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7, 2017

劳动与运动 /勞動與運動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之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劳动与运动                               周达恒

        上周从大局看关于劳动层面之一, 本周从另一角度探讨. 文题是有感于一些观念的谬误: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这句话加上被穿凿附会的了解,在过去一千年使我国获得东亚病夫的丑名. 传统小说都让我们看见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弱不禁风, 手无缚鸡之力, 稍为粗重的活既不会干也不愿干, 因为是丫环小厮的贱役, 如此才显出他们的身份高贵, 可是这些娇生惯养的人, 却最容易未老先衰, 因为不活动的根骨及肌肉远不及经常被运用的强健. 可是过份操劳及因工作要求而对某些肌肉锻炼得孔武有力, 并不能与健康划上等号. 不少劳工因为对人体结构没有足够认识, 或因竞争剧烈, 不自量力而扭伤筋骨, 加上讳疾忌医或没有资源就医, 带伤工作, 产生更严重的伤害及一些没法扭转的后遗症. 这些事例在现代也许愈来愈罕见, 可是在与我同辈及比我大半辈的人中, 却不幸地是常见的实况. 有些懒于运动者更以这种情况为借口, 拒绝参与任何可能会受伤的球类运动或体能锻炼. 幸喜这种因噎废食的心态, 在下一辈中比较罕见,但我仍要不避冒昧, 奉劝读者中认为自己是一把年纪者, 好好了解运动的重要, 不要保持过时落伍的传统观念, 把劳动与运动划上等号, 好好地按部就班去找合适自己体能的运动来多多锻炼.

        致力运动之目的, 不必是求长生不老. 有些人以没有长生意愿, 作推搪致力于运动去维持健康的借口. 多年前本栏提及一位朋友这个精湛观念: 真正爱护子女是保持健康,不让自己未老先衰, 因行动不便而成为他们的负担.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若被改为一百也不能说是稀的实况中(本栏不少读者是八十以上的长辈), 如何尽力保持健康以免成为儿孙辈的重担, 不落在久病床前无孝儿的境地, 应该是推动退休读者最大的动力. 可是较年轻的读者也当在日常繁忙生活中, 能自律地经常运动, 不要待退休后才作亡羊补牢的打算, 何况社会上愈来愈多工作环境不要求体力. 不是在一些大企业设计的大型“校园”工作区(用多幢办公大楼组成与大学校园相仿的环境, 包括提供运动设备), 在家中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 一坐便是数小时, 甚至连午餐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吃,动量真是微不足道. 在中型及小型公司上班的人更是上下班也不必走太多路便到达停车地方, 若在堵车情况下天天开半小时以上的车程才到家, 劳动的机会更少, 不刻意抽出时间运动, 真不是值得欣羡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改为站着用电脑工作, 比坐下来是好一些, 但仍不能算是有运动. 我近年来除了特殊环境连在室内运动也不可能,也设法活动筋骨, 因为心力有赖于体力.

                                                                           见报日期: 2017/9/8


人生探                           勞動與運動                             周達恆

      上週從大局看關於勞動層面之一, 本週從另一角度探討文題是有感於一些觀念的謬誤: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這句話加上被穿鑿附會的了, 在過去一千年使我國獲得東亞病夫的醜名小說都讓我們看見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弱不禁風, 手無縛雞之力, 稍為粗重的活既不會幹也不願幹, 因為是丫環小廝的賤役, 如此才顯出他們的身份高貴, 可是這些嬌生慣養的人, 卻最容易未老先衰, 因為不活動的根骨及肌肉遠不及經常被運用的強健可是過份操勞及因工作要求而對某些肌肉鍛鍊得孔武有力, 並不能與健康劃上等號不少勞工因為對人體結沒有足夠認識, 或因競爭劇烈, 不自量力而扭傷筋骨, 加上諱疾忌醫或沒有資源就醫, 帶傷工作, 產生更嚴重的傷害及一些沒法扭轉的後遺症這些事例在現代也許愈來愈罕見, 可是在與我同輩及比我大半輩的人中, 卻不幸地是常見的實況有些懶於運動者更以這種情況為藉口, 拒絕參與任何可能會受傷的球類運動或體能鍛鍊幸喜這種因噎廢食的心態, 在下一輩中比較罕見, 但我仍要不避冒昧, 奉勸讀者中認為自己是一把年紀者, 好好了解運動的重要, 不要保持過時落伍的傳統觀念, 把勞動與運動劃上等號, 好好地按部就班去找合適自己體能的運動來多多鍛鍊.

      致力運動之目的, 不必是求長生不老有些人以沒有長生意願, 作推搪致力於運動去維持健康的藉口多年前本欄提及一位朋友這個精湛觀念: 真正愛護子女是保持健康, 不讓自己未老先衰, 因行動不便而成為他們的負擔在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若被改為一百也不能說是稀的實況中 (本欄不少讀者是八十以上的長輩), 如何盡力保持健康以免成為兒孫輩的重擔, 不落在久病床前無孝兒的境地, 應該是推動退休讀者最大的動力可是較年輕的讀者也當在日常繁生活中, 能自律地經常運動, 不要待退休後才作亡羊補牢的打算, 何況社會上愈來愈多工作環境不要求體力. 不是在一些大企業設計的大型 工作區 (用多幢辦公大樓組成與大學校園相仿的環境, 提供運), 在家中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 一坐便是數小時, 甚至連午餐也是一邊工作一邊吃, 活動量真是微不足道.  在中型及小型公司上班的人更是上下班也不必走太多路便到達停車地方, 若在堵車情下天天開半小時以上的車程才到家, 勞動的機會更少, 不刻意抽出時間運動, 真不是值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改為站著用電腦工作, 比坐下來是好一些, 但仍不能算是有運動. 我近年來除了特殊環境連在室內運動也不可能, 也設法活動筋骨, 因為心力有賴於體力.

                                                                        見報日期2017/9/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