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8, 2016

教與養

人生探索欄 教與養             周達恆

我國文化把教與養這兩個字合併是有深意的, 文題雖然把它分開, 但我相信讀者不會誤會我否認教養的重要, 乃是為了再次強調教的重要. 世界雖然有些地方仍因天災或人禍而糧食短缺, 孩子們在營養不足的環境下長大, 極影響他們體力及智力的發育, 但本欄讀者即使曾有過經饔飧不繼, 或是有真正忍受過許多天饑餓的慘痛經驗, 近數十年來大概不會再有這種非出於選擇而忍餓的際遇.  家中的小輩更不會明白沒得吃是甚麼一回事.  可惜隨著物質豐富, 竟然帶來只養不教的普遍現象.

多年前我在加拿大牧養的教會, 年輕一代響應宣明會一個稱為饑饉三十的募款運動, 從週五晚至主日上午的三十小時只喝水, 不吃食物.  其實募款只是次要目的, 最大用意是幫助從未捱過餓的青少年有較為親身的體驗, 免得他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家長及教會其他成人認為這是個好經驗, 故此十分鼓勵而大力贊助, 募得的款項遠超預算.  我相信讀者中大概不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太極端的教育方式吧.  其實對一些有禁食習慣的人而言, 不超過數天是不被視為禁食的.  本欄以前也提過養尊處優是一個要不得的觀念.  我們的飲食文化有待以革命手段去連根拔起.  身為廣東人, 我對食在廣州也因此不敢引以自豪, 而且對在臉書上不少朋友總喜歡把他們去著名的酒樓餐館選上的名菜拍照刊出, 也有厭煩感.


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注重讓小輩知道甚麼重要, 那些次要.  但我們若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價值觀是吃得好, 穿得豪華.  給孩子們的玩具要最合潮流, 事事與人比併, 對別人肆意批評, 遇上不如意的事總是抱怨等等, 以身教否定自己的言教, 也許比養而不教更糟糕.  從反面看, 有些朋友是被公認的好人, 可是子女不行其道, 甚至是倒行逆施, 令人不勝慨嘆.  若深究其原因, 可能是沒有積極地言教.  忘記或不認識在身教以外更要加上言教, 因為我們不能期望小輩從好行為中自然而然地明白原因.  也許有人會誤以為若加上言教會被視為炫耀自己的好行為, 這是錯的.  我們若沒有錯誤動機, 大可不必理會別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看法.  我認為這畏首畏尾的態度是從魔鬼來的, 為要攔阻那些好榜樣可以世代承傳.  這不是說我們不應經常自我省察動機, 或不必改變容易被誤解的措辭及態度, 但不應因噎廢食.  在此我要進一步鼓吹大家積極學習如何從事言教, 因為我們不都是天生自然有口才,  有說服力, 甚至有時真會感到自己是拙口笨舌, 但不要因此認為言教必須外判.  對基督徒而言, 這個困難, 正如其他人生困難, 都可以靠禱告, 求天父上帝教導我們如何解決並不住學習. 


                                                                                         2016/6/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