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5, 2018

五代同堂? / 五代同堂?

本文繁體字被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五代同堂?       周达恒

      四十多年前与父母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后, 外公也获准移
民(外婆已返天家), 家母居长, 外公唯一的儿子因癌症早
逝, 加上我舅舅比较晚婚, 我的表弟妹们未成年, 外公来与我
们同住, 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当时一些侨胞, 包括教会一些兄
姊, 觉得十分希奇, 因为那时四代同堂已属罕有, 现在我与儿
子一家住同一个房子, 虽因饮食习惯及时间都不一样, 不一同
用膳, 也被不少人视为难以理解. 可是我想起中学时, 由于
就读的学校是以英语为主, 当时香港的中学, 以中文或英语为
主作区分, 我们在以英语为主的学校读书, 被贬称为“书院
仔”或“番书仔”. 国文老师为抗衡这观念, 鼓励我们好好学中
文,告诉我们一个显明中国文字简洁的故事: 有一个富户五代
同堂, 为炫耀是玄孙娶妻, 要在请柬表明,请了不少老学
究, 都认为难以措词, 后来有人为他们解决难题, 用居中间的
一代发请柬, 表达方法是 –承祖命, 禀父知, 命长男, 为长孙
立室.


      上述故事也许是前一个世纪发生的事, 那时虽有早婚风
气, 可是能达到被视为七十古稀者的人数也比今天百岁人瑞的
数目少, 五代同堂确是不可多得. 他们如此大的家族(从人数
看, 称之家庭也许不合适)可以相安, 也有许多当时文化的因
素, 可是现今老人比比皆是, 养老院除了有人满之患, 更因费
用多寡分成许多级别. 我被要求去加拿大一间养老院探望一
位长辈, 为他举行洒水礼, 看见其中大部份的老人坐在轮椅
上, 排在他们房外的走廊, 大部份都是没精打釆地闭目假
寐, 了无生趣, 使我耿耿于怀. 本月将继续跟大家稍为探讨
这庞大的课题. 余下篇幅回到文题主旨.


      西方社会核心家庭的观念是否建立在圣经根据上, 以后
再跟大家探讨. 中国大家庭制度的各方面缺点, 使北美中国家
庭效法西方, 可是不少长辈从各地来探望子女, 绝大多数都会
与儿孙同住, 罕有为他们另租房子或旅店的. 况且半年至一
年以上的居留也司空见惯, 若不是签证及医疗保险等困难, 更
长时间的居留也很可能成为常见现象. 因此如何处理数代同堂
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再者, 养老院的制度及费用, 也是
一个使人觉得很困扰的课题, 故此, 我认为应当考虑数代同堂的
观念. 我不是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更不是鼓吹读者来
效法, 可是从许多角度看, 若大家愿意调整自己的看法, 积极地
研究如何克服一些常见的困难, 也许比增加养老院的数目, 调整
为养老预备的储蓄目标与计划, 及向政府施压去增加老人福利
金等等, 会更为有效. 当然最重要是心态方面的改变, 也要有破
釜沉舟的决心. 本月将继续跟读者探讨相关的课题.


                                             见报日期: 2018/7/6


人生探索欄             五代同堂?                周達恆

      四十多年前與父母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後外公也獲准移
(外婆已返天家), 家母居長外公唯一的兒子因癌症早
加上我舅舅比較晚婚我的表弟妹們未成年外公來與我
們同住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當時一些僑胞包括教會一些兄
覺得十分希奇因為那時四代同堂已屬罕有現在我與兒
子一家住同一個房子雖因飲食習慣及時間都不一樣不一同
用膳也被不少人視為難以理解.  可是我想起中學時由於
就讀的學是以英為主, 當時香港的中學以中文或英語為
主作區分, 在以英語為主的學讀書被貶稱為書院
番書仔.  國文老師為抗這觀鼓勵我們好好學中
,告訴我們一個顯明中國文字簡潔的故事:  有一個富戶五代
同堂, 為炫耀是玄孫娶妻, 要在請柬表明,請了不少老學
都認為難以措後來有人為他解決難題, 用居中間的
一代發請柬表達方法是 承祖命, 稟父知, 命長男為長孫
立室.

      上述故事也許是前一個世紀發生的事, 那時雖有早婚風
, 可是能達到被視為七十古稀者的人數也比今天百歲人瑞的
, 五代同堂確是不可多得.  如此大的家族(從人數
, 稱之家也許不合適)可以相安, 也有許多當時文化的因
, 可是現今老人比比皆是, 養老院除了有人滿之患, 更因費
用多寡分成許多級別.  我被要去加拿大一間養老院探望一
位長輩, 為他舉灑水禮, 其中大部份的老人坐在輪
排在他房外的走廊, 大部份都是沒精打釆地閉
了無生趣使我耿耿於懷.  本月將繼續跟大家稍探討
這龐大的課題.  餘下篇幅回到文題主旨.

      西方社會核心家庭的觀念是否建立在聖經根據上以後
再跟大家探討中國大家庭制度的各方面缺點使北美中國家
庭效法西方可是不少長輩從各地來探望子女絕大多數都會
與兒孫同住罕有為他們另租房子或旅店的.  況且半年至一
年以上的居留也司空見慣若不是簽證及醫療保險等困難
長時間的居留也很可能成為常見現象.  因此如何處理數代同堂
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  再者養老院的制度及費用也是
一個使人覺得很困擾的課題故此我認為應當考慮數代同堂的
觀念.  我不是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更不是鼓吹讀者來
效法可是從許多角度看若大家願意調整自己的看法,  積極地
研究如何克服一些常見的困難也許比增加養老院的數目調整
為養老預備的儲蓄目標與計劃及向政府施壓去增加老人福利
金等等會更為有效.  當然最重要是心態方面的改變也要有破
釜沉舟的決心.  本月將繼續跟讀者探討相關的課題.


                                    見報日期: 2018/7/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