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5, 2014

   人生探索欄            何謂節禮日?          周達恆

今天既是聖誕節次日,就是節禮日 (Boxing Day)。十九世紀至上世紀初,被稱為日不落(由於屬下各單位橫跨全球各時區)的大英帝國從旭日初升至漸近黃昏時,不少帝國的領土從自治走向獨立,為保持其國際地位成立了英聯邦。由於節禮日是英國的節日,聯邦中一些與英國關係較密切的國家或屬地,仍然以這日為公眾假期,可是連這些國家的人,知道為何有這假日的人也屬少數。本欄讀者可能大多數對這個節日不甚了了,連中文名稱是甚麼也不一定知道。我不避貽笑大方,對這節日的中文名稱及一些誤解,我也是因為要寫本文去查資料才不致出錯。趁今年本欄見報時恰好是節禮日,向大家稍作介紹。

這節日的英文名字雖然可以被誤以為是拳擊或拳賽,可是很少人會如此誤解,容易被誤解的是這名稱首字的前半可譯為盒子,而聖誕節正是禮物最多的節日,聖誕樹下總會堆滿了一盒一盒大大小小的禮物,拆開禮物後的盒子都有待處理,又或者是所收到的禮物若是衣服,送禮者為了方便對方若覺得不合穿可以拿去商店交換,往往附上收據,而不少大公司在這天也是窮於應付這些來要求交換或退款的顧客,從停車場至店內的顧客服務站都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禮盒,所以把這天視為處理禮盒的日子是常有的誤解。其實這節日確是與盒子有關,但不是上文所說的那種現代禮物的盒子。

有人認為節禮日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時代,貴族在這天對一年來為他們服務的各行各業工人表謝意,按他們個別的需要或常規,把禮物放在盒子中分發給他們,故此這個中文譯名是很切合實情的譯法。這有點像中國以前許多行業,在一年最後一次發工資時把最後一個月的工資加倍,稱為雙薪,可說是為員工儲存一筆在過年有特別開支的一種變相強迫儲蓄,兼有鼓勵員工對自己忠心的意思,因為工作不滿一年者,往往得不到這份雙薪。至於那些以數月工資在那次發放的,也許應被視為紅利,因為與雙薪的用意不大相同,也與節禮日發放盒子的傳統大異其趣。

大多數人都會喜歡收到禮物(對我有較多認識的讀者知道我在這方面是與眾不同的怪胎),因為被別人如此肯定是很值得珍惜的事,特別是在「虎媽媽」文化的嚴格督促下長大的中國孩子,被肯定的次數不多,更養成盼望得到透過禮物而表示的肯定。可是我要借題發揮的是秉承這節日的本意,去思想對境遇不及己者伸出援手。在全球各地烽煙處處,流離失所者以百萬計,西方社會的結構與維多利亞時代大不一樣時,我們活在比較富裕和安定的地區,實在應該本著這節日的精神,透過較可信的機構,援助處境不如我們的人。
                                                                                       2014/12/26

歡迎到另一博客閱讀有關信仰的文字: 

Exploringmattersoffaith.blogspot.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