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1, 2018

感恩的心态与行为 / 感恩的心態與行為

本文繁體字被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感恩的心态与行为                   周达恒

        昨天是美国的感恩节, 今天却是大大失色的黑周五. 其实前者式微过程早在上两代或上世纪初便开始, 而黑周五却从开始到被迅速淡化却只有约四份之一世纪. 其中原因虽不一而足, 但较显著的是物质比信仰肤浅太多了. 黑周五是建立在物品销售上, 感恩节却是源于北美先祖的信仰(加拿因气候寒冷, 农作物收成较早, 感恩节也较早, 但起源相同). 下文探讨文题提出与节期相关的两个层面.

        心态与行为大多数的先后次序是心态在先, 但也不能排除因照传统习惯而有的行为, 却能引起本来盲从的肯思想及探究为什么, 却因而引起心态的改变. 即使被认为是本末倒置而觉得遗憾, 却不能否定有些根深蒂固的习俗可以引起本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寻根究底, 故此我反对废除一些本质上很正确的习俗. 重要的考虑是如何反璞归真及不受潮流影响, 并要溯流追源地去明白为何要感恩, 及向谁及如何去表达.

        不少认为自己所拥有的都是靠己力得来的人, 特别是来自贫困家庭, 或自幼因父母早逝, 被收养他们的人, 极尽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才给他们最起码的生活条件, 由于忿世嫉俗充满他们的心思, 更扭曲了他们的个性, 若长大后稍有所成, 很容易认为当感谢的是自己. 我猜读者中不大可能有这种人, 若有雷同背景, 也很可能是基督徒, 早已排除这不健康心态. 这样说是基于在我认识的长辈中, 有白手兴家的因认识在一切困苦经验背后, 都有天父的美意及保护, 除了常存感恩的心, 也用行动支持及帮助有需要的亲友及陌生人. 另有人主动地在经济及祷告上支持宣教事工, 并且因某个教会的牧师强调参加主日崇拜者效法数代前美国文化认为去教会要穿最好的衣服(Sunday best), 大起反感而转换教会, 她帮助丈夫白手兴家, 已生活无缺, 不缺钱买最名贵的衣饰, 却宁愿把这种花费拿去支持宣教事工, 也不要满足他人的虚荣心.

        我借用上段两位已回天家长辈的例子强调感恩不是凡事顺利者, 或生于富贵家庭, 又或是学业与事业都一帆风顺者的专利. 其实不少生于环境优越家庭者, 最不懂得感恩, 并且容易为父母分配遗产没有给他们自以为该得的一份而与兄弟姊妹反目. 因此一颗感恩的心是大家都要认真从正确价值观养成. 而这种人不容易落在因自卑感作祟而生的自大狂及自我中心. 本栏读者绝大多数在物质生活上都比全球百份之九十至九十五的人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 并且拥有思想及信仰的自由. 请问您是否常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并且不是限于这节期才有, 更不是停留在心态上, 乃是付诸实践地, 亲力亲为或透过慷慨支持慈善机构以行动表达内心的感恩呢?

                                                                        见报日期: 2018/11/23


人生探索欄            感恩的心態與行為         周達恆

      昨天是美國的感恩節, 今天卻是大大失色的黑週五.  其實前者式微過早在上兩代或上世紀初便開, 而黑週五卻從開到被迅淡化卻只有約四份之一世紀.  其中原因雖不一而足, 但較顯著的是物質比信太多了.  黑週五是建立在物, 感恩節卻是源於北美先祖的信仰(加拿因氣, 農作物收成較早, 感恩節也較早, 但起源相同).  下文探討文題提出與節期相關的兩個層面.

      心態與行為大多數的先後次序是心態在先, 但也不能排除因照傳統習慣而有的行為, 卻能引起本來盲從的肯思想及探究為甚麼, 卻因而引起心態的改變.  即使被認為是本末倒置而覺遺憾, 卻不能否定有些根深蒂固的習俗可以引起本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尋根究底, 故此我反對廢除一些本質上很正確的習俗. 重要的考慮是如何反璞歸真及不受潮流影響, 並要溯流追源地去明白為何要感恩, 及向誰及如何去表達.

      不少認為自己所擁有的都是靠己力得來的人, 特別是來自貧困家庭, 或自幼因父母早逝, 被收養他們的人, 極盡利用他們的勞動力才給他們最起碼的生活條件, 由於忿世嫉俗充滿他們的心思, 更扭曲了他們的個性, 若長大後稍有所成, 很容易認為當感謝的是自己. 我猜讀者中不大可能有這種人, 若有雷同背景, 也很可能是基督徒, 早已排除這不健康心態.  這樣說是基於在我認識的長輩中, 有白手興家的因認識在一切困苦經驗背後, 都有天父的美意及保護, 除了常存感恩的心, 也用行動支持及幫助有需要的親友及陌生人.  另有人主動地在經濟及禱告上支持宣教事工, 並且因某個教會的牧師強調參加主日崇拜者效法數代前美國文化認為去教會要穿最好的衣服(Sunday best), 大起反感而轉換教會, 她幫助丈夫白手興家, 已生活無缺, 不缺錢買最名貴的衣飾, 卻寧願把這種花費拿去支持宣教事工, 也不要滿足他人的虛榮心.

      我借用上段兩位已回天家長輩的例子強調感恩不是凡事順利者, 或生於富貴家庭, 又或是學業與事業都一帆風順者的專利.  其實不少生於環境優越家庭者, 最不懂得感恩, 並且容易為父母分配遺產沒有給他們自以為該得的一份而與兄弟姊妹反目.  因此一顆感恩的心是大家都要認真從正確價值觀養成.  而這種人不容易落在因自卑感作祟而生的自大狂及自我中心.  本欄讀者絕大多數在物質生活上都比全球百份之九十至九十五的人有更優越的生活條件, 並且擁有思想及信仰的自由.  請問您是否常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並且不是限於這節期才有, 更不是停留在心態上, 乃是付諸實踐地, 親力親為或透過慷慨支持慈善機構以行動表達內心的感恩呢?
  
                                  見報日期: 2018/11/2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