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2, 2020

教与学 // 教與學

本文繁體字版在簡體字版下方刊出

人生探索栏                           教与学                                    周达恒 

        回想中学及大学时,有两位老师对我很大影响,其中一位在中学,后来也在大学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上世纪初美国最有名的教育学大师杜威的入室弟子,他努力实践杜威的教导,虽然在我读初中时,由于当时他的背景特殊,十分委屈地在中学任教,在他教的一门课中,回应他说过的话,有一次我不避冒昧地提出不赞同的意见,虽然让他当时大感意外及有点不高兴,可是到大学时期,他担任文学院院长,对我特别亲切,不因我曾持反对意见对我抱怨,委实有学者之风。另一位是高中时在另一间中学的老师,有一次按校方安排,老师们交换学生作业评分,在那次的写作课上,破天荒地给我满分。但我绝没有因此认为自己的中文程度完美,读者愿意读我的破文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位现居加拿大的学长,在过去七、八年为我修饰文字。之前也有本地高手在退休前为我修改。但引起我在过去四十多年近乎每周笔耕的努力,仍要说是那位超过半世纪前打破传统,以被视为笑话的评分,给我的鼓励。

        秉承上述两位老师的身教,我从来不敢自命清高或存敝帚自珍的心态,蒙天父上帝委以牧养教会重责后,更不敢心存骄傲,虽离虚怀若谷之境,仍有颇大距离,也尽力学习如何纳言及不耻下问的功课。年过古稀更深感有待改进的层面仍多,真是愈来愈体会「学海无涯,唯勤是岸」的真实性,也绝对承认「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导不我欺。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环境,特别是不少政客及传媒,甚至是超级巨型教会领袖,既不约而同或互相仿效地拥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身教重于言教的观念,简直被视为过时落伍,极度可笑的陈腔滥调。可惜这心态若被视为误人子弟已经过份客气。若说这正是传播媒体及政客的标准运作模式,更是荷理活一向的板斧,对有些人而言,恐怕不会被视为贬意呢。          
   
         2020上半年,好几位与我及内子有超过半世纪交情的好朋友返天家。虽然都是年越古稀的老朋友,也没有一位是由于疫情而被天父接去的,可是我对他们在世寄居这些日子的怀念,是在他们身上看见信靠与跟随耶稣基督的人,无论是在言语或行为上,都散播出跟从救主而有的香气。用美国教会圈子的惯常描述,他们离去是我们的损失,却是天堂的增益。这几位朋友对我人生的贡献,当然与上述两位老师不一样,可是他们的为人及处事心态,却在不同层面让我被感染。这种身教虽然是不刻意的,却比好为人师者以任何他们自视具有的身分及影响力更有实效。照样,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及态度,也会成为别人的祝福或绊脚石。敬祝读者更多成为别人的祝福。            
                                                                        见报日期:2020/7/24

人生探索欄                          教與學                                周達恆

       回想中學及大學時,有兩位老師對我很大影響,其中一位在中學,後來也在大學對我影響很大,他是上世紀初美國最有名的教育學大師杜威的入室弟子,他努力實踐杜威的教導,雖然在我讀初中時,由於當時他的背景特殊,十分委屈地在中學任教,在他教的一門課中,回應他說過的話,有一次我不避冒昧地提出不贊同的意見,雖然讓他當時大感意外及有點不高興,可是到大學時期,他擔任文學院院長,對我特別親切,不因我曾持反對意見對我抱怨,委實有學者之風。另一位是高中時在另一間中學的老師,有一次按校方安排,老師們交換學生作業評分,在那次的寫作課上,破天荒地給我滿分。但我絕沒有因此認為自己的中文程度完美,讀者願意讀我的破文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一位現居加拿大的學長,在過去七、八年為我修飾文字。之前也有本地高手在退休前為我修改。但引起我在過去四十多年近乎每週筆耕的努力,仍要說是那位超過半世紀前打破傳統,以被視為笑話的評分,給我的鼓勵。

            秉承上述兩位老師的身教,我從來不敢自命清高或存敝帚自珍的心態,蒙天父上帝委以牧養教會重責後,更不敢心存驕傲,雖離虛懷若谷之境,仍有頗大距離,也盡力學習如何納言及不恥下問的功課。年過古稀更深感有待改進的層面仍多,真是愈來愈體會「學海無涯,唯勤是岸」的真實性,也絕對承認「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教導不我欺。在這個多元文化的環境,特別是不少政客及傳媒,甚至是超級巨型教會領袖,既不約而同或互相仿效地擁抱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心態,身教重於言教的觀念,簡直被視為過時落伍,極度可笑的陳腔濫調。可惜這心態若被視為誤人子弟已經過份客氣。若說這正是傳播媒體及政客的標準運作模式,更是荷理活一向的板斧,對有些人而言,恐怕不會被視為貶意呢。

            2020上半年,好幾位與我及內子有超過半世紀交情的好朋友返天家。雖然都是年越古稀的老朋友,也沒有一位是由於疫情而被天父接去的,可是我對他們在世寄居這些日子的懷念,是在他們身上看見信靠與跟隨耶穌基督的人,無論是在言語或行為上,都散播出跟從救主而有的香氣。用美國教會圈子的慣常描述,他們離去是我們的損失,卻是天堂的增益。這幾位朋友對我人生的貢獻,當然與上述兩位老師不一樣,可是他們的為人及處事心態,卻在不同層面讓我被感染。這種身教雖然是不刻意的,卻比好為人師者以任何他們自視具有的身分及影響力更有實效。照樣,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語及態度,也會成為別人的祝福或絆腳石。敬祝讀者更多成為別人的祝福。           

                                                                      見報日期:2020/7/2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