴別人者不會太受歡迎是不辯的事實, 因為甚至在養老院, 幫助體弱的長輩盡量發揮他們仍有的身體功能, 才是最好的照顧, 凡事為他們代勞, 只會讓他們退化得更快, 加深他們認定自己沒有用的不良心理狀態.  由此可見正常的勞心及勞力都是好的, 問題是不少人都在處理這些事上犯了有過之無不及的弊病.  過度勞力的情況較為少見, 過份勞心卻十分常見, 而且往往從極度勞心變成憂慮, 成為了沒有休止的勞心.  若要脫離這苦境, 達到文題目標, 對真正認識創造主並與祂重建關係的基督徒, 知道最好及最有效的方法, 是學習凡事交託天父上帝.  這不是推卸責任, 而且願意學習如此處理自己心態的人, 也大多數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  在認知上承認自己的有限及創造主的無限並不太難, 難在把頭腦上的知識用在感性上.  我不說行為上, 因為知行合一固然有知難行易及知易行難的爭論, 求心安卻好像不在行為的範疇中, 而心不能安正是人不忙也可以心忙的主因.  要達到心不忙必須全心全意把心中一切掛慮交託上帝, 認定一切在祂掌管中, 我們的責任在於認定祂的心意, 行在其中, 後果卻讓祂來決定! 


                                                                見報日期: 2018/10/19 


Tuesday, October 9, 2018

心病与心药 / 心病與心藥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心病与心药                                周达恒

        上周与大家稍微探讨心情与情绪的关系, 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看. 任何人若经常活在情绪抑郁的压力下, 身体必受影响, 且会按各人身体状况差异, 在最弱的环节出问题. 这情况发生时, 医师能作的最大贡献是治标, 无论中医或西医, 他们的首步离不了开处方, 治理因受影响而在功能方面出困难, 或感受上出现各式各样痛症的折磨, 尽力以减轻痛楚或使病人恢复原有功能为目标. 除非病人有明显精神病症状, 医生很难寻根究底地追查是什么心病引致病人有功能或痛症的征兆. 故此俗语虽说心病仍需心药医, 非精神病专科医师, 却没有可用的心药, 甚至专科医生也不时觉得爱莫能助, 因为镇定神经的药, 也许连治标的作用也极有限, 只能尽量防止病情恶化, 给心理辅导的专业有多一些机会及时间, 盼望可以引导患者慢慢脱离心理上的死结, 减轻或消除病源.

        由于现代社会变速比早一两代既急且大, 建立在反对宇宙创造主启示的教导横扫各年龄阶段的公立教育制度及高等学府, 因缺乏认识人生真正目标, 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 怎能使人不产生许多感到无所适从扑朔迷离的局面A呢? 在同样系统长大及受训练的心理辅导者所能够提供的帮助, 又怎可能避免不捉襟见肘呢? 数十年前有一位神学院的教授早已认为社会在走向需要大量心理辅导者的路上. 实况证明他委实有先见之明. 在数十年牧养教会的经验中, 我认为真正能提供心药者, 大多数不是精神病医师及心理辅导者, 乃是一些肯为病人祷告的人及按圣经教导, 帮助病者投靠天父上帝的人, 而且不一定是传道人或牧师, 虔诚的信徒也可以成为这些人脱困的治疗媒界.

        真正的心药是对创造我们人类的主宰有清晰及较深入的了解, 并且因而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应该受世俗观念左右. 一般人拼命追求的成功或成就与在创造主对我们个人的评价及重视上绝对不能划等号. 从某一个角度看, 基督教的信仰是既入世又出世的. 冒过份简化的指责, 最好的心药是在明白创造主赋予自己的无比价值后,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地, 善用从天父所赐的技能, 及常倚靠祂所厚赐的力量, 去完成我们在世上寄居时日中, 天父托付我们个别, 及与其他同道的主内兄姊组成的教会, 要自己及教会担负的职责. 用这个既符合圣经教导, 又全心接受从创造主而来的能力, 并可以享受与志同道合者互爱互助的鼓励, 才是最好的治疗与预防心病发作的良药. 这不是说我反对在一些情况下以药物协助一些精神病者, 因为有些病人确实有用药物稳定病情的必要, 可最有效及最终的帮助, 不是来自药物, 乃是来自本段所指出的心药.
                                                                       见报日期: 2018/10/12

