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0, 2017

从工会式微看社会大变化/從工會式微看社會大變化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之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从工会式微看社会大变化              周达恒

就中国同胞对美国早期贡献而言, 美国工会成立太晚, 对他们若有帮助也是微乎其微. 跨越美国东西两岸铁路的建造, 中国劳工的贡献及牺牲之伟大, 恐怕是我们这一代, 特别在知识份子中早已被遗忘的一回事. 数十年前在加拿大一个中型城市华埠, 曾有台山华侨对我说, 若不是他们为我们后来者打天下, 我们怎会有机会移民呢. 当然说这话的人未免犯了过份自夸的毛病, 因为他对国父的贡献也十分轻视, 认为他们曾捐款给他从事革命才得以成功, 但从说这些话者的年龄看, 国父在当地募款时, 他若非未出生, 也大概仍在襁褓之中. 可是慎终追远是我国文化的优良教导, 我们也不应因他的夸大而忘记前人的艰苦, 对前人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仍应铭记在心.

人类社会自始祖犯罪后, 充满各式各样的不公平. 工会兴起本是为了针对劳工阶级被欺压及剥削而产生, 可是各工会兴起后, 领袖良莠不齐, 加上接班人愈来愈先照顾本身利益, 甚至出卖所代表的群体求己利, 使工会的运动大失号召力. 况且导致工会式微也远在机械人出现之前, 因为劳工不断被愈来愈庞大的机器减少需用的工人, 工会为求生存, 向非以劳动力为业者进军, 从政府公务员已成为工会的主要成份可以窥见. 即使工会的真正效用愈来愈不显著,在受薪阶级中其比率固然继续下降, 连实数也不断递减, 一向倚靠他们在大选投票时支持他们的政党, 也因此失去了巨大的支持网, 何况一些财力强大支持该政党者, 也不乏亏待员工的东主或大企业首脑, 而曾居政府高位者在离职后的奢华生活, 也是工会绝大部份成员望尘莫及的, 虽获拥护他们的媒体袒护, 仍难逃人民雪亮的眼睛. 也许不出数代, 工会将被视为是历史上的怪胎呢. 就是今天也值得问, 劳动节是为那一些劳工而设的呢?

自上世纪初, 人类大步跨越地域及语言文化的区分大幅改变. 例如全球人口半数以上聚居都市, 农业生产者从中国以往超过百分之九十至在朝向美国不足百分之六(据美国农业部资料算, 若按就业人数是不足百分之三)的方向走, 这些超级巨大并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变迁, 加上社会媒体的兴起, 都叫大家有穷于应付的感觉. 况且工作压力只加不减, 核心家庭取代延伸家庭带来的利与弊, 因医疗进步而来的人口老化等等现象, 都叫人有穷于应付, 经常在高压下生活的强烈感受, 也引起了本栏上月的一些文字. 读者知道我反对驼鸟政策, 更深信万事有创造主的掌管, 因此人的责任是善用天父上帝赐予的思考力及因与祂有紧密交往而来的智慧,学习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更拥有因信靠祂而来的知足常乐.


                                                                       见报日期: 2017/9/1


人生探索欄 從工會式微看社會大變化 周達恆

就中國同胞對美國早期貢獻而言, 美國工會成立太晚, 對他們若有幫助也是微乎其微.  跨越美國東西兩岸鐵路的建造, 中國勞工的貢獻及犧牲之偉大, 恐怕是我們這一代, 特別在知識份子中早已被遺忘的一回事.  數十年前在加拿大一個中型城市華埠, 曾有台山華僑對我說, 若不是他們為我們後來者打天下, 我們怎會有機會移民呢.  當然說這話的人未免犯了過份自誇的毛病, 因為他對國父的貢獻也十分輕視, 認為他們曾捐款給他從事革命才得以成功, 但從說這些話者的年齡看, 國父在當地募款時, 他若非未出生, 也大概仍在襁褓之中.  可是慎終追遠是我國文化的優良教導, 我們也不應因他的誇大而忘記前人的艱苦, 對前人直接或間接的貢獻, 仍應銘記在心.  

人類社會自始祖犯罪後, 充滿各式各樣的不公平.  工會興起本是為了針對勞工階級被欺壓及剥削而產生, 可是各工會興起後, 領袖良莠不齊, 加上接班人愈來愈先照顧本身利益, 甚至出賣所代表的群體求己利, 使工會的運動大失號召力.  況且導致工會式微也遠在機械人出現之前, 因為勞工不斷被愈來愈龐大的機器減少需用的工人, 工會為求生存, 向非以勞動力為業者進軍, 從政府公務員已成為工會的主要成份可以窺見.  即使工會的真正效用愈來愈不顯著,在受薪階級中其比率固然繼續下降, 連實數也不斷遞減, 一向倚靠他們在大選投票時支持他們的政黨, 也因此失去了巨大的支持網, 何況一些財力強大支持該政黨者, 也不乏虧待員工的東主或大企業首腦, 而曾居政府高位者在離職後的奢華生活, 也是工會絕大部份成員望塵莫及的, 雖獲擁護他們的媒體袒護, 仍難逃人民雪亮的眼睛.  也許不出數代, 工會將被視為是歷史上的怪胎呢.  就是今天也值得問, 勞動節是為那一些勞工而設的呢?

自上世紀初, 人類大步跨越地域及語言文化的區分大幅改變. 例如全球人口半數以上聚居都市, 農業生產者從中國以往超過百分之九十至在朝向美國不足百分之六(據美國農業部資料算, 若按就業人數是不足百分之三)的方向走, 這些超級巨大並影響廣泛且深遠的變遷, 加上社會媒體的興起, 都叫大家有窮於應付的感覺.  況且工作壓力只加不減, 核心家庭取代延伸家庭帶來的利與弊, 因醫療進步而來的人口老化等等現象, 都叫人有窮於應付, 經常在高壓下生活的強烈感受, 也引起了本欄上月的一些文字.  讀者知道我反對駝鳥政策, 更深信萬事有創造主的掌管, 因此人的責任是善用天父上帝賜予的思考力及因與祂有緊密交往而來的智慧, 學習既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懷, 更擁有因信靠祂而來的知足常樂. 

  見報日期:  2017/9/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