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18

劳心的本钱 / 勞心的本錢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劳心的本钱                            周达恒

        读过上周本栏文字的读者, 不难猜想文题用意是进一步鼓励大家多锻炼. 多年前一则报导国际象棋争夺战的新闻, 引起我对这层面探究的兴趣. 下棋最大要求是脑力,不是劳力, 应该是没有人会否认的. 我们不会找一个举重冠军参赛, 或世运会任何一个项目获金牌最多的人代表国家出赛, 因为下棋不是他们的专长. 即使不少各项健儿都是很有头脑的人, 而且大多数在运动上成绩优异者, 都绝非脑筋不灵活的人, 可是他们的精力绝大部份是用来发展参赛项目要求的不同肌肉组合, 研究及锻炼如何盎量发挥其功能及耐力, 虽然也要动脑筋分析从各种渠道, 甚至教练提供的资料, 配合自己体能及筋骨特征, 加以调整地去锻炼, 但重点在培育与项目息息相关的器官去发挥最高的效率, 而不如下棋要求参赛者要去聚精会神地思考. 因此我诧异国际象棋高手受训项目中, 竟然也十分重视体力锻炼.

        年轻时懒于运动, 又因患严重的哮喘病, 没有跑步的本钱, 在学校与同学踢英式足球也是权充守门员, 不必多跑及快, 当时幼稚地认为可以不必受体力锻炼. 现在回想起来, 学科中要求动脑较多的数学, 物理, 生物, 化学等, 都在合格边缘上挣扎, 只在文科项目上才稍觉轻松, 却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受个性影响, 其实是体能欠佳影响大脑运作速度过缓, 追不上进度要求, 才是真正原因. 虽因体力不足影响血液循环缓慢, 反应力及记忆都追不上同学, 竟然可以考进大学, 委实是天父上帝的眷顾.退休以来, 因血糖超标, 努力每周五至七天以速步运动谋补救, 并希望延迟老人失忆的状态出现, 只可以说是亡羊补牢的措施, 近年已开始常犯想不起熟朋友的名字,要十至十五分钟才想起, 本栏文字能坚持多久, 也成疑问. 甚盼读者中已达退休年龄或接近退休者, 引以为鉴, 也盼轻力壮的读者不要倚赖体力仍感旺盛而忽略适量及有纪律的运动, 特别是从事各项高科技研究的学者, 要查阅体力与脑力关系的研究, 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请按所得资料调整自己时间分配上的优先次序.

        人体结构既复杂精密且功能互补互助, 又有相当大的弹性, 使大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有限度地透支体力, 来勉强维持基本的运作能力, 遇危急环境, 更有发挥潜能以致被视为近乎超人力量的不少案例, 但不宜过份托庇于这些可供短暂透支的能力. 我们活在这个资讯不断用难以想像的速度增加的世代, 接收量比数十年前以百倍计地冲击人人的脑细胞, 却在工作环境中愈来愈缺乏活动的必要, 例如查资料不必去图书馆取沉重的书刊, 只用手指按键盘即可, 若不自律地运动, 难保身心灵的健康呀!

                                                                         见报日期: 2018/9/14

人生探索欄   勞心的本錢 周達恆

讀過上週本欄文字的讀者, 不難猜想文題用意是進一步鼓勵大家多鍛鍊.  多年前一則報導國際象棋爭奪戰的新聞, 引起我對這層面探究的興趣.  下棋最大要求是腦力, 不是勞力, 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  我們不會找一個舉重冠軍參賽, 或世運會任何一個項目獲金牌最多的人代表國家出賽, 因為下棋不是他們的專長.  即使不少各項健兒都是很有頭腦的人, 而且大多數在運動上成績優異者, 都絕非腦筋不靈活的人, 可是他們的精力絕大部份是用來發展參賽項目要求的不同肌肉組合, 研究及鍛鍊如何盎量發揮其功能及耐力, 雖然也要動腦筋分析從各種渠道, 甚至教練提供的資料, 配合自己體能及筋骨特徵, 加以調整地去鍛鍊, 但重點在培育與項目息息相關的器官去發揮最高的效率, 而不如下棋要求參賽者要去聚精會神地思考. 因此我詫異國際象棋高手受訓項目中, 竟然也十分重視體力鍛鍊.

年輕時懶於運動, 又因患嚴重的哮喘病, 沒有跑步的本錢, 在學校與同學踢英式足球也是權充守門員, 不必多跑及快, 當時幼稚地認為可以不必受體力鍛鍊. 現在回想起來, 學科中要求動腦較多的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等, 都在合格邊緣上掙扎, 只在文科項目上才稍覺輕鬆, 卻自欺欺人地認為是受個性影響, 其實是體能欠佳影響大腦運作速度過緩, 追不上進度要求, 才是真正原因.  雖因體力不足影響血液循環緩慢, 反應力及記憶都追不上同學, 竟然可以考進大學, 委實是天父上帝的眷顧.  退休以來, 因血糖超標, 努力每週五至七天以速步運動謀補救, 並希望延遲老人失憶的狀態出現, 只可以說是亡羊補牢的措施, 近年已開始常犯想不起熟朋友的名字, 要十至十五分鐘才想起, 本欄文字能堅持多久, 也成疑問.  甚盼讀者中已達退休年齡或接近退休者, 引以為鑑, 也盼年輕力壯的讀者不要倚賴體力仍感旺盛而忽略適量及有紀律的運動, 特別是從事各項高科技研究的學者, 要查閱體力與腦力關係的研究, 該是輕而易舉的事, 請按所得資料調整自己時間分配上的優先次序.

人體結構既複雜精密且功能互補互助, 又有相當大的彈性, 使大家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有限度地透支體力, 來勉強維持基本的運作能力, 遇危急環境, 更有發揮潛能以致被視為近乎超人力量的不少案例, 但不宜過份托庇於這些可供短暫透支的能力.  我們活在這個資訊不斷用難以想像的速度增加的世代, 接收量比數十年前以百倍計地沖擊人人的腦細胞, 卻在工作環境中愈來愈缺乏活動的必要, 例如查資料不必去圖書館取沈重的書刊, 只用手指按鍵盤即可, 若不自律地運動, 難保身心靈的健康呀!


                                                                 見報日期: 2018/9/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