人生探索欄 心病與心藥                             周達恆

上週與大家稍微探討心情與情緒的關係, 本文嘗試從另一角度看.  任何人若經常活在情緒抑鬱的壓力下, 身體必受影響, 且會按各人身體狀況差異, 在最弱的環節出問題.  這情況發生時, 醫師能作的最大貢獻是治標, 無論中醫或西醫, 他們的首步離不了開處方, 治理因受影響而在功能方面出困難, 或感受上出現各式各樣痛症的折磨, 盡力以減輕痛楚或使病人恢復原有功能為目標.  除非病人有明顯精神病症狀, 醫生很難尋根究底地追查是什麼心病引致病人有功能或痛症的徵兆. 故此俗語雖說心病仍需心藥醫, 非精神病專科醫師, 卻沒有可用的心藥, 甚至專科醫生也不時覺得愛莫能助, 因為鎮定神經的藥, 也許連治標的作用也極有限, 只能盡量防止病情惡化, 給心理輔導的專業有多一些機會及時間, 盼望可以引導患者慢慢脫離心理上的死結, 減輕或消除病源.

由於現代社會變速比早一兩代既急且大, 建立在反對宇宙創造主啟示的教導橫掃各年齡階段的公立教育制度及高等學府, 因缺乏認識人生真正目標, 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 怎能使人不產生許多感到無所適從撲朔迷離的局面A呢?   在同樣系統長大及受訓練的心理輔導者所能夠提供的幫助, 又怎可能避免不捉襟見肘呢?   數十年前有一位神學院的教授早已認為社會在走向需要大量心理輔導者的路上.  實況證明他委實有先見之明.  在數十年牧養教會的經驗中, 我認為真正能提供心藥者, 大多數不是精神病醫師及心理輔導者, 乃是一些肯為病人禱告的人及按聖經教導, 幫助病者投靠天父上帝的人, 而且不一定是傳道人或牧師, 虔誠的信徒也可以成為這些人脫困的治療媒界.

      真正的心藥是對創造我們人類的主宰有清晰及較深入的了解, 並且因而明白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應該受世俗觀念左右.  一般人拼命追求的成功或成就與在創造主對我們個人的評價及重視上絕對不能劃等號.  從某一個角度看, 基督教的信仰是既入世又出世的.  冒過份簡化的指責, 最好的心藥是在明白創造主賦予自己的無比價值後,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地, 善用從天父所賜的技能, 及常倚靠祂所厚賜的力量, 去完成我們在世上寄居時日中, 天父托付我們個別, 及與其他同道的主內兄姊組成的教會, 要自己及教會擔負的職責.  用這個既符合聖經教導, 又全心接受從創造主而來的能力, 並可以享受與志同道合者互愛互助的鼓勵, 才是最好的治療與預防心病發作的良藥.  這不是說我反對在一些情況下以藥物協助一些精神病者, 因為有些病人確實有用藥物穩定病情的必要, 可是最有效及最終的幫助, 不是來自藥物, 乃是來自本段所指出的心藥.
                                                                                                                                                                                  見報日期: 2018/10/12

Wednesday, October 3, 2018

心情与情绪 / 心情與情緒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

人生探索栏                    心情与情绪                    周达恒

      秋高气爽大概是一年中最让人容易觉得心旷神怡的日子. 不知道文题这两个近似词可否被视为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呢? 因心情似乎较易受环境影响, 故此自上世纪末叶,旅游业大大兴旺, 特别是大型游船提供的环境, 包括脱离了现代人因手机功能不断增加, 成为比从前的随呼机更让人逃不脱其爪牙的感受, 加上海风及船速带来醉人心怀的清新空气, 使人感到心情开朗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连把闹情绪视对身边人施控的最佳利器者, 即使具鸡蛋里挑骨头的绝技, 不易受环境薰陶, 能够常常把自己困在闷闷不乐的绝地中, 也对环境能为自己带来好心情的魅力, 没有完全的免疫力. 反过来说, 一个善于掌握自己情绪者, 除了能够克服不愉快的心情, 更可以为身旁的人带来乐观与正面的心态, 驱除负面情绪, 因此若说心情比情绪高一档, 也许不会引起读者太大的反对吧.

      我们究竟要采取些什么措施才可以帮助自己多有, 甚至常有美好的心情去抗衡善变而且不时会失控的负面情绪呢? 这问题对于乐观派读者, 也许会被认为多此一问,可是俗语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十之八九, 若勉强说自己是乐天主义者去压制一切被视为不够正面的情绪, 是否掉进掩耳盗铃的自欺心态中呢? 若读者认为自己是务实派, 认定人生既充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事, 只要不钻牛角尖, 凡事得过且过, 不必过份认真, 就不会为难自己. 心情是好是坏的主观成份太重, 只要跨过这一关,凡事不太执着, 或者说减低自我中心那一面, 便不容易落在情绪失控光景中. 这种人生哲学是否合理呢? 基督徒读者是否只是朝这方向走而不自觉呢?

