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8, 2014

人生探索欄        活到老,學到老           周達恆

我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是很驚人的,並且不受環境及教育機會限制,更不受種族及語言文化的差異影響。創造主賦予全人類的腦袋都大致一樣,絕不因膚色或性別有重大的高低之分,甚至個別差異其實也不大。這樣說並非否認有被公認是天才的人存在,只是說我們對所謂天才和白痴的學習能力及他們之間的差距,很可能有錯誤的判斷,因此我不是要低眨天才,乃是要探討人人的學習能力有多大,藉此鼓勵讀者中的長輩,不要因認為自己一把年紀而停止積極學習新事物。

雖然醫學界用日新月異的儀器探測腦的結構及運作,為我們提供驚人的數字和觀察,由於這研究領域方興未艾,下文提出的兩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資料,恐怕不出十年會被認為不足一哂。腦細胞數量固然不可小覷,更難想像的是這些細胞間傳遞資料的連繫(故且以現代觀念稱之為類似電腦單位之間溝通的「線路」),只有頭髮千分之一粗,而這些線路若被接連長達十萬哩,足以環繞地球四圈,比現今最高速的電腦優越之大不可以道里計。再用電腦觀念從硬件角度看,所謂天才與白痴,恐怕差異很微。年長的人,包括我這已達古稀歲數的人,常會認為自己記憶力愈來愈差,昨天吃過甚麼都想不起,反倒是半世紀前的事卻歷歷在目。可見不是腦袋裡沒有把資料儲存,是回憶系統好像受年齡影響而退步。

另一個叫我吃驚的數字,是在我們腦袋中一顆細鹽大小體積的領域裡,可存放的資料竟然比全球圖書館的總存量更大。這也是為甚麼可以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大。記憶力再好的人也只是在這浩瀚的儲存量中比別人多記得一些,即使比別人多十倍百倍仍是九牛一毛,何況別人對另一些事物的觀察及記憶可能遠勝被視為天才的人呢?這是為甚麼智力測驗被評為有相當大的偏頗,因為問題的設計沒有考慮背景不同的人對不同事物的觀察和重視及了解之差異,不應該用同一套方式及問題去評估他們的智力。

願意及經常動腦筋是防止及延遲老人痴呆症進度的最佳方法,我勸一些比我年紀大的朋友多背誦聖經,常常得到的推搪是人老了記憶力不好,其實我們對有興趣知道的事仍然有很好的記憶力。反觀年輕一代不注重記憶,只注重知道如何上網找資料,其不良後果是沒有把重要的資料存放在可以不必上網也找到的地方,就是自己經習練而可以隨時從腦袋中取出來用的資料,因而失去宇宙觀及待人處事從宏觀角度去評估的能力,再加上年長的若對新事物不採文題的態度,不啻是背道而馳,加深及加劇代溝的形成,無論對自己,對家庭及對社會都不好,故此我要呼籲年長的活到老,學到老。

                                                                                      2014/6/2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