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1, 2018

快乐, 玩乐与享乐 / 快樂, 玩樂與享樂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快乐, 玩乐与享乐                         周达恒

                 人生有涯而欲望无涯的说法, 也许会被一些读者认为不对, 或认为不合乎自己的人生哲学, 因认为自已经到了圣经人物保罗的境界: 看万事如粪土; 或是认同了另一个宗教倡议的四大皆空, 何来欲望呢? 不过真正看破红尘者, 似乎也不会全力反对凡夫俗子拥有一些快乐时刻, 只会反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保罗及全本圣经的教导更绝不要求信徒视快乐为畏途, 乃教导我们与喜乐的人同乐, 也与哀哭的人同哭, 因为喜怒哀乐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 不应该因被人误解误用而被视为洪水猛兽. 何况否定从创造主而来的情绪, 采取消极态度对抗,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不但徒劳无功, 更因而引起许多负面的影响呢!

                   从另一角度看, 旧约圣经箴言书17章22节明确告诉我们: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探讨这方面, 且容我回到文题. 我把快乐与玩乐分割是由于太多人把短暂的玩乐与可以成为较长期的快乐混为一谈, 甚至有些人会拥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心态. 从某一个角度及程度看, 老美对美式足球及其他球类竞赛的迷恋, 对开豪车, 渡年假等等的重视, 都带着浓厚以玩乐心态当作快乐来享受. 古罗马的斗兽场, 中国北方民族的围猎等等, 一般人对影星歌星的崇拜, 不都是把玩乐升格至快乐地位的最佳写照吗? 年轻一代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也是换汤不换药的表现吗? 其实人类因为远离了创造我们的主宰, 为填补心灵的空虚, 千方百计地把一些玩乐升级为快乐的表征, 去自我欺瞒, 自我安慰. 岂非可怜复可悲吗?

                   懂得享乐的人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物质的助力, 比起我的学长中, 据说有人退休后在豪宅挂了许多名画及名家墨宝, 天天一边独自浅尝美酒, 一边欣赏, 让那些有幸探访他的老同学摸不着头脑, 我们只凭耳闻未能目击的, 更是只能凭有限的想像力瞎猜. 而这境界究竟比刘禹锡的陋室铭属高属低, 恐怕也不易区分, 因为鸿儒在那时代大概是相当罕有, 而且最好的朋友也难保天天有空与自己谈笑, 因此不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可是真正懂得享乐者, 连这些罕有的人与物也不必拥有或拥抱, 因为心灵中若达到一首基督教诗歌的描述: 有主同在, 便是天堂. 这种享乐是不能被取代或夺去的. 但这不是说在这境界中生活的人, 必然否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观念, 反之, 他们可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为正在愁苦忧伤的人, 带来生命之光, 让他人感受到天父的大爱, 心思意念的焦点获得正确的调整后, 虽然仍在困苦中, 却由于看见了真正的曙光而脱离苦不堪言的绝境, 在苦楚中, 仍可享受从创造主而来的喜乐.
                                                                         见报日期: 2018/11/2

人生探索欄 快樂, 玩樂與享樂 周達恆

                 人生有涯而慾望無涯的說法,  也許會被一些讀者認為不對,  或認為不合乎自己的人生哲學,  因認為自已經到了聖經人物保羅的境界:  看萬事如糞土;  或是認同了另一個宗教倡議的四大皆空,  何來慾望呢?   不過真正看破紅塵者,  似乎也不會全力反對凡夫俗子擁有一些快樂時刻,  只會反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保羅及全本聖經的教導更絕不要求信徒視快樂為畏途,  乃教導我們與喜樂的人同樂,  也與哀哭的人同哭,  因為喜怒哀樂的情緒是與生俱來的,  不應該因被人誤解誤用而被視為洪水猛獸.   何況否定從創造主而來的情緒,  採取消極態度對抗,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  不但徒勞無功,  更因而引起許多負面的影響呢!

                   從另一角度看,  舊約聖經箴言書17章22節明確告訴我們: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探討這方面,  且容我回到文題.   我把快樂與玩樂分割是由於太多人把短暫的玩樂與可以成為較長期的快樂混為一談,  甚至有些人會擁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頹廢心態.   從某一個角度及程度看,  老美對美式足球及其他球類競賽的迷戀,  對開豪車,  渡年假等等的重視,  都帶著濃厚以玩樂心態當作快樂來享受.   古羅馬的鬥獸場,  中國北方民族的圍獵等等,  一般人對影星歌星的崇拜,  不都是把玩樂升格至快樂地位的最佳寫照嗎?   年輕一代沉迷於電子遊戲不也是換湯不換藥的表現嗎?   其實人類因為遠離了創造我們的主宰,  為填補心靈的空虛,  千方百計地把一些玩樂升級為快樂的表徵,  去自我欺瞞,  自我安慰.   豈非可憐復可悲嗎?

                   懂得享樂的人並不需要任何外在物質的助力,  比起我的學長中,  據說有人退休後在豪宅掛了許多名畫及名家墨寶,  天天一邊獨自淺嚐美酒,  一邊欣賞,  讓那些有幸探訪他的老同學摸不著頭腦,  我們只憑耳聞未能目擊的,  更是只能憑有限的想像力瞎猜.   而這境界究竟比劉禹錫的陋室銘屬高屬低,  恐怕也不易區分,  因為鴻儒在那時代大概是相當罕有,  而且最好的朋友也難保天天有空與自己談笑,  因此不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可是真正懂得享樂者,  連這些罕有的人與物也不必擁有或擁抱,  因為心靈中若達到一首基督教詩歌的描述:  有主同在,  便是天堂.   這種享樂是不能被取代或奪去的.   但這不是說在這境界中生活的人,  必然否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觀念,  反之,  他們可以在最不利的情況下,  為正在愁苦憂傷的人,  帶來生命之光,  讓他人感受到天父的大愛,  心思意念的焦點獲得正確的調整後,  雖然仍在困苦中,  卻由於看見了真正的曙光而脫離苦不堪言的絕境,  在苦楚中,  仍可享受從創造主而來的喜樂.

                                                                        
                                                                        見報日期: 2018/11/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