      认真信靠天父上帝的人, 明白自己不能随波逐流. 但我们也不必拥抱自以为是充满正义感者那嫉恶如仇的心态待人及对事, 乃要明辨是非, 尽力伸张正义. 这岂非更高的要求并自寻烦恼吗? 岂不是更容易因为有太多挫败经验而陷在情绪低落的苦恼中吗? 我认为只要大家认清楚天父上帝交付我们的职守, 便可以脱离这陷阱. 这不是说基督徒没有需要对付情绪欠佳, 甚至是已掉进不佳的光景中. 事实上在我写这些文字时, 因为刚看见有人把自己陷在苦境中, 而且知道自己难以帮助他脱困而让我心情欠佳, 但靠着天父的恩典, 我仍然可以完成本文. 这不是说我可已经摆脱了为这人悲哀的情绪, 更不是说我找到了帮助这人脱困的方法, 或既能帮助又会被他接受帮助者的方案或人物, 我对这情况仍未敢抱乐观, 可是我知道天父会用我想不到的办法及可能是我不认识的去帮助他, 我的责任是为这人祷告, 把自己的心情及情绪都交给既爱我, 更爱这人的创造主.


                                               见报日期: 2018/10/5

人生探索欄 心情與情緒                 周達恆

秋高氣爽大概是一年中最讓人容易覺得心曠神怡的日子.  不知道文題這兩個近似詞可否被視為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呢?  因心情似乎較易受環境影響, 故此自上世紀末葉, 旅遊業大大興旺, 特別是大型遊船提供的環境, 包括脫離了現代人因手機功能不斷增加, 成為比從前的隨呼機更讓人逃不脫其爪牙的感受, 加上海風及船速帶來醉人心懷的清新空氣, 使人感到心情開朗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連把鬧情緒視對身邊人施控的最佳利器者, 即使具雞蛋裡挑骨頭的絕技, 不易受環境薰陶, 能夠常常把自己困在悶悶不樂的絕地中, 也對環境能為自己帶來好心情的魅力, 沒有完全的免疫力.  反過來說, 一個善於掌握自己情緒者, 除了能夠克服不愉快的心情, 更可以為身旁的人帶來樂觀與正面的心態, 驅除負面情緒, 因此若說心情比情緒高一檔, 也許不會引起讀者太大的反對吧.

我們究竟要採取些甚麼措施才可以幫助自己多有, 甚至常有美好的心情去抗衡善變而且不時會失控的負面情緒呢?   這問題對於樂觀派讀者, 也許會被認為多此一問, 可是俗語認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十之八九, 若勉強說自己是樂天主義者去壓制一切被視為不夠正面的情緒, 是否掉進掩耳盜鈴的自欺心態中呢?   若讀者認為自己是務實派, 認定人生既充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事, 只要不鑽牛角尖, 凡事得過且過, 不必過份認真, 就不會為難自己.  心情是好是壞的主觀成份太重, 只要跨過這一關, 凡事不太執著, 或者說減低自我中心那一面, 便不容易落在情緒失控光景中.  這種人生哲學是否合理呢?   基督徒讀者是否只是朝這方向走而不自覺呢?

認真信靠天父上帝的人, 明白自己不能隨波逐流.   但我們也不必擁抱自以為是充滿正義感者那嫉惡如仇的心態待人及對事, 乃要明辨是非, 盡力伸張正義.  這豈非更高的要求並自尋煩惱嗎?  豈不是更容易因為有太多挫敗經驗而陷在情緒低落的苦惱中嗎?  我認為只要大家認清楚天父上帝交付我們的職守, 便可以脫離這陷阱.  這不是說基督徒沒有需要對付情緒欠佳, 甚至是已掉進不佳的光景中.  事實上在我寫這些文字時, 因為剛看見有人把自己陷在苦境中, 而且知道自己難以幫助他脫困而讓我心情欠佳, 但靠著天父的恩典, 我仍然可以完成本文.  這不是說我可已經擺脫了為這人悲哀的情緒, 更不是說我找到了幫助這人脫困的方法, 或既能幫助又會被他接受幫助者的方案或人物, 我對這情況仍未敢抱樂觀, 可是我知道天父會用我想不到的辦法及可能是我不認識的人去幫助他, 我的責任是為這人禱告, 把自己的心情及情緒都交給既愛我, 更愛這人的創造主.
                                               見報日期:  20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