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6

憐恤人者比較敬虔嗎?


人生探索欄 憐恤人者比較敬虔嗎?                    周達恆   

絕大多數人都對“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不會懷疑, 因為連那些被認為有鐵石心腸的人, 甚至殺人不眨眼的魔王, 也在一些特殊環境下, 流露這惻隱之心.  若按一般人認為一切信仰都導人向善去看, 也可說明這種想法為甚麼極少引起爭議.  一般人都明白對人好也是對自己好, 為人留一分餘地也是為自己留一分餘地.  上述的普遍心態似乎與敬虔不一定沾得上邊, 文題的觀念豈非有商榷的必要嗎?.

換另一角度看, 自視為硬漢的人最接受不了被別人憐恤, 因為他們認為接受別人恩惠是弱者的表現, 三國演義記載曹操曾說: “寧可我負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負我”.  這名言所表達的, 大概是不少具有被扭曲的英雄主義者內心的態度, 只是沒有像小說描繪曹操那樣肆無忌憚地宣諸於口而已.  這種不惜負人的霸道主義與憐恤的心懷何止相距十萬八千里呢?  恐怕用不可同日而語也不足以劃清界線.  讀者知道我又要說, 凡自大狂都源於自卑感, 其實一個不願意接受被憐恤的人, 怎可能成為一個真正肯學習如何憐恤人的人呢?  故此以曹操為立身處世階模的人, 對這八福的第五福應許 “必蒙憐恤” 必然不願與聞, 更不會因為這樣行可以獲得從天父上帝而來的憐恤, 而視為是激勵他們憐恤別人的一種動力. 

任何觀念都可以被推往兩極, 以致矯枉過正.  讀者若有人認為上文既說一個不願意接受他人恩惠的人, 不能學憐恤別人, 豈不是在鼓勵大家都成為弱者, 甚至是沒有骨頭的人嗎?   本欄長期讀者也許要質問我, 許多年前這欄不是曾提過傲氣不可有, 傲骨不可無嗎?  難道筆者年紀大了, 傲骨也被磨掉了, 或改變了立場連傲骨也認為是錯的呢?  其實謙虛與傲骨並非不能共存的.  傲骨可以用不為五斗米折腰或不吃嗟來食去借喻.  也可以用魯迅的這句話來表達: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有骨氣的人願意憐恤孩子的意願, 不惜為他們扮牛作馬, 並不會損害他們的自我形象, 也不會讓別人輕看他們, 反而會讓他們有機會去思想人生的真意義和價值.

天父上帝把憐恤人的心懷埋藏在我們心靈深處, 甚至被扭曲的自我價值觀, 或被熱鐵烙慣而功能大減的良心也不能塗抹它, 因為當人實踐如何憐恤人的同時, 由於這第五福的應許, 自己也不期然地蒙創造主的憐恤, 再剛硬的心也會感到愛的力量比任何力量更大.  愚見認為這是祂賜我們回轉歸回祂懷抱的一個“保險樞紐”.  換言之, 在最心硬者遇到心不由己而生憐恤他人的境況以致一反常態地去關懷或保護弱者, 天父也同時在他的內心感動他認識自己的需要.  按這看法, 文題是否應被視為本末倒置, 我留待讀者作評估.

                                                                       見報日期: 2016/9/2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