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 2017

人腦可與電腦競爭嗎?

人生探索欄 人腦可與電腦競爭嗎?                  周達恆

人工智商發展的速度委實驚人.  與以前可用機械取代人力, 並因而使數以百萬甚至千萬人失業比較, 這個新浪潮可以倪視之.  本欄長期讀者知道我不是那些恐怕科技可以取代人的那些怕新懷舊者, 不會鼓吹限制科技的發展, 故此文題似有太消極的味道.  但不贊成杞人憂天並不是反對未雨綢繆, 何況大家一定會猜我的答案必然不是令人喪氣的.

先從醫療的其中一個範疇去看.  去年從朋友口中知道有用電腦把脈的事.  中國醫學的把脈可說是十分精妙的醫學.  我最心服的一次是內子懷第二胎時, 為了一個老毛病到一個中醫診所看病, 醫生一把脈便恭賀我們, 因為他認為有喜脈.  當時西方醫學未及現在先進, 內子有一位好朋友是香港大學一位婦科教授的助手, 其中一個項目是希望提早測定婦女是否有孕.  內子當天把小便交給朋友, 不用說, 她必然十分用心地處理內子的委託, 可是數天後得到的答案是不敢肯定, 而中醫卻十分肯定.  事實也證明中醫沒有失誤.  脈象是靠經驗才可以愈來愈準確的, 有時數位同樣有名的中醫可以有不同的判斷.  用電腦幫助是一個十分合理的辦法, 因為當數以千百計的醫生加入, 把數以十萬計, 甚至日後是百萬至千萬的病歷儲存至共通的檔案時, 沒有任何個人可以與這集體收集的總經驗量相比.  以現今電腦的儲存量及運作速度, 加上不住更新的軟件程式, 不單配合而且更加強對資料分析的精確性, 可以勝過一般醫生的診斷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朋友告訴我, 西方醫學也朝這個方向大步邁進, 有些電腦程式對一些病情診斷的正確性已不時把醫生比下去了.  至於電腦協助外科醫生運用儀器作精確的手術也愈來愈普遍, 一些位於偏遠地方, 養不起駐院外科手術醫生的小醫院, 也可以憑這類高科技讓距離現場很遠的醫生動一些手術.  至於人口老化最嚴重的日本, 拼命發展可以鑒言辨色的機械人, 陪伴老人閒聊, 已差不多可以代替真人成為老人的伴侶, 如此以假亂真, 雖或可以把功勞 (或失敗) 推在欺負老人思想不夠靈敏或他們明明知道, 卻因電腦程式使機械人說的都中聽, 乾脆裝糊塗來自我安慰, 也足以令人矚目.  

沒有人知道電腦程式何時會較接近人腦儲存量的浩大, 及近乎同時進行多元功能的本領, 而且可以跨越一些表面上不相關的領域去找類同關係, 就如不少尖端科學家在一些看似不同範疇的知識, 或一般被認為相去甚遠的學科或技藝上, 也有傑出表現.  從這些角度去評估, 電腦要超越人所要具備的條件尚包括許多未知領域.  用電腦協助把脈及分析脈象確實為醫生帶來許多幫助, 若說可以取代醫生, 仍是言之過早呢!

                                                                  見報日期: 2017/3/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